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打造城市文明新名片

2021-04-02 11:18
河北

日前,省住建厅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领域2020年度重点工作通报,我市城市公厕建设改造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厕所革命,打造城市文明新名片

“2021年计划在市区再建50座高标准公厕,确保建成区公厕数量达到每平方公里4座的标准;同时,全面提升公厕服务质量,打造‘十分钟如厕圈’,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三宜’‘三清’智慧城市打造新的亮点和城市名片。”日前,市城管局环卫处处长薛克学告诉记者。

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小,但其数量、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民生。它既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品质城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市区“厕所革命”,在城市公厕改造、提升、新建、管理上下足功夫。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主城区旱厕清零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品质城市的重要内容,在市区强力开展旱厕清零攻坚行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批干净整洁、功能齐全的公厕亮相街头,成为城市文明的靓丽风景线。

日前,省住建厅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领域2020年度重点工作通报,我市城市公厕建设改造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实施旱厕清零行动

近段时间,家住南园街附近的张先生每天早晨都进行晨练。晨练之余,经常会去南园路公厕如厕。“现在上厕所真方便,而且里面环境也好,各类设施齐全,都是全自动水冲式,真让人舒心。”张先生说,自从公厕改建开放以来,附近居民如厕方便了许多。

南园街公厕位于南园街中段路南,公厕设计简约大方,墙面干净整洁,内部设施齐全,管理间内工具摆放有序。但1年前,这里还是设施简陋的老旧旱厕。

“厕所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旱厕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有损城市形象。”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去年3月份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牵头各区及相关部门对主城区范围(龙岗大街、东华路、祥和大街、滨江路围合)内机关单位、产权单位、小区自建及公共区域内的旱厕和老城区户厕,按照“改建与合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拆除改造,采取改造固定公厕和设置移动公厕两种改造方式,均具备有上水、有排水、有电源、有化粪池“四有”条件,达到三类以上标准。

在攻坚行动中,各级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做细做实,全力攻坚。

“襄都区是老城区,旱厕较为常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旱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格格不入,旱厕清零势在必行。”襄都区城管局数字城管指挥中心主任沈金锋说,自去年3月份开始,对辖区旱厕拉网式排查、登记、造册,对274座旱厕逐一编号,上公示牌,并分类标牌亮措施、亮时限、亮责任,实施销号管理,确保按时全部清零。目前全区改建固定式水冲厕所108座,建设装配式移动厕所24座。其中计划将达到较高标准的90座移交市环卫部门统一管护,目前已经移交80座。剩余的10座在达标后也将近期移交,剩余的由区里管护。

“我们都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沈金锋说,目前全区全部实现了旱厕清零,全部建成了水冲厕,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建成固定式水冲厕所、有的建成了装配式移动厕所,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特别是西门里街旱厕改造后,再也没有刺鼻的恶臭味道了,居民都喜在心里笑在脸上。

“老百姓的满意写在了脸上,回头看看抓的这项民生工程,很有成就感。”负责此项改造工程的沈金锋这样感慨。

信都区城管局绿化环卫科科长赵丰介绍,他们把旱厕清零工作作为推进全区文明创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内容,根据城乡规划和群众实际需要,将旱厕清零与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治理等结合起来,采取分级负责、群众参与、多方配合、整体推进的方式,科学进行厕所改造和提升,确保了旱厕清零行动全面完成,目前改建固定式水冲厕所36座,新建装配式移动厕所50座。

“现在可好了,改造后的厕所不仅干净卫生,方便后自动冲刷,每天还有专人管护。政府就是为咱老百姓着想。”在信都区邢化街开电动自行车车门市多年的老李感受最深:以前的旱厕是脏水乱流、难闻的气味刺鼻,进去方便都没有下脚的地方。夏天时苍蝇蚊子嗡嗡响,整天在附近干活,别提那个难受劲了。

据了解,建设水冲式厕所涉及供水、供电、市政等部门,建设中这些部门都为旱厕清零开辟了“绿色通道”。邢台水业集团通过客服人员协调联动、主动预约、“妈妈式”服务、派专人全程跟进帮办等举措服务旱厕清零。供电、市政等部门也都及时跟进帮办服务。目前,市区388座旱厕已全部实现清零。市环卫处按照“竣工一座、验收一座,达标一座、接管一座”要求,确保新建、改建厕所正常投入使用。在改建合建的全部竣工的227座厕所中,有126座已纳入市级管理投入使用。

据介绍,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城市公厕建设改造的标准要求,市环卫处2021年计划在市区再建50座高标准公厕,确保建成区公厕数量达到每平方公里4座的标准,同时,提升公共厕所智能化、生态化、低碳化和人性化服务水平。

实施公厕品质提升工程

一方面在主城区实施了旱厕清零,一方面对市区现有公厕进行品质提升。

“现在去厕所很方便,里面环境也好,干净卫生。”近日,在育英街地道桥西口开了10多年水果店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上厕所要走一二里路,使用的是老式按压式厕所,蹲位少,冲厕不方便,如厕环境也差。

据悉,在信都区原桥西法院附近的公厕,是根据群众需求新建的一座装配式移动公厕。厕所全部采用自动感应式,并由专人全天保洁,干净又整洁,24小时开放使用。走进公厕,记者看到公厕光线充足,设有1个独立卫生间、1个母婴间和1个管理间,其中母婴间设有2个独立的成人、儿童坐便器和1个带扶手的小便器,还配有婴儿护理台、洗手池,以及坡道等设施,不仅方便母婴操作,也能供残疾人使用。在现场,记者看到,保洁人员正在打扫公厕卫生,墙体、地面、洗手池和厕具干净整洁,管理间物品摆放有序。

按照“提升品质、补足数量”的原则,近年来,市环卫处一方面对原有公厕进行水冲式提标改造,完善厕内冲水、便器、洗手、隔断、保暖、照明、通风及无障碍设施,从建筑用材、服务设施、卫生水平、公厕管理上都有很大提高,实现厕所设施、功能、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结合新区建设、拆迁改造、游园建设等,因地制宜设置装配式公厕,补齐公厕数量短板。特别是在人流量较多路段设置装配式公厕,既满足群众如厕需求,又考虑到性别需要,还有效解决了固定公厕规划选址难、建设周期长等难题。目前,市区三类以上公厕数量达到350余座。

为提升不同人群如厕的舒适性、便民性,他们在一类公厕中设置了盥洗室、第三卫生间、母婴间、管理间、工具间等,内部配备有儿童椅、婴儿床、成人、残疾人专用坐便器,新建的装配式公厕也均配备母婴间(第三卫生间)。

在市图书馆附近,有一座人性化设计与“科技范儿”融入的五星级公厕,让居民享受到了“高大上”的“如厕待遇”。

记者看到,该公厕外壁棕色的瓷砖和入口处崭新的挡风帘在便道两侧绿草地的映衬下显得洁净而温馨。走进大厅,明亮宽敞的走廊里有一台立式空调在不停运转着,两侧除了男、女标准卫生间外,还增设了休息室、母婴室、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等特殊独立空间,配备的手机充电站、开水间、紧急呼叫器让人颇感温馨,洗手液、烘手机、厕纸等小细节和完善的无障碍通道,无一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据介绍,图书馆公厕占地208平方米,是按照“六个一”标准建设的五星级公厕,是我市近年来厕所改造和提升工程的典范之一。

全面提升公厕服务质量

“建是一次性的,管护是长期性的。特别是两区实施全部旱厕清零后,又有一批公厕移交我们处统一管护,这更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大抓落实、大干实事’作为工作主旋律,全面提神、提标、提质、提速、提效,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三宜’‘三清’智慧城市打造新的亮点和城市名片。”薛克学说,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厕服务质量,自去年8月份起,市环卫处开展“亮身份、受监督”行动,今年将继续深化这一行动。对所管理的公厕制作并悬挂统一标牌,明确管护标准和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在原有固定公厕全天开放的基础上,将所有装配式公厕24小时开放,更加方便市民如厕。对市区现有公厕重新排序编号,将具体位置输入环卫公厕二维码扫一扫查询系统,在公厕墙外,以及公交站台、公园和商场超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都张贴了“微信公厕地图”二维码,并及时升级了公厕智能小程序。今年以来,他们又与高德地图合作,对程序内公厕地图进行了再更新,方便群众“按图索厕”。

据介绍,市民只要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公共厕所”,就能查到附近哪里有公厕,即可就近如厕。下一步相关部门还计划将邢台园博园、七里河、广场的公厕和对外开放厕所进行整合,全部录入找厕系统中,打造“10分钟智能如厕圈”,让“10分钟智能如厕圈”成为城市文明的新亮点。

在图书馆公厕,一位保洁员身着工作服、佩戴工作帽和口罩,正为婴儿室做保洁。她边干活边告诉记者:“每天早上5点半上岗,晚上10点半下班,期间对走廊、洗手台、独立间等区域进行巡回保洁,确保所有地面、台板上无水、设施上无尘,如厕环境整洁卫生。”

据悉,在管护上,市环卫处坚持“八净四齐全”精细化管护,即门前净、地面净、墙壁净、隔断净、窗台净、蹲位净、便器净、水池净;照明设施齐全、冲水设施齐全、洗手设施齐全、排风设施齐全。

“以前是闻着味儿找厕所,捂着鼻子进厕所,现在公厕不仅干净整洁,还提供了很多贴心周到的服务,已然成为街头‘一景’。”在市图书馆附近住的市民张照华说。

来源:掌上邢台客户端

记者:黄再生

原标题:《厕所革命,打造城市文明新名片》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