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被曝弃狗、占超市便宜,父母如何促进孩子的善良与爱意

秦志
2021-05-04 18:06
来源:澎湃新闻

养育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好孩子,父母们可以做点什么?

孩子的善意,需要周围大人的悉心浇灌。

最近郑爽很麻烦。因为官司,前男友张恒爆料她日入200多万,却不舍得花钱给生病的小狗看病,把狗放鞋盒里准备遗弃,还有一个奇葩爱好是占便宜,去超市试吃不给钱。当看到张恒在微信对话中表示吃惊时,她却除了洋洋自得,没有丝毫羞愧、内疚,也缺乏对生病小狗的同情和关心时,吃瓜群众都不禁哗然了。

一个孩子是如何发展出同情别人、关怀别人的能力的?儿童发展学家威廉·戴蒙呈现了儿童共情能力里程碑式的发展。

有些孩子在婴儿阶段就会出现共情反应,比如,11个月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摔跤会感到紧张,他们可能会哭,或者吸吮手指,把头埋入妈妈的膝盖中获取安慰。到了1~2岁,孩子们开始出现真正关心别人痛苦的行为,会心疼别人,想要安慰别人。到了儿童早期,随着他们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时,孩子们还能找到各种安慰别人的方法。10~12岁的孩子会发展出人道主义精神,对生活在不幸中的人,比如穷人、残疾人、流浪汉等产生同情心。

不过,一个孩子的善良和父母的妥善对待是密切相关的。儿童发展学家罗斯·汤普森认为,年幼的孩子是道德学徒,他们在与大人的相处和教导中努力理解什么是道德。

早期得到过父母积极关怀和指导的孩子,尤其是亲子关系上形成了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具备亲社会的能力。比如,你会发现,哭的时候总是被妈妈温柔抱起、亲吻的小朋友,很容易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安慰妈妈以及其他小朋友。

每个孩子都会做错事,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比如,有些父母会严肃警告,比如“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冷脸相待;有些暴脾气的父母会打屁股,有些强调控制权的父母会没收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比如手机、iPad。研究者发现,这些方式如果激发起孩子高度的焦虑或者严重的敌意,反而失去了机会去关注自己的行为到底错在哪里,给别人造成了什么后果。

比较被推崇的方式是,父母以适度的平静和孩子交流,关注孩子本身,而不是缺点和问题,探讨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后果,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这种做法激发的是孩子适度水平的焦虑感,从而能够去注意大人提供的观点。

研究者们建议,父母们应该保持温和的情绪状态,以具有支持性而不是惩罚性的态度为孩子提供榜样作用,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感,向孩子解释好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些都能帮助孩子培养出关心和爱护他人的品质。

    责任编辑:尹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