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一个人独处,怎样摆脱如影随形的孤独感?

2021-04-14 11:05
上海

原创 琳子 & 心玮 酷炫脑 收录于话题#情绪自救指南5个

Via:Harry Tennant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作者 | 琳子 & 心玮

审校 | 酷炫脑主创

朗读 | 胡恩

美工 | 老雕虫

编辑 | 坚果迪

孤独感不仅存在于独自一人的状态,有时身处热闹的环境也仍然感到孤独,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你如何看待和摆脱孤独感。

许多人的歌单中都有几首关于孤独的保留曲目。深夜、发呆、赶路,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看着消息时,我们都会时不时地感到孤独。

和独处并不相同,独处是一种自己选择的生活状态,主动选择独处的人往往都享受这种生活状态,他们也不一定会感到孤独。而孤独是一种心理状态,独自一人时,会感到孤独,周围有许多朋友时,也可能会感到孤独。

Via:Artem Legere

这种感情相对普遍,但很多人并不重视如何处理自己孤独的情绪,认为只要多认识一些朋友,或者是分散注意力,等暂时性的孤独感退去之后,就不需要担心了,而不去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然而,孤独感不仅会令我们情绪低落,内心空虚,甚至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一段感情中不被需要;长期下去容易使我们身心疲惫,甚至有抑郁倾向。

因此,了解独孤的来历,分析自己孤独的源头,并学会缓解过度的孤独情绪,都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改善孤独时的低落和负面想法。

01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孤独呢?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存活。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尤其是在人类祖先刚出现的时候,生存环境危机四伏,随时都有致命的危险。如果我们失去了家人或同伴的照料,便很容易被种种危险夺去生命,因此我们便有了“孤独感”这一提醒机制。

当我们产生孤独感时,它和它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就会提醒我们,与他人的社会性联系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可能会带来危险,所以为了消除这种孤独的感觉,你需要增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也能让你的处境更安全了。

Via:El Blog de tu Bebe

在当今社会中,与他人失去联系或感情的纽带,也会更容易让你陷入危险,比如遇到危险情况时无人求助,不管是身体上的紧急状况还是心理上的抑郁症状,都会令你备受打击。

同时,研究也表明,孤独感越高,人的平均寿命也会缩短,因此,进化心理学所提出的这个观点时至今日也是有存在的意义的。

02 孤独产生的原因

(1)遗传作用

可能令你出乎意料的是,如同焦虑,孤独也是有遗传因素的。一个研究团队在 2010 年进行了关于孤独的双胞胎研究,3911 个家庭参与了这次研究,每位家庭成员(父母及儿女们)都完成了关于孤独程度的问卷,内容包括了“你感到自己缺少陪伴吗?”等等,参与者可以回答“经常”“有时”或“几乎不”。

数据分析显示,同卵双胞胎的孤独的程度比异卵双胞胎更加接近,因此基因组成更相似的人,感受到的孤独程度也更加相似,从而为孤独有遗传的因素而提供了证据。

Via:thebrightagency.com

(2)环境影响

研究也同样指出,环境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年龄相等,所处的环境也会更相似,而研究里的异卵双胞胎也包括了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亲姐妹,因为年龄的差距,所处环境的差异等,也有可能造成孤独指数的差异。但是总体而言,环境所导致的偏差也不能否定遗传对孤独带来的影响。

因为研究样本多达 8683 人,该研究还对很多其他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多对方面变量的分别研究,得出结论:已婚和已育的人孤独感会更低;拥有越多亲兄弟姐妹,孤独感越低;受教育水平越高,孤独感也会越低。

当然,令我们每个人孤独的事件,孤独的程度,有着很大差异,也许面对同一个环境,有的人会被孤独感折磨,有的人却乐在其中。这是因为,环境影响和个人因素共同对孤独感起作用。

Via:pngtree

2008年,Cacioppo 与 Patrick 两位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产生分析为三个因素的结合,分别是:对社会分离的脆弱感;感到被孤立时的感情管理;对他人的理解和期望。

(1)对社会分离的脆弱感

社会分离指的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慢慢与一些人失去联系,可能是因为变故而失去了音讯,可能逐渐地变得生疏,这都是社会分离。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联系的纽带,但有的人需要得多,有的人需要得少,这是由于先天的遗传基因以及后天的环境培养共同造就的性格,每个人都不同。

需要更多社会联系人对于分离的脆弱感也更高,与他人少了联络后,受到的挫败感也就更大,这就是对社会分离的脆弱感。

Via:illustratio

(2)感到被孤立时的感情管理。

如果我们需要陪伴的情绪没有得到满足,随之出现的自然是失落和寂寞,如果我们不能应对和管理这种失落感,那么偶尔的伤心很容易发展成长期的低落情绪,并且会影响你看待他人的视角。

你可能会更容易误解他人,总以为对方是在拒绝你。能够及时地处理和排解这份失落的情绪,不让它发展成长期的现象,也非常重要。

(3)对他人的理解和期望

像之前提到的,对他人的误解可能会让我们觉得两人之间的关系变淡了,从而使我们感到孤独。比如,孤独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很努力地交朋友,即使对方做了正常回应,我们也总觉得对方并不友好,这就是对他人不准确的理解和期望。

Via:Dribbble

03 孤独感的决定性因素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明明有朋友的陪伴,甚至在和朋友聊着天的时候,还是会感到孤独。其实,朋友的数量并不是重点,能决定你是不是会感到孤独的是朋友的质量,以及你被接受的程度。

一项研究对881名高年级小学生的孤独程度和几项友情指标,包括有没有朋友,有没有非常要好的朋友,被同学所接纳的程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不管你被接纳的程度高不高,也就是人缘好不好,只要你有非常要好的朋友(best friend),就会更少地感到孤独,和朋友的数量无关。

Via:megaelod.tumblr.com

被接纳程度较高的小朋友中,虽然他们都列出来了很多自己的朋友,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他们表示,自己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反而,对于被接纳程度并不高的小朋友,大部分的人都表示自己有一个“best friend”。

但是同样对于有“best friend”的人来说,人缘比较好的人(也就是被接纳程度高的人)所感受到的孤独会更少。这说明,取决孤独感的第一因素是朋友的质量,第二才是数量。

04 互联网与孤独感

随着社交软件的普遍化,我们在网上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而且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也经常通过线上的方式联系。也许你会觉得,在网上与人聊天更多了,生活也会更充实,感到孤独的时候也就少了。

事实上,直至目前为止,心理学家们都很判定互联网到底是否会让我们更加孤独。因为虽然一些研究证实,社交网络的使用与更少的孤独感相关,但也有更多的研究表示,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孤独水平正是因为社交网络的频繁使用,原因是,人们认为网络中关系并不真诚。

Via:vewn

2017年的一项论文对于这些研究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并总结道,社交平台是否能够让你感受到更少的孤独感,取决于你用这些平台的目的是什么。

研究把我们使用社交平台的目的分成了两种:

(1)巩固已有联系,或在网上结识新朋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感受到的孤独感会降低,但前提是线上和线下的交流有一些重叠,比如与现实生活中认识的朋友一起网上冲浪,或者新朋友可以在网络外的真实世界中有交集。

(2)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并用网络社交替代了一些现实社交活动。

比如在游戏中与队友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孤独程度是更高的。对社交网络的上瘾同理,因为对于网络游戏或者软件的上瘾,通常是因为想要逃避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所以有网瘾的人所感受到的孤独也相对较高。

Via:Printocklock

需要注意的是,社交网络的使用与孤独的程度并非因果关系,而是相互影响。“为了逃避现实生活而沉迷网络世界就会导致孤独感上升”是不对的,因为很多人原本就是因为孤独感高,从而选择利用网络来逃避现实。

所以,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相比拿出手机打一局游戏,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聊聊天,更能帮助你消减孤独感。

05 如何有效减轻孤独感?

临床心理学中,有三个比较常见的缓解孤独的方法:心理干预和指导;增加社交机会;提升并更好地运用社交技能。但是这三个方法并不是都同样有效的。

台湾的心理学家们在2009年对于孤独的老年人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进行不同的干预措施来了解是否能减轻参与者的孤独程度。

结果显示,增加社会支持,比如让他们感受到支持和温暖,是能够减轻孤独感的,但效果较弱;增加社交机会和提升社交技巧,对减轻孤独的情绪没有明显帮助。

这可能有些令人匪夷所思,提升了社交技巧之后难道不会更好地与人建立联系,从而少些孤独吗?

Via:Dribbble

事实上,我们感到孤独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与人社交,当我们没有感到孤独时,这些社交技巧可能都在被使用,反而当我们孤独时,就会选择不使用这些社交技巧。

这是因为人在孤独时更容易带有偏见,容易认为双方并不真诚,既然不是真心想交朋友,何必要用社交技巧呢?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可以证实这个观点。这个实验的参与者是85名大学生,他们首先进行了孤独程度的测量,随后观看一段食堂中同学相遇的日常片段影片。

影片中,有一些两人之间的正面社交行为,比如打招呼,微笑,肢体接触等;同时也包括一些负面的行为,比如一个人岔开了话题,某一个人被忽略了等等。研究使用仪器追踪了每位大学生在观看这段视频时的眼球运动。

Via:Behance

结果显示,孤独程度更高的人,会更多地关注视频中负面的社交现象,而孤独程度低的人则会更关注视频中的正面现象。

这个研究证明,孤独的程度确实会影响我们在社交场合中所关注的部分,孤独程度高会更容易预想和强化负面的部分。

尤其是当你在一个人很多的社交场合时,可能这里没有你熟悉的人,于是你会觉得十分孤独,但同时也正是因为孤独,你会更加担心别人拒绝你,所以你也就更不想使用社交技巧,更难与人进行交流。

这时,就算你的社交技能不错,在一个人多的社交场合中,孤独带来的负面预想会把我们引入到这个恶性循环的圈套中。

所以,打破孤独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打破自己的预想与恐惧,对方对你的回应并不取决于你的预想,而是取决于现实情况。

06 总结

孤独感的存在是为了帮我们意识到自己需要加深与他人关系,以防独自陷入困境;

是否经常感到孤独,是否需要和人有更多接触,是性格的一部分,遗传因素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感受到的孤独更低,但孤独的原因和程度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能以自己的感受对他人妄加干涉;

孤独感的产生包括三个因素:对社会分离的脆弱感、感到被孤立时的感情管理、对他人的理解和期望,从这三方面入手可以较为有效地缓解孤独;

社交网络会令逃避现实社交生活的人感到更加孤独,合理地利用社交网络,比如增进与亲朋好友现有的感情,则可以减弱孤独感;

社交技巧并非孤独感的根本原因,你需要做的只是不要胆怯,在恰当的时候使用自己的社交技巧,这样就能有效地化解在社交场合中的孤独感。

Via:Dribbble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Bangee, M., Nowland, R., Bridges, N., Rotenberg, K., Qualter, P. (2014). Loneliness and attention to social threat in young adults: Findings from an eye tracker stud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63, 16 - 23. DOI:10.1016/j.paid.2014.01.039

2.Cacioppo, S., Grippo, A. J., London, S., Goossens, L., & Cacioppo, J. T. (2015). Loneliness: Clinical Import and Intervention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2), 238–249. https://doi.org/10.1177/1745691615570616.

3.Cacioppo, J. T., Hawkley, L. C., Ernst, J. M., Burleson, M., Berntson, G. G., Nouriani, B., … Spiegel, D. (2006). Loneliness within a nomological net: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0(6), 1054–1085. doi:10.1016/j.jrp.2005.11.007

4.Cacioppo, J. T., & Patrick, W. (2008). Loneliness: 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 social connection. W W Norton & Co.

5.Chiang, K. J., Chu, H., Chang, H. J., Chung, M. H., Chen, C. H., Chiou, H. Y., Chou, K. R. (2009). The effects of reminiscence therapy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among the institutionalized ag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5, 380–388. doi:10.1002/gps.2350

6.Distel, M.A., Rebollo-Mesa, I., Abdellaoui, A. et al. Familial Resemblance for Loneliness. Behav Genet 40, 480–494 (2010). https://doi.org/10.1007/s10519-010-9341-5.

7.Nowland, R., Necka, E. A., & Cacioppo, J. T. (2017). Loneliness and Social Internet Use: Pathways to Reconnection in a Digital World?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8, Vol. 13(1) 70–87. DOI: 10.1177/1745691617713052.

8.Parker, J. G., & Asher, S. R. (1993). Friendship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Links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dissatisfac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4), 611-621. doi:10.1037/0012-1649.29.4.611.

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心理学类文章,欢迎投稿

投稿请发邮箱:2829023503@qq.com

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

原标题:《害怕一个人独处,怎样摆脱如影随形的孤独感?》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