周末时光 | 书摊(附语音)
点蓝色字关注“兵纷女声”
“书摊”,顾名思义,即出售书籍的摊子。把书籍一本本摊开展出,有招徕生意的意思。不比书店,居中而坐,不惧风雨,坐等顾客盈门。我没考据“书摊”的历史,想来有了书籍后一定就有这营生。而且,逻辑上,书摊可能早于书店,开店多少要成本,书摊则逐人群热闹而设,投入不高。
早些年,我所生活的城市,以书摊养家糊口者颇多。主要街道的两旁,大型商场附近,乃至地下通道口都有摆书摊的。初来乍到,甚觉老城文化氛围浓厚。
从业者口头禅叫“摆摊”,大多数人所想就是撂地摆摊,但现实没有好大一片地从容若此。所谓“摆摊”,以我所见,就是推着“倒骑驴”出来卖书。“倒骑驴”者,即东北人口中的三轮车。一般来说,三轮车总是车厢在后,骑车人在前,而“倒骑驴”是车厢在前,骑车人在后,倒着骑驴的架势。那三轮车也驴子似的倔强,驾驭起来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膂力,劲儿小的兴许拐弯掉头不畅,头重脚轻地把货物甩出去。
书摊位置也颇有讲究,人员流动处、挡风避雨处,都成了必争之地,仿佛军事上的重要关隘。谁不想守住接第一份单呢,于是免不了争吵。争吵过后,有个民主方法,即大家“轮流坐庄”,旺处均沾。偶尔市容整治,立规矩的时候,要有个地点调整,或者,“回家休息几天”。
这些摆书摊者,无论文化程度高低,耳濡目染,总会受些影响。我记得当时有个“汪叔”,摆摊之余,也写上几笔,稿纸一摞一摞的,却见不得几个铅字出来。听说后来家里的不满,常常便说些现成话,甚至于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传出去,换来同业者长叹一声。
几年后,市面上流行着许多有关于曾国藩的著作,有家书、日记、诗词,还有大大小小的传记。有一天,我忽然在书店里见到三卷本的厚书,说的是曾国藩的仕途升迁之道,积作者十年之功,刻意经营之作,扉页广告上说畅销书排行榜上有它的一席之地,再仔细一瞅,作者正是汪叔。
忙忙碌碌到晚上收摊,拿手指一划拉书面,指头肚儿往往蹭了一层灰尘,抹布擦几次,也不见干净,还怕折旧,摆摊者就犯难了。还好有聪明的,给书套上透明的塑料薄袋,算是加了“保护层”,每周摊床都得消耗一沓子。以至于脖子上挂个绿军挎、到处卖塑料袋的,估摸好了日子,会主动来问这些外面摆书摊的。人来人往的书翻勤了,书瓤一面就黑乎乎的,书角尤其如此。闷头儿憋出个大招儿,拿细砂纸打磨一下,翻新如故。
书摊之间也互有帮衬,谁吃个饭、谁进个书,只要时间不长,大家能彼此照应就照应一下,毕竟和气生财嘛。
这营生越做越大,七八家聚一起俨然就是小图书市场了,何况当时有那么多。几年后,市里规划,书摊陆续“搬”进了实体店,也有坚持在外摆摊的,干不动了,渐渐退出。
成长于这个老工业城市,自小到大见惯了冒着白烟的烟囱和嘈杂阔大的厂房,上学的路上、下班的途中,能停留片刻在书摊前,读读书,顿觉生活格外充实有味儿。工作在新疆后,偶然探亲回家,再不见了那些熟悉的摊床和书贩,唯有新起的建筑和步履匆匆,有时多少怅然。好在旧梦尚可重温,在四师军垦路,或者四师客运站,乃至一些团场,依然能见到书摊报亭,这一切恍惚如昨,让人感到特别亲切和温馨。
经过时,我总会驻足看看,随手翻翻,闲聊两句,甚至买上一本书,仿佛与过去的日子,遥相呼应,深情握手。
▌本文来源:兵团日报
原标题:《周末时光 | 书摊(附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