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研究生群体为何更容易抑郁焦虑?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李一陵
2021-04-13 14:23
来源:澎湃新闻

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会不会更好?答案是,并非如此。高学历人群可能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的结果发布。调研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而且,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已经抑郁表现倾向都显著高于硕士生。

这一结果虽然让公众颇感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实际上,过去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的结论也是高学历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更糟糕。2018年3月,《自然-生物技术》刊发的《研究生教育中精神健康危机的证据》显示,结果表明,与普通人群相比,研究生患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六倍以上。在研究生群体(硕士/博士)中,焦虑与抑郁两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均在40%左右。

可见,研究生群体更容易焦虑、抑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不同教育体制下都是如此。

学业、科研无疑是影响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最直接的因素。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的学业和科研压力更大,对课题研究的探索性、创新性要求更高。但科研成果的产出,不仅需要对科研的热情和甘坐冷板凳的坚守,也需要天赋,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要面对科研的不可控性。

再者,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不断扩招,虽然从研究生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来看,高学历人才培养规模还不够,可从现实来看,短期内的扩招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部分学生读研的目的纯粹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或者提升学历,既缺乏科研兴趣,也不一定适合从事科研工作。所以,学业科研压力较大,也就理所当然。

另一方面,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高学历固然是求职的资本,但相应的,他们对就业期待也跟着水涨船高,对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的压力也更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毕业年级研究生的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

调研报告的结论,提醒我们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关注这一特殊人群。就教育系统内而言,是要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目前,高校对本科生心理教育比较重视,心理健康课覆盖较广,但是对研究生群体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课程保障。

这就使得这部分群体,缺乏有效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而面对更大压力,更容易焦虑的他们恰恰是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的人群。这需要高校加大重视,认识到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的重要性,并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这当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作用,构建和谐健康的导学关系,提升师生关系是一个有力的抓手。研究显示,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导师关系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导师关系越差,则研究生的抑郁、焦虑情绪越多。不久前,南方医大一副教授招生信息走红。他在公告中称,“领军”学生叫我“小邹”就行,得到网友的点赞。这也从侧面说明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是提高师生关系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但现实中,很多导师并非不愿意关心学生,而是时间精力不允许。带一两个学生,还可以实现高频率的沟通交流,但如果带十几个硕博生,就不现实。然而,一个导师带几个甚至十几个硕博生的情况在高校中很常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我们从更宏观的层面出发,解决研究生扩招与师资的平衡问题。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高学历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学历越高,意味着前期所付出的物质和时间成本越高,其对职业、生活的期待更高,对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的要求也会更高。

然而,现实与梦想差距不小,在校园中提高学历却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更容易陷入心理失衡的境况中。在社交平台上,就有很多人抱怨,虽然拥有了不错的学历,但若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好工作,父母和周边人还是会说:读书好有什么用,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

高学历群体的焦虑该怎么破?眼下,一方面要引导这些高学历人群降低过高的期待,一方面则要通过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来弥合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责任编辑:李勤余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