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双碳发展还看技术创新,氢能迎来黄金机遇期

澎湃新闻记者  王琳杰
2021-04-19 15:08
来源:澎湃新闻

碳达峰、碳中和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上形成的广泛共识。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在2030年前如期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行业在共同作为,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绿色经济增长新引擎。

4月17日,北大国发院长三角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以“迈向碳中和新时代:产业变革与资本机遇”为主题,多位专家、业界人士探讨碳中和发展规划中的新挑战、新战略,共话绿色经济态势下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新机遇、新发展。与会专家认为,碳中和愿景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向低碳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正迎来黄金机遇期,风口之上,大有可为。 

推进国有林体制改革,让“市场”这只手更多参与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北大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首要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化石能源的发展压力会更大,化石能源的发展需要重新思考。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展迎来非常大的发展机遇。实际上中国在技术、成本上都已非常具备条件。随着可再生能源补贴推进,经济上也更加可行。

当然,可再生能源发展还有很多阻力。徐晋涛表示,推进可再生能源快速成为中国能源体系的主要能源,技术、成本都不是问题,但需积极克服体制问题。第一是建设全国统一的市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空间分布不均,要想使可再生能源发展起来,需要克服地区封锁的问题。第二是要建立分布式能源。尤其加大力度推进华北地区能源地区改革,提高屋顶光伏的发展速度,这对中国能源结构改革有很大帮助。

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过去中国的环保政策忽视了生态系统的贡献。可再生资源可以提供原材料、能源及其他的生态效益,可以变成特别重要的碳汇,但如果经营得不好,就会变成碳源。徐晋涛表示,碳中和要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这件事提上议事日程,注重森林能源的潜力,将森林碳汇变成特别主流的二氧化碳减排工具,实现这一目标要积极打破体制束缚。比如重启东北国有林或者全国国有林的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经营国有森林,用来扶持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资源,这也是为国家实现低碳发展找到低成本的发展轨迹。

此外,激励政策需要有所变化。过去中国环保和能源结构改革较多依赖行政和中央政府资源,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政策相对不够充分,未来要加大这方面力度,逐渐铺开碳交易和碳税机制。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表示,过去3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约为210亿吨,中国碳排放量增加了80亿吨,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问题。碳中和意味着要在未来40年把过去增长的碳排放还回去,这将促使人类告别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进行发展转型。因此碳中和是一场马拉松,这个过程中谁跑得快、跑得好,就能脱颖而出。中国拥有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两方面优势,希望在这场碳中和的竞赛中,所有企业、科学家和地方政府都拿出创新态度,迎接挑战,才会赢得未来。 

实现“双碳”目标,汽车产业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表示,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过程中,汽车产业将起到重大作用。

双循环,最重要的要有市场,而汽车产业几乎是唯一一个还有接近一倍市场的产业。董扬表示,目前中国汽车产销在2500万辆,未来中国汽车产量可以到5000万辆,内销4000万辆,出口和海外生产1000万辆,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另外,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加快,汽车将有巨大市场。

此外,董扬表示,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的发展将对碳达峰、碳中和起到重大作用。未来汽车不再是单纯消耗能源的载体,还会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通道。全世界陆路交通约消耗15%的能源,其中轿车占比约8%。燃料电池如果只在汽车领域使用,前景是有限的,但燃料电池会启动社会储能,给社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建议有关国家级专家,在考虑碳达峰和碳中和时,不仅要分行业、分地区,还要考虑行业之间的融合。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也促进汽车形态发生变化。汽车发展百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型化。汽油机时代,性价比最好的是4米长、4-5人座、排量1.2-2L的车。电动汽车可以做到更小,成本也更加低。电动技术赋能汽车后,汽车会向小型化、短途化继续发展。

嘉定氢能港是上海第一批获批加氢站布局规划的行政区,2025年将建设15座的加氢站,目前投入运行4座。企业如何助力碳中和?落户嘉定的重塑股份董事长林琦表示,氢能经济跨越汽车、船舶、航天、分布式发电等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碳中和引发的产业变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公司也已在部分车用以外领域展开应用探索。公司汇聚全球顶尖的燃料电池领域技术人才,在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电堆和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展开布局,并逐步实现国产化、产业化。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