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全球瞰|胡冬雯:上海将鼓励企业开展ESG信息披露

2021-04-09 20:57
来源:澎湃新闻

3月27日下午,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环科院的四位嘉宾做客“绿色金融全球瞰”第一期沙龙,共同展望“十四五”绿色金融发展。

与会嘉宾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详细解读了绿色金融现状及发展前景。

绿色金融已驶向发展的快车道。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到了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再次强调了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涉及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结构转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气候投融资、绿色保险、绿色交通、国际合作等低碳经济发展议题。

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澎湃新闻将与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绿色金融全球瞰”系列沙龙,为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聚焦绿色金融,共话低碳发展。

以下为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胡冬雯的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非常荣幸能够被我们李老师请到这边,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的心得。今天听了王院长和何主任的报告,获益良多。我本人来自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我们院的定位,主要是做政府决策支持的,聚焦在上海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话题。

上海已初步实现绿色发展

今天想围绕绿色金融说点事。由于我个人一直在环保领域工作,对金融领域接触较少,所以在绿色金融方面并不能算专业。但我在环保领域工作了近20年的时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参与了上海的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的生态环境规划编制工作,这个历程当中我能感觉到绿色金融这个词语怎么样从一个概念到一个话题,从一个话题变成一个氛围,今天又从一个氛围可能要衍生出许多相关的政策。

十三五末期,绿色金融的火苗就突然旺盛起来,特别是在上海,十三五的时候提出了要打造全球的金融中心,当时都没有提绿色金融,但是在十三五末期由于外部压力和本身的自身发展的水平阶段影响,有人提出作为一个国际金融城市,绿色金融没有被摆到一个核心的位置,这个说不过去,所以当时我们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很多的课题,去研究上海怎么样在绿色金融上面下功夫,去挖深挖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发现我们这些做环保的人都是不懂金融的,以前我们在开会的时候,环保系统环保部门跟金融部门从来碰不到一起,但现在每次开会都在一张桌子上讲话,所以这个是我深有体会的一个感觉。这是第一个想和大家分享的心路历程。

第二个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李老师给我出的题目,叫做十四五期间上海的绿色金融它的形势是怎么样子,首先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上海的生态环境发展的总体形势。

目前,我们正在编制上海市的十四五的生态环境规划,基本上大的调子都已经定了情况下,我觉得今天可以给大家分享几个大方向。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很多的从环境质量到绿色发展的改变。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方面:

第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比如大家可以切身体会到的空气质量,上海空气质量就差一点点就可以实现全面达标了,在十三五期间全市三千多条中小河道已经全部消除了黑臭,政府部门投入了非常大的决心去推动全要素环境质量改善的解决。同时我们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开展并建成垃圾分类体系的城市,目前来说垃圾管理在全国还是保持一个比较领先的地位,这个也是全社会环境治理的难点工作,在十三五把它做成了。所以说,从整体而言我们的生态环境质量实际上是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改善;

第二个方面是初步实现绿色发展。什么叫初步实现?刚才何主任这提到绿色金融里面那些经受审慎性评估的行业,十三五期间很多行业在上海都整体淘汰掉了,特别是像平板玻璃、电解铝、皮革揉制这几个行业;还有能源结构,因为大家知道上海不像北京这样完全靠外来电来供给能源,上海大部分的能源是靠本地的能源支持的,上海的煤炭占消耗占比在十三五期间从37%下降到了31%,在十四五会有进一步的下降需求;在建筑方面,上海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在全国是走得非常前面的,目前要求全部的新建建筑全部要使用装配式建筑,50%的建筑要实现绿色建筑这样一个非常有志气的目标。综上所述,总结成“初步实现绿色发展”这几个字。

第三个方面是基本启动了环境治理体系和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这个事情是去年国务院两办发的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指导意见里面提出的。建设体系里面涵盖什么内容,包括政府的职能、社会机构的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及包括绿色金融在内的制度设计,都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里面得以体现。

所以,在这三个大的基本面格局下,十三五期间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提升的。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初步建成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对十四五来说,上海面临的一个生态环境总体发展趋势是什么情况呢?目前来说我们总结了三个基本趋势,可以用三个新来概括:

一是新变局,什么样的新变局?上海是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要面临外部大的经济格局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的复杂局势。还有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带来的一个不稳定性,也是一个长期影响我们开展环境管理决策的因素,这叫新变局。

二是新阶段,十三五我们解决了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存量问题存在的情况,比如一些传统的污染问题,pm2.5和富营养化的问题,在上海并没有得到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我们每年还是会有一些重污染天气的出现,我们的空气质量还没有实现全面达标。同时,一些新型的污染问题也在凸显,特别是臭氧污染问题,大家可能觉得空气好像能见度变高了,雾霾的情况减少了,空净不用开了,实际上到夏季的高温天气的时候,臭氧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凸显,另外包括持久性有机物、环境激素等问题,都是在环境治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去关注的问题,这类问题我们称之为新型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就是今年特别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如何去协同污染治理和碳达峰,是十四五要面临的新阶段的问题。我们把新阶段的这些问题就统称作是新旧交织、多领域重叠的复杂性的趋势。

三是新要求,因为上海在全国来说是城市的龙头,面临国家很多的战略性的部署,特别是现在国家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长江大保护,还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都是大的国家战略。如何去应对这样的一个大的格局,这是我们说的新要求。

从三个“新”延伸,整的十四五的基调还是比较明确的,跟我们十三五的站位有比较大的区别。十三五我们还是讲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进行污染防治。但十四五整个的基调不再去强调说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继续打下去,要深入打得更好,我们追求深层次的进步,叫做绿色发展,所以十四五的一个主要调基,就会从污染治理转向绿色发展。

从具体目标来看,总结下来可能就是两稳定两初步,三达两保两提升。

两个稳定的第一个是生态环境改善趋于稳定,第二个是生态环境功能稳定恢复。两个初步的第一个叫做初步实现以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个是第一个初步。第二个初步叫做初步建成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三达,第一个叫做上海的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第二个是水环境质量基本达标,第三个是碳排放总量力争达峰。两保的第一个是近岸的海水的水质要保持稳定,第二个是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两提升是指受污染耕地、地块安全利用率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提升。

胡冬雯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发展绿色金融,上海有天然禀赋

以上基本给大家分享一下十四五上海的生态环境的发展的趋势。然后就想谈一下如何在上海十四五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中,找到绿色金融的角色。实际上在十四五整个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中,绿色金融是必不可少的。前两天我们上海吴青副市长在接受新华社采访的时候,对上海绿色金融的发展趋势做了非常明确的表达,上海会在十四五做怎样的部署,为什么上海在绿色金融上面一定要去推,而且是力推。

首先,上海本身是有天然的禀赋,上海对于自己的定位是金融中心,拥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记得去年年底发布的世界金融中心指数里面,上海排名第三,超过了东京,从全球来看也是有可观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上海的金融市场交易十分活跃,去年一整年,上海金融交易市场的交易额要达到2275万亿元,整个交易总额要占到到全国投融资总额的88%。

其次,上海是一个非常外向性的城市,有很好的对外合作基础。举例来讲,今年上海交易所跟联合国签署了可持续交易的框架,首先代表我们国家出去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表态。另外,上海本身云集了大量的外资金融机构,目前在沪外资金融机构有30%是外资机构。这些机构有比较先进的企业文化,在绿色金融和ESG的实践方面。

第三,在碳金融方面,上海在全国来说还是非常有地位的。上海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当时是全国成立的第一个基于环境交易的平台,后来作为上海本地的碳交易的一个主要承载平台,今年国家已经明确了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来承接全国碳交易运转。这件事情会给整个碳金融在上海聚集带来非常大的利好。

所以,在这三大禀赋下,上海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还是很有优势。

金融机构迫切需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

我这边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表,去年国务院两办发表发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指导意见以后,近期可能会出台一个落指导意见的三年行动计划,是针对2021至2023年的重点任务。对上海来说,去年也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里面有28个重点任务,其中有9个跟绿色金融有关系。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几个相关任务:

第一,要制定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上交所这边对上市公司一直以来都是要求是披露的,但是做的并不好,去年出台一个上市公司的强制披露的管理办法后,从主管部门来说,会对信息披露的的执行情况做监管,从而牵涉到企业是不是因为信息披露做不到位而受到信用评级的惩处,会对那些不开展信息披露的企业有很大的一个制约作用。

第二,推出上海市企事业单位环境信用评价实施办法。我们跟很多金融机构打交道,包括人民银行上海总行,他们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就是需要得到环保信用评价的结果,可以运用于开展业务指导工作。这个东西国家层面也在研究出台,上海也会跟国家同步研究,主要是来对接金融机构的一些需求。

第三,污染强制责任险的落地。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出了试点办法以后,上海当时没有参加试点,但上海已经有两个污染强制责任险了。一个是船舶污染责任险,我们对所有的过境船只都要求买保险,是强制性的污染责任险,对水上船只污染进行保障托底。还有一个是危化附加险,上海所有的危化品生产存储运输企业,在安全部门强制买危化险的基础上,还必须再买一个附加险,附加里面是包括了第三方环境污染险。所以说,实际上上海强制污染责任险一直是存在。今年生态环境部出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我们也已经看到征求意见稿,可能会牵涉到更大范围的强制投保内容,这将会对我们整体的绿色保险形势会带来很大的推动。

第四,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这个可能是迄今为止,上海唯一由财政部门发起的绿色基金。这个资金是要求在2022年之前建成,主要支持土壤调查、修复、再利用等资金需求。土壤污染和土壤修复这件事情,在整个的环保行业里面是一个资本量非常巨大的行业。所以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解决土壤的治理需求上面的一个资本紧张的情况。

第五,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试点,这个是上海非常有特色的一件事情。上海是第一个开展全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的城市,2013年就开始试点了。上海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因为上海就是一个总部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它对产业的辐射力,特别是对长三角产业的辐射力十分明显。最近大家比较关注棉花的事情,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这种基于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事情跑出来,上海是逃不掉的。为什么要做自己的绿色供应链,就是为了将这些生态环境的话语权掌握在我们国家自己手里面,不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比较动荡的时候,被外国有心人士利用我们的环境问题去钳制经济发展权,所以这个事情国家非常重视,也是赋予上海的很大的寄望。

第六,开展环保领跑者制度建设。刚才何主任也提到了,十四五的国家的规划纲要里面提了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其实环保领跑者也在我们的十三五的规划纲要里面提出过,但是始终没有做起来。所以这个是在十四五期间会去做的。为什么它跟绿色金融有关系,环保领跑者制度的配套政策最后会落地在金融金融政策上面。

第七,搭建长三角的绿色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长三角一体化这个事情已经比较明确了,是国家到地方特别重视的一个事情。目前我们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叫绿色技术银行,绿色技术银行本身是一个辐射长三角,让技术成果转化和金融挂钩的一个平台。

第八,刚才说的碳排放交易系统,我这边再多啰嗦几句,目前我们碳排放的交易系统放在上海,但是配额的登记和最后的清算放在了湖北。这也体现了国家对碳交易体系建设的定位和想法。上海的目标除了做全国碳市场交易的这样的平台以外,还会大力发展CCER市场,特别是基于普惠型碳金融制度的平台域。

最后就是落实到整个绿色金融体系,人民银行、银保监、金融机构都非常关注如何打造出整个服务于十四五绿色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

上海将鼓励企业积极开展ESG信息披露

目前上海正在编制十四五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规划里面提出的三个和绿色金融相关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创新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碳中和领域倾斜,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开展ESG信息披露。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研究和制定,加强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创新。

二是激发绿色金融市场活力。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鼓励金融市场发展绿色股票指数、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债券等。

三是优化绿色金融支持政策。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完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作用,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我给大家交流自己工作当中得到的一些讯息,本人也是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上海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一些好的想法。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蒋雯琦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