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国画院五画师八十联展,见证海上绘画传承变迁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21-05-01 08:59
来源:澎湃新闻

张迪平、唐逸览、赵豫、张森、杨正新同属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他们在1960至1980年代先后进入上海中国画院,在艺术创作中形成各自的风貌和语言。但巧合的是他们均出生于1942年,今年均为80岁。

4月30日,“丹青一生缘——画院五画师八十联展”在上海中国画院开幕,展览展出五位画师书画作品七十幅,除了展出他们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外,数件巨幅新作展示了五位画师壮心不老的艺术本色,也见证了海上绘画的传承与变迁。

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如同老友聚会,90多岁的老画家林曦明,以及程多多、张培成、童衍方、张雷平等均来到现场,既是看画,更是忆往昔。张迪平、唐逸览、赵豫、张森、杨正新依旧身姿挺拔、谈笑风生,全然看不出已是八旬。

展览现场(左起:张森、张迪平、唐逸览、杨正新、赵豫)

学艺老画师,在画院中成长

张迪平出生于丹青世家,父亲张明曹是新兴木刻艺术的倡导者之一。1960年进入上海美专本科中国画系学习,期间得唐云、江寒汀的指导,1965年毕业入上海中国画院为专职画师,人物、山水、花鸟兼能。

1982年秋,张迪平在延安窑洞前写生

与张迪平一批进入画院的还有杨正新。据杨正新回忆,1959年3月,文化局委托上海中国画院重新组建的上海美术学校(后更名为“上海美专”)招收了60名学生学习绘画,17岁的杨正新荣幸的成为60个学生之一,自那时起,便开始了绘画的学习和创作,直至今日。

1959年,上海中国画院还在靖江路(今桃江路)上,当时学生进出走淮海路上的门(今徐汇艺术馆旁),老画家们从靖江路的门进画院,在南边的一栋小洋房里工作。下课后,学生可以通过一扇小门,穿到老画家的小洋房看他们画画。“我记得看到我的老师江寒汀在地上画过一张尺幅很大的梅花,贺天健加的苔点,这是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所画。”

上海美专当时教国画也是程十发、江寒汀、唐云、应野平、郑慕康等画院老画师,上油画课的则是油雕院的张充仁、吴大羽、颜文梁、俞云阶等。

唐云、杨正新在创作

1965年,张迪平和杨正新进入画院工作时,画院筹备期间69位老画师还有40多位在世,画院开会,中间坐的都是老先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学生与画院老先生们的接触渐多。

杨正新最早师从江寒汀。“那时老师去苏州也带着我,让我跟在边上学。只是1962年江老师就过世了,后来唐云先生、程十发先生都指导过我画画,他们给学生时代的我影响很大,特别是程十发先生,他人物、花鸟、山水都行,是个全能画家,还有谢之光先生,工细和粗犷一路都画得很好。”杨正新说。

青年时期唐逸览与谢之光先生合影(左:唐逸览,右:谢之光)

唐逸览是唐云之子,从小给父亲磨墨,拉纸,耳濡目染。唐云经常交往的谢之光、赖少其、江寒汀、白蕉也是家中常客。“谢之光先生叫我‘小唐’,我画台有几本齐白石画册,摆好宣纸,谢之光来了就给我画示范,我将画挂贴在墙上欣赏学习得益匪浅。他画写意的时候泼墨、泼彩,画工笔的时候很精炼。”唐逸览后来继承了父亲衣钵,走上了从艺的道路。他于1962年从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以后分配到画院,进行三年深造。当时画院采取的是师父带徒弟的形式,巧的是他被分配给父亲唐云专学花鸟画,亦师亦父。

八十年代,唐逸览与父亲唐云在钓鱼台国宾馆合作

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开始恢复创作,当时上海的十大宾馆开始接待外宾,需要大量的绘画装饰,画院的老先生们就带着年轻人一起创作,最开始并不署名,只用一个“上海中国画院”的章,当时创作了很多丈二的大画,现在想来这种交流也是极难得的。老画师提携年轻画师一起创作,也是上海中国画院的传统,林风眠还曾与当时还是青年画师的张迪平合作过《普天同庆》,画面中红艳的菊花插在冰裂纹的瓷瓶中,下面有一盘壮实的大闸蟹。秋风起蟹脚痒是在十月,寓意普天同庆国庆日。1970年代末,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到上海中国画院,也是唐云等老画师与年轻画师一起接待。这些经历都对他们的艺术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五位画师中,赵豫生长在豫西伏牛山区,山水精神在心中滋养。1969年,赵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当时上戏的国画老师胡若思,也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毕业之后的赵豫最初以写意花鸟画为主,真正开始学山水画还是从1970年代初开始,1973年分配到了上海市文化局下属的设计公司,和另外三位同志组成了国画小组。设计公司每年都安排去太行山、雁荡山、黄山等地写生。1985年进入上海中国画院,有机会去看唐云、朱屺瞻等老先生们画画,也拿着自己的画请他们点评,这一时期也打开了他艺术的新视野。

赵豫在创作 

展览中唯一一位书法家张森与之前四位画师的经历完全不同,他原本在上海理工大学读光学专业,1980年调入上海中国画院,从事专业书法创作和研究工作,以其遍临诸体的阅历和长于逻辑思辨的资质,形成了自己从事书法活动的独特方式。他除了作品是书法展览的常客外,不少店招也出自他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振鼎鸡”。在与画院老先生的接触中,张森的书法在人文化和审美化结合方面继续探究,形成了如今的面貌。

上世纪八十年代 王蘧常、朱屺瞻、张森(左起)

传承创新、各成体系、海派无派

虽然展览中五位画院画师经历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艺术成长和成熟都和画院息息相关。作为画院第二代书画艺术家的代表,五位画师既得益于画院的优秀传统,同时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展览展出了张迪平《烂漫秋光》、张森《毛主席诗词》、赵豫《辉光日新》、杨正新《紫气东来》,唐逸览《喜鹊报春 年年如意》等几代艺术爱好者印象深刻的作品,让人看到他们创作伊始的面貌。而他们的创作脉络,以及延续至今的创作。

张迪平《烂漫秋光》,2016年

张迪平作品题材较为多样,展览中可以看到她多年前的《杜甫春望诗意图》和少数民族人物作品,在人物作品可以看到她西画和意笔人物的功力。而后,她渐渐转向花鸟,肆意生长的向日葵、到黝黑的土地上烈火般的鸡冠花以及点缀的和平鸽子,似乎她创造了一个画中的自然,这个自然同样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绚烂多姿,带着音乐性,从她一直在探索和变化,也可以看到她瘦小身体里巨大的能量,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唐逸览继承了父亲唐云先生的艺术,现场看原作其用笔老辣,气韵贯通。但并没有固步自封,而且近几年的作品愈老愈见比波色彩炙热、笔墨翻飞,延续了中国画传统的境界。

唐逸览《紫英崔秀舞东风》,2021年

赵豫山水作品主要是来自生活,早年在大山大河的写生让他的作品带着大气魄,尤其一楼展厅尽头一张大幅松树显示其功力和对大幅作品的控制力。他的师承并不特别明显,但“水法”似乎源于陆俨少。1946年,陆俨少一家搭着木筏从重庆顺流而下的经历,后来表现在其作品中是滩石、水势千变万化、各尽其致。赵豫的作品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似乎有着伊秉绶、邓石如金石书法的气息,画面大开大合、以雄浑渐长,这在海派的山水画中较为少见。

赵豫《辉光日新》,2001年

张森的学养基础与一般画家不同,他以科学转入艺术,此后专攻隶书,独树一帜,写出自己的面貌和影响力,这在海派艺术中尚不多见。他在1980年代就是上海书协的秘书长,此次展览中,不少巨幅作品通篇贯气。

张森书法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2020年

杨正新虽然是江寒汀的学生,沿袭海派花鸟画的发展,似乎一直在进行探索,在展览中依稀可以看到其变化的脉络。

杨正新《紫气东来》,2020年

展览现场

几位画师同庚属马,八十岁,当走完展览,不由感叹五位画师的成长与上海中国画院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相随,也与海派绘画发展相伴,让人看到了海派绘画的传承与变迁。

展览将持续至5月23日。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