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惠特曼——毫无顾忌,以一种原始的活力述说自然

2021-03-29 17:55
广东

沃尔特·惠特曼,1819年5月31日出生于纽约州长岛,1892年去世,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草叶集》是他的代表作,几度增删修订,成为美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一部诗歌经典。

沃尔特·惠特曼肖像

沃尔特·惠特曼的一生

1819年,沃尔特·惠特曼出生在纽约长岛,他的父亲当时是个没有土地的农民。惠特曼五岁那年全家搬到布鲁克林,父亲在那儿做木工,承建房屋,惠特曼在那儿开始上小学。惠特曼的父亲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潘恩的作品很感兴趣,这使惠特曼深受影响。他喜欢游荡、冥想,喜欢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更喜欢城市和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演讲术,喜欢阅读古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1830年,由于生活贫困,十一岁的惠特曼离开学校独立谋生,同时开始学习写作。他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诊所当听差,在印刷厂当排字工,他还当过乡村教师,也曾经在报馆做过编辑。几年后他成为了一家有名望的报纸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文章和评论,并加入了“自由土地党”,主张土地改革。后来他脱离新闻界,重操父亲的旧业,当起了木匠和建筑师。

年轻时的惠特曼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内战期间,惠特曼作为义务护理员在华盛顿陆军医院照料伤兵,帮助过大约十万名伤病员,他还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为伤病员购买书籍和食品。因为过于劳累,损害了自己的健康,为后半生的偏瘫种下了病因。但也正是因为南北战争的这段经历,让惠特曼的诗从表现个人转向远眺民族命运,他的注意力从生命的幻象转移到血与火的现实,并抒写了无愧于南北战争的史诗般的《桴鼓集》。

1873年2月惠特曼发病得了偏瘫症,接着五月丧母,从此他的精神状态和文学生涯都进入了晚期。但他的乐观主义,对生活的热爱和敏感,他的民主理想等还是至死不衰。

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逝世,他被安葬在哈利公墓自己设计的墓碑下面。

《草叶集》

《草叶集》是惠特曼的代表作,共收有诗歌300余首。

从某些方面说,世界文学史上还找不到另一个范例,能像《草叶集》和惠特曼这样体现一部作品同它的作者呼吸与共、生死相连的关系。正如惠特曼在诗集(正编)结尾的《再见!》中向我们招呼的:“同志,这不是书本,/谁接触它,就是接触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诗人自己。

《草叶集》封面图

从一八五五年初版的十二首诗发展到一八九一至一八九二年“临终版”的四百零一首,《草叶集》记录着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所以说这不仅是他的个人史诗,也是十九世纪美国的史诗,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美国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诗集。它开创了一代诗风,对美国诗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诗歌奔腾壮阔,大气飞扬,汪洋恣肆,豪放不羁;使用朴实粗犷的语言,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自由体,近于口语,节奏鲜明。

诗集中既有对农奴制度的抨击,也有对美国壮丽河山的热情赞美,还有很多普通劳动人民的影子,比如船夫、挖蛤蜊的、屠夫的小伙计、纺纱女、赶马车的黑人等等。其中最长的一首是《自己之歌》,一共1346行,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一生的主要思想。诗中多次提到了草叶:草叶是最平凡、最普遍而又密密成群、生生不息的植物。所以惠特曼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草叶集》。

总的来说,《草叶集》体现了惠特曼时代的“美国精神”,是惠特曼用诗歌记录的美国史。

独一无二的“美国现代诗歌之父”

惠特曼的诗总是那么自由不拘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现在是打破散文与诗之间的形式壁垒的时候了”的主张与高呼中,也体现在他充满活力的诗句中。他将生活之景、之物、之人展现于读者眼前,赋予无限的想象,节奏奔放自如;他歌颂自由,呼吁民主,不拘于世俗规矩的束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惠特曼肖像

他以普通人作为自己诗歌的主角,他骄傲地宣称:他的诗中没有了“旧世界赞歌中高大突出的人物”,而有的是“作为整个事业及未来主要成就的最大因素的各地普通农民和机械工人”。他既是自然的诗人也是城市的诗人。当英美诗人们纷纷从城市向乡村逃遁时,他却在钢铁时代的纽约纵情高歌,既歌唱高山、大海、草原,也歌唱火车头、电缆、脱粒机,这些都是新大陆、新时代的产物,他把它们一起拥抱。

惠特曼曾在日记中自我激励:“你必须成为这个国家的一股力量——一股真实伟大的力量……”,在历经人生的跌宕起伏后,他也确实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真实而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影响了千千万万读者,对一代又一代的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标题:《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 | 沃尔特·惠特曼——毫无顾忌,以一种原始的活力述说自然》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