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公墓里的“华侨区”,隐藏着改革历史的侧影

澎湃首席评论员 沈彬
2021-04-07 20:12
来源:澎湃新闻

“死了都要高人一等?”江苏常州金坛区一处公墓因为标有“干部区”“华侨区”的标牌,被网友拍照上传吐槽。

之后,当地做出回应:该公墓于1984年成立,内设“回民区”、“华侨区”等墓区。当时金坛县全面推进火化,倡导群众骨灰集中到公墓安葬。县委县政府老领导纷纷带头践行骨灰集中安放,区内也有普通群众安葬,由于很多老干部安葬于此,老百姓口中习惯性叫“干部区”。 2021年,区殡葬服务中心为了方便群众祭祖,为老墓区安插了名称标牌。而且当地还表示,这些“干部区”“华侨区”,已于上世纪末全部售罄。

应该说,这个对“干部区”的解释,对于众多90后、00后的年轻网民来说,实在有一些超纲,一如以前买个大饼不仅要掏钞票,还要掏“粮票”这么难理解。其实,中国的公墓发展历程,倒是为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史留下了一个生动的截面,“华侨区”这样的古怪名词,反而像一块琥珀那样凝结了社会进步的点滴。

要说一个常识,当下中国的经营公墓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之前是没有 的。先引用2008年电影《非诚勿扰》里京片子葛优的台词,他是对卖墓地的相亲对象这么说的:“我走那会儿(指他出国的改革早期),只有烈士才有墓地呢。老百姓都存架子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火葬之后并不能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入土为安”。

电影《非诚勿扰》 截屏

《江苏民政志》里面是这么记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江苏省包括苏州、吴县在内的公墓作为“四旧”被冲毁,公墓业务停顿。《苏州地方志》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墓全遭冲击,墓地、树木、财物全部归公,业务停顿。”在那个特殊时期里,各大城市的公墓几乎都被平毁、挪作他用。等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之前“积累”十多年的落葬刚需就变得很突出了。

正是看准机会,苏南的经营性公墓发展迅猛,占得先机,当时的公墓可以说是“站到了风口上”。以苏州来说,1987年吴县一年的公墓营业收入高达1019万元,其中凤凰山公墓一年的营业收入就高达321万元。要知道,那是一个“万元户”就可以上报纸的时代。1987年,苏州当地安葬墓穴高达2.2万穴,其中上海来安葬的占到85%以上,另外,华侨、海外侨胞的墓穴占到5%(《江苏民政志》)。

这就要说到公墓里的“华侨区”了。彼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音讯隔断几十年的海外华侨回国省亲,有的是遗属希望完成亲人“落叶归根”的遗愿。安排好海外华侨的回国归葬,成了当年检测中国开放态度,能否吸引到海外投资的“国家大事”。1984年5月,民政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发出《关于华侨去世后回国安葬问题的通知》,要求凡是华侨较多的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的原则之下,在侨乡或者选择交通方便接近侨乡的适当地点,由民政和侨务部门共同筹建若干华侨公墓,作为安葬华侨骨灰的场所。这也就是如今很多公墓里的“华侨区”的起源。

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来看,渴望发展、“手上没牌”的地方政府也是看准公墓这个经济增长点。公墓里“华侨专区”提供了更佳的位置、更好的服务,当然还有更高的售价,这也是一种有历史年代感的“差异定价”。其实,在1980年代类似的“差异定价”比比皆是,在现在看来是严重的不公平,在当时却是后发的中国的必要选择。 可以说,老华侨叶落归根的“棺材本”,成为造福桑梓发展的重要启动资金。

90后的年轻人,如今不会对“华侨”这个词感冒,更不要说有历史感的“华侨商店”“外汇券”了,也因此难以明白改革初期,归乡华侨的外汇资金对于改革开放之后起跑中国的意义。

至于金坛这次提到公墓“干部区”,则隐藏着当地殡葬改革的原始信息。1980年代初,火葬移风易俗的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普通人一般不愿意接受火葬,更多选择土葬。为此,1980年7月、8月两个月,江苏民政厅在常州、清江两市,召开全省殡葬改革工作会议。从“现场会”的地点选择来看,明显是针对当地推动火葬不力。1981年5月,江苏省民政厅再发文,要求“从县到社队均应有人抓这项工作”“共产党员、干部要带头进行丧葬改革,移风易俗”。所以,从历史角度上看,30多年前那些带头入葬公墓“干部区”的当地干部,真的不是为了显示“高人一等”,相反是带头做了移风易俗的集中宣示。

历史隔着不久远,但是,似乎很多信息就变得不好解读,甚至被误读了。那个将“干部区”“华侨区”的照片上传网络的网友,可能并不知道,中国公墓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侧写:从尴尬的不能“入土为安”,到“华侨公墓”成为显示中国开放态度的晴雨表,再到“干部区”里那些从我做起的艰难变革。

小小墓区的演变,恰恰藏着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条细线。

    责任编辑:沈关哲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