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地图|上线预告①:和自我对话的旅程

回声征集组
2021-04-01 17:58
来源:澎湃新闻

在“回声地图”专题已发表的内容中,从古至今对于回声的研究,以及由回声所延展开来的创作实践,都为我们展示了回声所具有的丰富维度。“回声地图”项目征集而来的回声作品,也向我们展示出当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的、城市空间里的回声。人们对于回声的想象逐渐丰富,回声给予人们的刺激也让我们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进一步思考。此外,回声也可以呈现一种与自我的对话。本文将要介绍的,便是通过“回声地图”征集而来的“和自我对话”的声音。完整版回声地图将于近期上线,​​​​​同时“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序曲展也在筹备中。

打给自己的微信电话。 罗菲 录制
住在昆明的罗菲利用手机这一现代通讯工具制造出“自己的回声”。他在封闭的车里,用一部电话给另一部电话里的“我”拨打电话,他甚至将两部电话的用户名都设置成了“我”。当两部电话在免提状态下拨打接听,由于距离非常接近,收听方接收到的声音通过外放功能播放出来,又重新被拨打方的麦克风收录再回传到收听方,由此循环反复。随着声音被收录和播放的次数增加,人声逐渐失真,他那些简单的问候语“喂”“你好吗”似乎变成某种虫鸣般的声音,不断回响。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对话者的“我”仿佛已经消失,而印证“我”曾经存在的则是那通过电子声音元件形成的回响。那么,这两个“我”之间的对话又是否成立呢?在听到自己的回声时,他又是否获得了某种慰藉?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在如同回声般不断的追问中去寻找。

我从没想过会为你点起蜡烛。 叛逆的k 录制
叛逆的K同样选择了某种虚拟的对象进行回声的传递。在深夜里,对着上海的中远两湾城有些密集的居民楼群,用尽全力地吹哨。由于楼群的空间结构并非完美的回声制造场所,他的哨声在黑暗中逐渐消退,但当他收回期待的念想离开窗台时,从远处飘来一声长长的哨响。在他的经历中,尽管物理世界的回声并没有完整出现,恰恰是人与人之间的呼应和传递在寻找回声的过程中出现了。

他们的实践似乎回应了瑞士巴塞尔的音乐家、歌手、声乐特技师,同时也是“回声:山以声音回应”参展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赞德(Christian Zehnder)对于回声的探索,他认为“回声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往大山呼喊出的声音与情绪,穿过一层一层的高山,一层一层的高山也以声音回应我,印证了我(这个人)和我的存在。”

回声工作坊中参与者体验与录音。 朱纪蓉 图 收听音频请转至 工作坊回顾

在上月举办的工作坊中,我们了解到,对于视障者而言,回声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工作坊活动过程中,参加者们在视障者的引导下,进行了一次依赖回声和听觉的“路上探险”。生活、工作于上海的声音工程师罗天瑞(Terence LLoren)用立体声录下了在苏州河边“探险”时,盲杖敲击路面的声音和远处高楼间锤子的敲击声相互呼应的状况。而在活动中,他对视障者轻敲盲杖的声音有了更多的了解,意识到盲杖对人有很多效用。视障者会根据盲杖碰触或是刮擦地面得到的回声,来探测表面材料或发现障碍物,并辨识距离。他还在活动中做了个小实验,故意站着不动,看着体验盲杖的小组成员向他走来,最终他们的盲杖敲到了他的腿。在他看来,“如果你听不到,也就看不到。想像我们的世界被提炼到一种没有颜色、而且只有基本形状的状态,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当我们闭上眼睛,我们必须重新定义我们周围的世界、把过去看到的抛开,重新建构一个以声音为基础的新城市。”

回声工作坊时经过苏州河步道。 苏杭 图  收听音频请转至 工作坊回顾

同样参加工作坊活动的音乐家孙奇芳则在苏州河边记录下居住在附近的人们日常而生动的一刻。在这里,一侧居民楼形成了一个反射空间,而另一侧的苏州河面形成了一个平坦而温和的反射空间。在他看来,这形成了一个L型声场,造就了北苏州路沿河街道在听觉上特定的回声效果。录音中,清脆的鸟叫声、阿姨们带着乡音的交谈声、汽车飞驰而过的声音……闭上眼睛,聆听这声音,便有一幅鲜活的城市图景展现眼前。正如Terence所言,“闭上眼睛聆听,甚至记录下你听到的声音。像我一样,你会很快意识到,你以为自己非常了解的城市,比想像的还要美丽。”

兰州白塔山公园,一条听觉游览路线。 爆发力小姐 录制
的确如此,通过爆发力小姐的回声素材,便可从她的“听角”来感受兰州白塔山公园。从鸟鸣声与远处建筑工地相呼应的声音,到自己走下台阶时的脚步声,以及最后走在黄河边上,巡逻艇开过时激起水浪的拍岸声……通过这几段声音,她记录下了自己小小的旅程,同时从她的叙述文字中,也看出对于这些原本司空见惯的场景,她的观察有了更进一步、更细腻的维度。
在上海的长江边散步才是正经事。 袁菁 录制
与此相呼应的,是上海的袁菁选择用声音记录下了不常被提起的上海最靠近长江的地域。录音地点位于吴淞口炮台湿地公园,这里生活着水生动植物、鸟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长江当作日常。录音中江水荡击堤坝形成的回声,与远处船只的汽笛声,还有人们走路的“拓拓”声,形成了这个地域特有的声音主体,而她则依此回溯了这里作为“现代上海”开端的历史,以声音记录下自己和这座城市的关联,以及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切片的思考,甚至还包含了对曾经在这里留下印记的个人的关注。

她发现,“上海开埠后两年,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在这里成为民族英雄。陈化成是福建人,童年时移居台湾投靠亲族,成年从戎后,擢升过金门总兵,也驻守过厦门,最后来到还是江苏省的上海县”……“一个人的一生,都沿着长江来来去去,最终魂归吴淞口。”最终,她转而回到对于“回声”本体的思考:“回声”还不是“回声”的时候,它来自于谁?在回声、回声的回声中,反复的折射漫射中,我们要如何想象、分辨那个远方的主体?

以上“回声”多从个人视角出发,注重自身的情感、观察。由此说明,无论对于视障者还是视力正常的人,声音作为视觉观察的补足是非常重要的。而回声在其中,对声音进行反射、折射的结果,让到达人耳的声音充满了变化和不可预测,由此引发的对于自身的慰藉、对于他者的关怀、对于空间的思考又可以幻化出丰富而多维度的世界。在下一篇回声地图预告中,我们将把注意力集中到城市中的回声,敬请期待。

“回声地图:声音暨影像线上征集”为中、瑞士合作“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展览项目的线上先导部分。我们期望通过回声在空间、物理上的特性,与自然、人文环境上连结,将来自阿尔卑斯山区回声,与中国城市和自然界的回声发生对话。

回声地图第一阶段征集现已结束,线下展览将于4月下旬在上海开幕,敬请关注。更多详情请查看澎湃新闻“回声地图”专题。如果您想和我们联系,请发邮件至shenjw@thepaper.cn。

回声地图——声音暨影像线上征集

策划:朱纪蓉、沈健文、袁璟

开发:季国亮、蔺涛

设计:白浪

实习:杨阳、黄俊仪

顾问:殷漪、王婧、施瀚涛、Terence LLoren、Beat Hächler、Christian Zehnder

发起方:

澎湃新闻

瑞士山岳博物馆

上海笛德侯文化实验室

学术支持:

浙江大学声音实验室

同济大学声音实验室

鸣谢:

瑞士驻沪总领馆

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swissnex China 瑞士科技文化中心

上海当代艺术馆

那行文化

OCAT上海馆

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

金盲杖自立生活

大鱼营造

耳聆网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