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自己是“龙”吗?为何后来成了塑料亲情?

澎湃问吧
2021-04-22 17:19
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我的姐姐》和《小舍得》的大热,让人重新开始审视家庭和亲情的关系。与父母相处,总是告诉自己要克制,但最后依旧没忍住吵到歇斯底里;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却又受不了催婚式的劝说。然而当我们成为父母,却忍不住把过去经历的一切还原在孩子身上,“鸡娃”“望子成龙”“教育内卷”……

亲情是心灵的港湾还是道德的绑架?中国家庭的种种错位感与违和感在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中反映,如同马赛克般交织杂糅。本期问吧邀请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计迎春老师,共同探讨当下个人和家庭、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与和解。

中国式家长的N种特征

@西瓜可乐味:怎么看待我们父母的攀比和比较呢?家长们总是接受不了自己孩子普通,但望子成龙的他们自己也不是“龙”啊!

计迎春:很理解你的问题,这确实还是蛮中国父母的。当然我相信也有很多父母不是这样子的,比如《你好,李焕英》中的妈妈一直在强调就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开心快乐就行了。我想也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传统中国家庭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产,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希望孩子去完成,希望孩子去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望子成龙的家长本身也不是龙”,正是因为TA自己没成“龙”,才希望你成“龙”啊。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教育,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文帝开始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所以不难理解今天的鸡娃、内卷、教育“军备竞赛”等等。放眼望去,世界上和我们一样擅长考试的民族真的不多了,主要是东亚儒家圈的国家和地区。我们的邻居韩国在这方面可以和我们一比高下,同样有着久远重视教育传统的印度也很可能旗鼓相当。

三是我们有着差不多四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目前仍处于中高速增长中,很多人都希望实现社会台阶的上升,但是到目前这个渠道可能没有以前多了。当然这也是发展的正常规律。同时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在建设和完善之中,所以大家普遍出现焦虑的心态。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会给我们每一个人极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觉得,人生是一个过程,我们所有人最后的结果都是死亡,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父母健健康康,子女最开心。子女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成“龙”,希望这才是让父母最开心的事情。少一些攀比,多关注一下过程,生活会简单些,人也会更健康,更开心。

《小舍得》剧照

@蓝天白云下的风:我的家庭是典型的亲子角色颠倒,父母总是像没长大的孩子,每次给我打电话都是无尽的诉苦和抱怨。我想帮助他们的话我就必须放弃自己的生活,每次接他们电话我都十分痛苦,觉得有个深渊要吞噬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后来我就拒绝接他们的电话,但是内心也时常有愧疚。我想请问这种情况我需要做心理治疗吗?

计迎春:这并不是你单方面的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当下最要紧的是,你们双方需要做些坦诚的沟通,彼此了解对方的需求和不需求。他们想要的可能更多是倾听,而不是让你承担他们的负担,但是却又不善于沟通,没有意识到给你造成的压力。我分享一下我的思考。你可以请你的父母亲看一看,然后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再去看看是否需要做心理咨询,如何?

根据我本人发展的马赛克家庭主义理论,当下的家庭转型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前那种传统的相对疏离的父权等级家庭代际关系,正在变成一种相对亲密、平等、相互依赖的代际关系。在我们的社会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单位制逐步式微,而与之相关联的是铁饭碗、各种福利、安全感、集体归属感。那么家庭关系,特别是代际关系变得非常重要,成为个人在市场经济时代,在996的今天,赖以依靠的经济安全网、情感的港湾和精神的堡垒。特别是经过单位制的父辈一代,这种情感转向是非常显著的,他们已经不再是以前高高在上的封建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很多人对自己的子女有着深深的情感依恋。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传统与现代发生冲突、和解也在延续、创新。比如封建时代的二十四孝在今天已经没有市场,最近好像有一则“乳姑不怠”雕像被炸裂吐槽的新闻,就是一个例证。但是孝顺这个规范在今天的社会依旧根植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比如你提到的强烈的内疚感。我在前面的回答中也提到,“作为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你有自己选择和行动的空间。比如身为现代人,你的孝顺不会是卧冰求鲤,割肉疗亲,更不可能是埋儿奉母,我们的底线、法律和道德范畴都有了变化有了新的意义。带父母去旅游,教父母刷微博、开导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在情感上不要过于依赖子女,都是孝顺,但是有了新的形式、新的意义。”

塑料亲情的艰难维系

@山有木兮卿无意:因为现在漂泊在外,很少和父母说自己的生活,更别说什么表达自己的爱。对完全陌生的人开放自己的生活,却不会把朋友圈给父母看,这是不是也证明了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虚伪的塑料关系?

计迎春:我询问了我的学生们,关于朋友圈对父母选择性屏蔽的问题,这是一个蛮常见的现象,但是也不是一个铁律。比如有一个同学是所有的朋友圈内容都对父母家人开放,还进行非常多的互动。再比如另一个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学生,因为工作非常辛苦,常年加班,他的每一条朋友圈信息都有定位,就是告诉父母他挺好,很安全,不要担心。也许你们休息了暂时没有看到,但是醒来了,随时可以了解自己的情况。

对于朋友圈选择性屏蔽父母的情况呢,原因很多样化,有认为父母不理解当前的互联网文化、青年亚文化;有感觉父母不赞成某种现象;还有怕父母担心自己在外辛苦等等。

朋友圈的意义在不同的人眼中也是不同的,有的认为这是一种工作文化,有些东西要让老板、同事看到,那么对于不同的人就有可能有不同的信息,同样也有不同的信息屏蔽。有人认为朋友圈就像一本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样一想,很多人当年可能还有带锁的日记本呢,问问自己的父母当年是不是也有这样一本。

你可以问问你的父母年轻时和他们父母的代际关系怎么样,和你现在的代际关系可能有不同,也有不少共同之处。每个人和自己的父母总是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那么有差异、有冲突也很正常,和冲突、差异共存的还有关爱、还有亲情。塑料可能有平常、脆弱、虚假掩饰的一面。可是这也是自然界最难降解的化合物,这不就是我们平凡人日常生活中的坚韧吗?

@猫猫零:妈妈家的兄弟姐妹关系都还可以,但因为不在同一个城市、不常见面,我们几个小辈之间的关系淡很多。这样的塑料亲情有必要维持吗?

计迎春:这可能是不少年轻人面对传统面对大家庭的困惑吧。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讲,我们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有远亲不如近邻的生活,还有小国寡民,安其居,乐其俗的淡泊。我这里想说的是我们的传统其实是多元的,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有选择和做决定的空间。如果你的父母想要保持大家庭的联系,那就尊重和支持,适当时候还可以帮助提供便利条件。但是作为你自己,只要自己觉得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我想传统、文化仍然是我们现代人安身立命的心灵支柱。我们的传统大家庭给予我们的应该是力量和意义,而不应该是负担和束缚。希望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

    责任编辑:黄雅竹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