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生活实用指南:我们早晚要习惯一个人生活

2021-04-26 08:01
北京

原创 Lens WeLens 收录于话题#Lens夜话98个

越来越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了。

一个人吃、一个人住,既可以自由安排家里的空间,又能无拘无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谈起独居生活,大家总喜欢用一个“爽”字来形容。

但当我们一天天地长大,真正离开从小照料自己的父母,开始独自生活时,其实也会遇到各种现实而琐碎的问题。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修理坏掉的家居电器......所有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

图片©Yu Nagaba

小到鸡蛋煮几分钟能熟、蔬菜怎样保存才不那么容易坏掉,大到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维持生活的“秩序感”。才发现那些生活里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也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掌握。

图片©Yu Nagaba

30多年前,编辑越智登代子在采访中,发现了日本很多大学生正面临的一种困境——他们将衣食住等事宜全部交由父母处理,而学校和家长往往并不会教授一些生活常识,这就导致他们拥有“知识”,却缺乏“实际经验”,一旦开始独立生活,往往困惑而不知所措。

为了将那些谋生必备且能够“立即派上用场”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她先后创作了《生活图鉴》和《料理图鉴》,介绍了上千个生活小妙招。

日本出版社福音社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一套“生活实用图鉴”,后被后浪出版社引进为《美好生活系列》,书共9册,衣食住行、游戏、自然、冒险、园艺......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套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直畅销至今,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成长之书,也是独居人士家中必备的居家指南。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怎样过得舒适、轻松且有趣?

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是实现饮食独立

“从饮食生活开始学会独立,对当代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谋生本能。”

然而一个人吃饭很容易敷衍过去。一方面是买菜做饭都需要仔细控制量,做多了吃不了,做少了吃不饱;另一方面,费好大劲儿做好一顿饭,最后一个人吃稍显冷清,还要清理厨房。所以现在更多人选择点外卖果腹。

“做菜好像很麻烦”“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每当疲惫饥饿的时候,亲自动手做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就会感到很满足。

具备基本的常识并且养成良好的烹饪习惯,就会慢慢享受到做饭的乐趣。做食物的过程,也是疗愈自己的过程。吃好每一餐,会让人更有活力。

一人食怎么做?

一个人吃饭要控制用量,但同时也要通过不同食材的搭配,保持营养均衡。

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胡萝卜素是人体所需的六种基本营养。从这6大食品类中各选一种,就可以轻松拟定营养均衡的菜单。

任何一道简单的食材,仔细研究起来里面都有很大讲究。比如煮鸡蛋:

边煮边转动,可以让蛋黄在蛋的正中央;在水里加入盐或醋,就能防止煮鸡蛋的时候在锅里“爆开”;在水中剥壳会比较容易。

还有许多其他的小技巧:

煮米饭的时候,将米浸泡在水里30min-1h,可以让每一粒米都能煮透、松软;

酱油、生姜、柠檬、醋、牛奶等调理,可以去除鱼的腥味儿;

使用调料时,要聪明利用工具与“直觉”,慢慢地用手和眼就能测量;

切三明治时把手指张开按紧,会切得更漂亮;

罐头最怕生锈、日晒和湿气,罐子如果是膨胀的,就说明坏掉了。

最难回答的问题:今天吃什么?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每天最头疼的问题,大概就是:早餐、午餐、晚餐都吃什么?

这可以通过为自己制定菜单解决,既保证食物的搭配,又不用每天都绞尽脑汁思考吃什么的问题。设计菜单的几个步骤:

食欲(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

有什么食材(家里有什么现成的食材?)

烹饪技术(可以决定用什么做法)

⏱ 时间(制作需要多少时间?)

费用(有多少预算?)

营养(保证1天、3天、1周的营养均衡)

菜单的主要食材可以从每大类中轮流列入,可以依季节调味,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食材,还可选用不同颜色的食材搭配。

食材该怎么保存?

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冷冻:

纤维多的蔬菜冷冻后会变得很粗硬,如竹笋、莲藕等;

生蔬菜会变得黏黏的,如莴苣、卷心菜、白菜等;

豆腐、果冻、布丁等水分很多、柔软有弹性的食物,冷冻会变质成海绵状;

脂肪多的鱼或肉,脂肪会氧化而失去原来的味道;

牛奶、酸奶、沙拉酱等,冷冻后里面的脂肪与水分会分开。

冰箱里应该根据不同温度和各个部位的特点来灵活运用。

最后,一人食最重要的诀窍是,学会享受一个人吃饭的时光。

不仅是一个人在家吃,还有一个人在外吃。安迪·沃霍尔就曾说,“我喜欢一个人吃饭,我要开个连锁餐厅,专门欢迎孤独的人,拿完食物,你就可以躲进小单间里看电视。”

无论是几个人吃饭,食物的味道都不会因此改变。“一个人吃饭很孤独啊”,把自己从这样不明所以的咒语里解脱出来,去专注享受食物带来的美好吧。

居住得舒适,

是一定要遵守的规则

独居享受自由,同时也需要自律。自律的体现之一,就在整理房间上。

如果不定期打扫,可能会让家里越住越乱。虽然收获了一时懒惰带来的快乐,但这样的房间住起来可能不舒服,没法真正地放松。

“讨厌扫除的人,会因为讨厌而完全不做。而不做的结果就是污垢越积越多,等到自己做不来的时候,又更加讨厌,形成恶性循环。”

房间是真正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够自行掌控的空间,扫除、整理、修理......这些看似繁杂的家务事,其实可以为我们增添成就感和掌控感,让我们居住得更加舒适。

扫除,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事

轻松而不费力地做扫除,是扫除的诀窍。

把没用的东西减到最小、最少;固定摆放的地方,使用完毕后一定放回原位;必要时可以请人帮忙分担家务;扫除工具能活用自如;最重要的是,勤快。

扫除,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事,所以扫除最好不要心急,放松愉悦地完成:

不用一次性把一堆事做完,可以一天打扫一块地方,学会“弹性打扫”;

一旦发现自己经常找不到东西了,就说明自己应该打扫了;

可以准备两个YES和NO的袋子,来分装需要的跟不要的东西;

扫除用具也很重要,找到自己喜爱的工具会为扫除增加动力;

可以选用使用后即可丢弃的用具,如破布、报纸等。

不同用品有不同的打扫诀窍。

遥控器:用棉花棒蘸上洗剂后擦拭

小的摆饰品:用吹风机的冷风吹走灰尘;

贴纸:纸巾蘸醋,静置于贴纸上方一会儿;或是用吹风机的热风吹,就能够撕除;

娃娃:可以在日晒之后放入塑料袋里,从上方开始拍打,然后用吸尘器吸除灰尘。

整理房间,也是在整理混乱的思绪

整理和收纳也是一门学问。整理房间的同时,心也会渐渐安静下来,顺便可以把自己混乱不堪的思绪整理一番。

收纳的基本原则——方便自己收拾。适度的空间是重点,收纳空间应当大小适当,东西拿出来之后也可以轻松地收回去,还要不妨碍活动空间。

摆放位置的上下高度以及深度和宽度,可以以手肘为中心进行测量,手能够到的范围,是最容易收纳的地方。房间里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变成很棒的收纳空间。

定期给自己的家做一些断舍离,让住宅焕发新的活力。

插花和绿植,为生活增加一些绿色

绿色和鲜花会让屋里的气氛变得融合,也能使人心情开朗,因此可以给家里增添一些植物做点缀。

插花也是很好的选择,可以陶冶情操,尽享创作的快乐。花的茎部做斜面切口;树枝状或茎部坚固的花朵,底部剪开十字型,可以使它们更长久地保存水分。

无论把自己的家规划成什么样,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以自己当主角,又有自己风格的居住方式。自己住的舒适永远是首要前提。

而家务实践多了,慢慢地你也会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学会许多技能,说不定还可以自己修水龙头。

不要被衣服耍得团团转

“当衣服的主人”

穿是生活的另一大方面,服饰是我们体外的保护层,也是我们表达自我的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根据直觉选衣服、清洗衣服,如果仔细研究下,其实有很多可以留意的细节。

选择与搭配

衣服种类数不胜数,材质也多种多样。选衣服的重点中,不能忘记确认的是材料,要综合质料处理的便利性、透气性、吸水性、保湿性等各种条件后,再做出选择。

根据不同材质的特点,选择出适合自己的。

各种衣服纤维的优点⭕️与缺点❎

衣服的一些关键细节会影响人的整体气质,所以一定要注意观察。不同的领子、领口会装扮出不同的风格。

清洗与维护

衣服上很容易留下污渍,稍不留心就会扩散甚至因为洗不净而毁掉整件衣服。

一旦发现了污渍,要尽快去除;不要揉搓,用拍打的方式;四周不要弄湿,以防扩散;不同的污渍有不同的去除妙招,比如:

酱汁:

①用水轻拍。

②已经很久的污渍要蘸洗剂轻拍。

③白色衣物使用氯系漂白剂清洗。

签字笔、圆珠笔、墨汁:

①以汽油或酒精轻拍。

②蘸洗剂轻拍。

牛奶:

去除牛奶渍,千万不可以用热水,要以冷水清洗。

果汁:

①用水轻拍。

②蘸洗剂轻拍。

③过氧化氢/酒精/柠檬,用脱脂棉蘸取后揉捏清除。

外套不需要每天都洗涤。但因为形状走样的纤维要恢复原状,至少要花7个小时左右,所以穿1天最好让衣服休息1天。

生活不只柴米油盐,

享受单纯的快乐同样重要

在日本,中小学生在寒暑假期间都要完成至少一项自由研究作业,可以是自然观察,例如牵牛花藤的缠绕方式;也可以自己动手做,比如制作植物标本等等;还有一些社会课题,例如考察城市的宜居程度、制作城镇中的动物地图等等。

这些也都可以为成人后的生活带来一些活力,提供了很多休闲娱乐的素材。通过这样的方式亲近自然、享受游戏的乐趣。

长大后,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无暇留意自己的身边。偶尔也要把自己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解放出来,去享受单纯的快乐。

“我们身边有许多奇妙的事情。保持好奇心,自发地思考、研究,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看似不起眼的花草里,隐藏着大自然的变化,留意下公园、路边生长的花草,通过它们与自然对话,就能感知到四季的变迁。

即使是在家里,也不只有手机屏幕好玩。一些简单的手工,也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充裕更有趣。

为自己制作一只晴天娃娃

折纸折出一只小怪兽

《美好生活系列》虽然不是万能的百科全书,但可以为生活提供许多小技巧。如书的编辑所说,这套书没有试图去描绘一个关于“美好生活”的“标准答案”,也没有着力于告诉读者“你应该怎么做”,而是以一种分享的方式告诉大家“遇到问题时,可以怎么做”。 它们可以切实地帮助消解许多现实的困扰,用一个小小细节,让生活多一点点乐趣,多一点底气和安全感。

我们正在加速步入一个单身社会。数据显示,我国有超2亿人单身,超过7700万成年人处在独居的状态,而这一数字将在2021年上升到9200万。

独居的人越来越多了。

原标题:《我们早晚要习惯一个人生活|独居生活实用指南》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