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宇宙浩瀚 见证丝路辉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

2021-03-26 16:20
北京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可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中国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最古老的观象台、最完整的天象记录,我们的祖先为世界记录下了最早的日食,我们的民族向往银河憧憬宇宙,古今皆然,从千百年前起,我们对星空和自我的探索从未停止……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此护膊面积不大,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除去文字之外,还有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的汉式典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方寸不大内涵丰富。五色皆为秦汉以来发展广泛的植物染料所得。“青赤黄白黑”分别与五星的“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一一相对应。古人能在一块方寸不大的织锦上把阴阳五行学说表现得如此淋漓酣畅,实属罕见。该锦的织造工艺非常复杂,为汉式织锦最高技术的代表。

与“五星”织锦制品同时还出土了一件“讨南羌”织锦残片,是从与“五星”锦相同的锦料上裁剪下来的一部分,根据对具体史实的研究和图案的缀合分析显示,织文可以连续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中国古代关注天象的历史和中国文明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由于在古代中国星占学和历法天文学是由皇家史官专门掌管,所以,能够使用这些星占用辞,并且敢将其作为织锦上的一句吉祥语,说明了这件织锦是皇家官府(织室)专门织造的。

这件五星锦,从各个角度来说都是现在出土的织锦里最为精致、工艺最为精湛的一件,如果说锦是站在丝织品鄙视链的顶端,那么五星锦就是站在了锦的鄙视链的最顶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仅凭织造工艺就站在了最巅峰。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对“五星聚合”天象的观测,投入了特殊的感情,期待这一天象奇观的出现,期冀大吉、大利之兆示。“汉之兴,五星聚东井”是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汉朝人和汉代社会的重要思想观念。将期图大吉、大利思想和理念的社会化、世俗化、艺术化,“五星”织锦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星纹和象征祥瑞的云气纹以及鸵鸟、仙鹤、狮虎纹,辟邪纹等祥瑞动物纹样的和谐聚汇,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在代表汉代最高水平的平纹五重经织锦上,五星出东方的壮观天象铺陈其上,这是太史令们守望中的低语,钦天监们苦心孤诣的倾述。人们用当时最高超的技艺和最绚丽的颜色织就了这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使我们看到了伟大的丝绸之路背后所积淀的是何其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文化自信,一份留存千年的织锦,用一针一线告诉我们曾经的信仰与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杨晓君

责编:勾晓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