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沈鹏在京展诗书:字形中的诗意与节奏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21-05-07 09:03
来源:澎湃新闻

辛丑牛年,是知名书法家沈鹏先生鲐背之年,以“闻道未迟”为主题的“沈鹏诗书作品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对外展出,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

本次展览共展出九十周岁的沈鹏作品近80件,沈鹏历年出版的画册、文稿、诗稿在展览中亦有呈现。沈鹏强调通感,认为音乐中高低起伏的音符和体现出来的节奏,反映到书法中,就是运笔的快慢、线条的变化、用墨的枯润浓淡、字体的大小疏密等。“努力获得各种艺术的通感,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沈鹏说道。

沈鹏诗书作品展 展览现场

沈鹏,知名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编辑出版家,首批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他1931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中国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沈鹏书法精行草、善隶楷。他在主持书协工作期间,提出中国书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他热爱古典诗词,创作发表逾千首。他专注美术、书法理论和实践研究,撰写评论文章百余篇,出版诗词选集《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三馀再吟》,评论文集《书画论评》《沈鹏书画谈》《沈鹏书画续谈》《书法本体与多元》及各类书法作品集40余种。

沈鹏自画像

2019年,沈鹏向中国美术馆捐赠20幅书法精品。本次展览共展出沈鹏作品近80件,包括中国美术馆旧藏、新近捐赠以及自藏作品,还有从其他途径借展作品,沈鹏历年出版的画册、文稿、诗稿在展览中亦有呈现。展览还展出了沈鹏和吴为山合作的《斥笔图》和《路遇图》,两人以诗书画相酬,真情所寄。

沈鹏自作《天因,鸟以》 七言联 吴为山、沈鹏合作《斥笔图》

吴为山、沈鹏合作《斥笔图》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道:“沈鹏的创作取法晋人,以汉隶笔意作大草,形成别于前人的独家面目,为书法艺术开创了新的审美天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先生以中和为旨,在‘志气平和,不激不厉’的规范之内发挥着最大的创造性。并锤炼出枯藤老树、淡云秋山的境界之美,续接着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2019年,沈鹏先生向中国美术馆捐赠20幅书法精品,促成了此次展览。此展是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之一。”

沈鹏 龙孙、凤羽七言联 吴为山、沈鹏合作《路遇图》

在众多的古代诗人中,沈鹏似乎尤其喜爱杜甫,现场展出的多件作品都是沈鹏题写的杜甫的诗句,如其2002年所书条屏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于2008年所书条屏杜甫《秋兴八首》。

沈鹏书《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沈鹏书《秋兴八首》

每一纸只写两行字,作品用笔以中锋为主,笔走龙蛇,雄健纵逸,用墨流畅飘逸,时有枯笔飞白,有时沈鹏会忽略单个字的完满和表现力以求上下穿插连贯,如果将笔画抽象为绘画的线条,这些线条有时在探索、有时又处于一种波动,在纸张上从容地推移,构成了一个疏密有致的整体。

沈鹏非常反对艺术创作中刻意的矫揉造作,他认为,“由于书写中的‘刻意’‘蓄意’多于‘无意’‘随意’,现今的一些优秀之作,虽可称作机智和灵巧,却达不到古人那样的智慧与风范。”沈鹏又非常推崇诗书创作中的“无意”,他在《宋金尚意书法述略——兼论苏黄米蔡“四家”》中将苏轼“无意于佳乃佳耳” “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的诗书创作思想认为是“突破古人樊篱”的出新意之作。

另外,沈鹏也非常强调书法中的创造性,他在论及书法时说:“继承必须是积极的继承,唯有积极的继承才是真正创造……明末清初的傅山、王铎都宗’二王’,却各具个性,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二王’流派。傅山又宗颜真卿,傅、王也成了一个支流的创始者。”沈鹏认为,原创’,更强调个性的发挥,也更要求我们对前人的作品、艺术有更深的理解,更好地去吸取,这两个方面都不可缺少。也就是说,原创对个性和艺术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唐代草书家孙过庭在其著名的 《书谱》 中, 就曾指出:“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 迟留者, 赏会之至。 将反其速, 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 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指出草书的点画线条对动感的要求较高,书写速度相对来讲较为迅速, 在运行中要使每一笔都能既沉着又富于动感灵性,没有笔力上的经验和感悟, 是很难做到的。

沈鹏书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据中国美术馆介绍,沈鹏这次展览是诗书展。以书写诗,以诗入书。在读图时代的今天,他仍沉醉于句读的推敲,并以诗韵而唱和时代,让人感慨。

沈鹏的一首《尤物》,诗中这样写道:“读书万卷托虚空,尤物粘连五指中。一网大千全打尽,刹时微妙许包容。机械力比人超速,高智商教尔失聪。知识亲情殆扫地, 杞忧又把电源充。”将童心、妙趣寓于对手机的描述中,仿佛语言的漫画,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一部手机的功能。

“沈先生的这首诗具有时代性。智能手机本来是当下年轻人的热崇。没想到一位长者,竟然如此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把手机时代人们的境遇通过一首古典诗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与齐白石用传统笔墨描绘那些前人所没有表现过的题材异曲同工。沈先生还以古典诗评价与提炼经典文学作品。《读鲁迅小说诗二十四首》,别出心裁,耐人品味,如《狂人日记》之二‘吃人人吃两由之’句,初读绕口,实为递进。单从字面上来看,通俗易懂;若从内涵来品,极具画面感与认知高度。这样的诗是作者精神价值与思想观念的一种表达。诗言志,其主旨正在于此。”吴为山谈道。

《三馀吟草》

《三馀吟草》中充满意趣的小诗《验血》

沈鹏 自作诗《寒山寺嘱题》

沈鹏书 孟子《尽心章》下

沈鹏因为长期从事艺术评论,对美术形式极为敏感,且化形式为书法造型,故其书风更具形式意味。

沈鹏在《沈鹏谈书法》一文中说:“任何人的书内和书外都是分不开的。再扩大一点,要增加很多文史知识,绘画、音乐、舞蹈、诗歌,看得或懂得越多越好。”“努力获得各种艺术的通感,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

沈鹏强调通感,认为音乐中高低起伏的音符和体现出来的节奏,反映到书法中,就是运笔的快慢、线条的变化、用墨的枯润浓淡、字体的大小疏密等。他说:“中国书法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区性。它使不懂汉字的人难以理解辨识,但它的形式美所内含的运动感、节律感、和谐状态同各门艺术有通感,同观赏者的内在机制相适应,因此有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基因。”

沈鹏书 《岳阳楼记》 用笔浓淡相间,有种稚拙天然

沈鹏《闲吟》

沈鹏大半生坎坷,幼时多病,成年以后正遇上几次时代风浪,这让他对自身、对艺术都充满了反思性。沈鹏曾在其主编的《曙光》第一期中撰写有关“思想自由”的专论文章,其中写道:“直至二十多岁,忽然一个外来的观念进入头脑——‘驯服工具’,像铁石般锲入,势头很大,我大惑不解,活生生的人怎么会变成工具,并且无可置疑地加上‘驯服’二字?我陷入彷徨、苦闷……”“也许是物极必反,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实践中不断反思,我又经历了一番痛苦的历程,终于确信人应当回归本体。把被扭曲的观念折回来,赋予新的更高一层的认识,经过许多艰难,反思,自我解剖,否定、肯定、否定……思想逐渐解放,这样,至少敢于坦露心胸,排除枷锁,也不把诗词、书法视为‘四旧’。”

沈鹏《草书心经》

沈鹏也提出了一系列书学观点,如“书法的内容即形式”“魏碑体的艺术独立性”“书法本质追求的诗意性”“学养比技术更重要”“书法不能给人以知识”“不要过于迷信有些古人的书法观念”“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创造的高度、情感的浓度、技巧的纯度”等等。作为书法教育家,沈鹏提出了“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十六字方针教学理念。

图14 沈鹏《观钓》

展览位于中国美术馆1号厅,将展出至5月23日(周一闭馆)。

    责任编辑:钱雪儿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