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政务新媒体还得守本位、不轻佻

2021-04-21 18:21
来源:澎湃新闻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排查整治政务新媒体运营中存在的四种突出问题:发布类账号2周内无更新;不分场景“卖惨”“卖萌”,过度“娱乐化”;发布与政府工作或本部门本行业无关信息;已停止维护的账号未履行注销程序。现实中,部分政务新媒体沦为“僵尸”“空壳”账号,甚至制造舆情损害政府形象。

从单向的信息发布到有意识地与民众沟通互动,政务新媒体的发展与进步有目共睹。如今,不少政务新媒体不仅在多平台开设了账号,还能够根据多平台的内容特征、传播规律,进行分众化传播,起到了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促进民意上传下达的效果。

然而,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后,有的疏于维护,有的则缺乏管理。有的基层政府部门面对考核压力或塑造政绩的要求,勉强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却不能长期投入资源予以维护,政务新媒体账号沦为“僵尸号”;有的政务新媒体管理主体缺乏与民众沟通的素养和网络传播的素养,将不恰当的工作习惯带入运营中,甚至迷失了自己的身份。

政务新媒体账号,媒体特征要以政务属性为本。融媒传播时代,“万物皆媒”,政务新媒体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媒体特征,比如追求传播的时度效,以信息发布的真实性为基本要求等。但是,区别于大众传播意义上的媒体,政务新媒体也要坚持“官方”色彩。时时刻刻谨记自身的政府信息发布职能,应成为政务新媒体管理者的自觉。

政务新媒体账号运营要弄懂学通新媒体传播规律。每当重大事件发生、事关民生的政策发布,人们都期待从政府部门口中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政务新媒体无疑是架通群众与政府、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条捷径。政务新媒体还应注重传播语态的革新,将官方表达从刻板的公文体中解放出来,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传递信息。

政务新媒体要坚守服务本色。新媒体传播的舆论场是“平”的,网民对于政务新媒体的期待,类似于对形式多样的互联网服务的期待。如果还是“打官腔”,对待民生诉求漠不关心,对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及时有力的回应,那政务新媒体就犹如网上的“衙门”。长此以往,开通政务新媒体的初衷就难以实现。

建设具有现代意识的政府信息发布体系,政务新媒体是最前沿的抓手和工具。作为政府最直接的网络通道,政务媒体的运营者也需要在实践当中摸索,难免会“交学费”。但是,无论如何,政务信息发布不能脱离民众需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善工作方法,不断适应变化的舆论环境,精益求精,以群众利益为最高准则。

    责任编辑:沈彬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