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2021-03-26 12:00
广东

原创 Lachel L先生说

提到「安全感」这个词,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亲密关系中双方的「安全感」。

不过,鉴于亲密关系并不是我擅长的话题,我今天并不打算聊这个。: )

我想跟大家聊聊:我们日常所说的「安全感」,究竟是什么?怎样才是一种更好的对待「安全感」的态度?

究竟什么是安全感?

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一下: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说缺乏安全感,往往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你可能会:

不敢作出冒险的决定,因为不相信自己有承受风险的能力;

不敢偏离日常生活的轨道,因为不想去面对未知的可能性;

不敢轻率地相信别人,因为你总会下意识揣测别人的立场和意图;

对事物总是抱持怀疑的态度,难以说服自己,总是希望对方能呈现给你更具说服力的信息;

甚至,容易陷入内耗之中,明明一切风平浪静,但就是会在脑子里不断产生灾难性的联想,觉得:

啊,我是不是又把事情搞砸了;

他是不是又在骗我?不行,我不能上当;

事情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产生最坏的结果?到时候可怎么办呀……

你会发现,这些表现都跟一个关键词有关。哪个词呢?「信任」。

安全感的本质,跟信任紧密相关。不够信任自己,从而缺乏自我效能感,缺乏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认同,不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处理好未知的问题。

不够信任世界,于是总是预设「变化是不好的」,认为一切变化都是对自己的威胁,假定一切问题都是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挑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更进一步,这种对安全感的缺失,又会催生一种对抗的心态。

这种对抗的心态,会默认「除了我高度信任的对象之外,其他一切都可能是敌人」,于是它会建构出一种对立的叙事,倾向于把一切不确定性都往不好的方向思考,从而让自己始终生活在「一切都在跟我作对」的预设之中。

在这种状态下,你是很难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善意的。

那么,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我们会随着对现实世界的探索,构建出一个自己的「心智世界」,并让它进一步拟合现实世界,构成我们认知外界、思考问题的基础。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的心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拟合出现了偏离。

我用一个博弈论的例子来打比方:

政治学家 Robert Axelrod 在他的著作《合作的进化》中,提出了一个博弈游戏:

假定你参与一个游戏,你有一个对手,每一轮的对手都不一样。每一轮,你可以选择欺骗或是合作。选择前者,你没有损失;选择后者,你损失1枚金币,对手得到3枚金币。

如果双方都选择合作,则各自净获得2枚金币;都选择欺骗,则没有损失也没有获利;一人选择欺骗,另一人选择合作,前者获得3枚金币,后者损失1枚金币。

这个博弈游戏可以很好地抽象和模拟现实世界,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Robert Axelrod 提出了这么几种可能的策略:

1)狐狸:无论对方选什么,永远选择欺骗;

2)兔子:无论对方选什么,永远选择合作;

3)猫:第一轮选择合作,后面每一轮,都模仿对方上一轮的选择;

4)猎人:选择合作,直到对方出现第一次欺骗,从此以后,每一轮都选择欺骗;

5)侦探:前四次按照合作、欺骗、合作、合作的顺序来试探。如果这四次里面,对方出现了一次欺骗,从第五次起,就按照猫的策略操作;如果对方一次欺骗都没有(大概率是兔子),就按狐狸的策略操作;简而言之,就是欺软怕硬。

长期来看,哪一种会占优?你会选择哪一种?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从小开始,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对待,都像「兔子」一样,那他感受到的世界一定是充满善意的。他会非常容易信任这个世界,假定每个人都是好人,安全感爆棚。

但如果一个人遇到的全都是「狐狸」,那么他更大的几率就是被训练得:自己要么成为一只「狐狸」,要么成为一个「猎人」。

大脑是可以被训练的。我们接收到的一切信息,所做出的一切选择和行动,其实都是在调整自己的方向。

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再深入挖掘:安全感究竟包含了什么?

大体上,它可能隐含着这三个假设:

稳定假设:我所认知的世界,今天是如此,明天也是如此,它不会突然产生巨大的变化。

确定假设:我采取特定的行动,就会得到对应的结果,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确定的。

可及假设:我想要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是我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接近的。

这三条假设,也是人们非常普遍、常见的「预设假设」。

为什么大脑会预设这么几条假设呢?因为,大脑的基本需求就是节省能量。一旦大脑认为世界是稳定的,是确定的,那么当它处理外部问题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借用过往的经验和信息,来分析处理新问题,从而减少认知负荷。

这种低耗能的状态,实际上就是「安全」。

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心智世界中包含着三条假设的话,他就会更倾向于建立起安全感,也就是更容易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信任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建立起了稳定假设和确定假设,那么他面对问题时,就会倾向于不把问题看作「威胁」。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问题即使是未知的,也是有迹可循的,是遵循某种运作规律的,只要找到这个规律就行。

而第三条假设,可及假设,则为他的自我效能感提供了支撑。他会感觉到:我是可以去干预这个世界的,只要我付出行动就可以。

这就可以构成一个强有力的心理支撑:可及假设提供动力,稳定假设提供经验,确定假设提供探索和尝试的方向。

反过来,一旦这三条假设被打破,就相当于什么呢?他对世界的「稳定认知」突然间被打破了。大脑突然被告知:你预设的模式不适用了,要换一下。

于是,大脑会预期未来会从一个「低耗能」的状态,进入到一个「高耗能」的状态,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分析问题……

这种状态的转变,给大脑带来的感受,就是一种「失去安全感」的状态。

因此,当我们说一个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说什么呢?

在他的心智世界里,原本预设的这三条假设被破坏了,因此,他会倾向于调用更多的资源,去审视、怀疑和分析外部世界,长期处于一种「高耗能」的状态之中。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会有一些表现,比如敏感、多疑、偏执、反反复复……

这些,都是高耗能的副作用。不要去苛责他们。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最重要的是要修补好这三条假设,对吗?

不是的。不是这样。

实际上,这三条假设(尤其是前两条),在如今这个社会,已经不适用了。

如同我在很多文章里面说到的:这个时代,最典型、最强有力的一个特征,就是不确定性。我们在很短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变化,很可能将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同等时间里的几十倍、几百倍。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把这个世界看作一个彼此相关联的系统,那么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个体、实体,都前所未有地高度参与其中,跟其他个体或实体产生海量的连接。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复杂的网络系统。一丁点扰动和变化,就会带来完全无法预测的结果和可能性。

因此,传统意义上对安全感的需求 —— 也就是期望一个稳定的、确定的世界,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奢望。

所以,平时在生活中,在闲聊、交流的时候,我一直是不提倡用「安全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也不建议大家去追求「安全感」这个东西。

如果你还停留在对「安全感」的向往和追求之中,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是:正是这种对安全感的追求,才会把你导向「缺乏安全感」的结果。

为什么呢?因为:正是你需要安全感,你才需要在心智世界里,建筑起这三条基本假设。

但这三条基本假设,是很难在这个高度复杂、不确定的世界里,长期保持存在的,它们始终会有被破坏的一天。

那么,当它们被破坏的时候,你就会体验到「失去安全感」。

换言之:「缺乏安全感」和「失去安全感」这件事情,实际上,只有在需要安全感的人身上才会发生。

你从来都不在意它,也就不会失去它。

到这里,你可能会困惑:

前面讲了,安全感跟信任密切相关。那如果我们不去追求安全感,会不会失去对自己跟外界的信任呢?

不会的,因为我们可以找到另一个东西,来替代它的作用,帮助我们构建起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是什么呢?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

这是心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能力。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在两种或多种不同概念、视角、观念之间来回切换的能力,也就是脱离旧状态、适应新状态的能力。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面对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你试验了一种可能性,失败了。你是会沉溺在挫折感和无力感之中,还是能够立刻振作起来,动脑尝试新的做法?

你相信一个旧的观念,突然间,在短时间内接收到大量对它不利的证据和信息,你是会把自己的双眼蒙上,假装看不见,还是会对这个观念进行怀疑?

当你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安排,突然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打乱你的规划。你是会觉得非常生气,情绪失控,迁怒于别人,还是能够立刻恢复冷静,重新安排后面的事情?

这些,都是认知灵活性所负责的工作:让你从一个旧的状态中快速抽离出来,为新的状态做好准备。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也经常引用:一个能够在内心中保持两种截然不同观念的人,才是内心强大的人 —— 这就是认知灵活性的一个注解。

那么,认知灵活性是如何跟安全感挂钩的呢?它实际上相当于用三条新的假设,代替了原本的假设:

变化假设:变化才是常态,一切我所熟悉的事物,都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改变。

概率假设:事物之间的关联不是确定的。但我可以通过获取信息、采取行动,来改变它们的概率。

学习假设:我要时刻为适应新的变化做好准备,并把这种适应内化成我的能力的一部分。

比起旧的假设,这三条新的假设,相当于预设了一个新的心智世界:

一切都在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适应它,虽然因果关系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适应,来改变我们的行为,进而影响因果关系的概率。

在这个状态下,不存在「错误」,只存在「尚未修正的信息」。

不存在「对立」,因为我总是可以把对立的事物融为己用,扩充我的心智世界。

也不存在「危险」,一切危险都是提供给我们打怪升级、让自己成长的经验包。

去除你脑海中旧的默认预设,换上这些新的预设,并训练你的认知灵活性。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将会完全不一样。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锻炼认知灵活性呢?

主要有三个关键词。

一个是「流动」。也就是采用流动的视角看待世界,构建出前面讲过的三条新的假设,让自己接受:

没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也没有什么是稳定、确定的,我们只能通过不断适应,不断跟世界交互,来让我们的心智世界更好地拟合现实世界。

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合作的进化》吗?猜一猜,长期来看,在多种策略混战的环境下,最后获胜的是哪种策略呢?

答案是猫。也被称为「Tit for tat」,以牙还牙。

面对一个多变的、不可预知的世界,最有效的策略,永远不是保持一个平稳不变的模式,而是不断通过跟世界交互,去「学习」别人的模式,并融为己用,不断改变和迭代自己。

真正的安全感是什么?不是建构出一个像山一样的壁垒,牢不可破;而是像水一样,保持流动,保持适应,保持改变。

第二个,是「开放」。

认知灵活性的神经基础是什么呢?很大一部分,是海马体里面的神经发生 —— 也就是新神经元的生成。

大脑有一个很有趣的特性: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在一生中几乎是不会增加的,我们改变的只是神经元之间的链接。

但这种现象有一个特例,那就是海马体。海马体负责新记忆的生成,也是几乎唯一一个会有新神经元诞生的地方。

研究发现:促进海马体的神经发生,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压力、焦虑和负面情绪,也可以更好地提升认知灵活性。

那么,如何促进海马体的神经发生?答案也很简单:保持开放的心态。

多去接触新的事物,多去挑战自己已有的认知,多去阅读、学习、思考复杂的知识,多去试着把新事物融汇进自己的旧框架里面 —— 这是让你保持思维敏捷、记忆活跃的秘诀之一。

很多人的衰老不是从生理开始的,而是从认知的固化开始的。

最后,是「探索」。

前面讲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往往不是确定的,而是概率性的。我们要摒除的观念是:我做了一件什么事,就一定会有什么结果。

那么,新的观念是什么呢?为了达成某个结果,我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不断地逼近它、包围它?

这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从行动中获取反馈,通过反馈调整方向,再通过新的行动获取反馈,一步步接近……通过这个过程,把期望结果发生的概率,不断地往上提升。

并没有天然的「确定性」,确定性这个东西,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行动,才能一步步逼近。

简单总结一下吧。

传统的「安全感」心态,是预设了会有一个「低耗能」的「稳定状态」,把这个状态叫做「安全」。

但是,高跟低是相对的。只要三条假设被打破,进入一个更高耗能的状态,从大脑的反应来讲,就是「失去安全感」。

这种失去安全感带来的焦虑,以及大脑在「预期低耗能」和「实际高耗能」之间的落差,就是带给我们种种负面情绪的源头。

所以,反过来,一个更好的心态是什么呢?是压根就不要去预设,存在着「低耗能」的「安全」。而是接受这一点:

我们也许一直要在一个「中等耗能」的状态里不断生存下去。这种耗能可能是会波动的,有时位于高峰 —— 往往就是我们去适应变化的阶段;有时位于低谷,也就是我们适应了变化之后的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大脑的预期和假设,让它变得更加可控。

基于这一点,再去不断训练认知灵活性,提高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

也即是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信任」这件事情?

1)我相信世界「整体上」是好的,我愿意去释放善意。

2)与此同时,通过充分的探索和接触去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透明度,增进了解。

3)一旦遭受挫折,就积极地调整自己,摒弃错误的策略,更换新的方向和策略。

简而言之:保持善良,保持灵活,保持适应。

这才是在这个高度不确定、无法预知的世界里,唯一能被我们攥在手里的,「安全」。

THE END

原标题:《生活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