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向大家再次推荐《觉醒年代》

曾于里
2021-03-22 16:08
来源:澎湃新闻

龙平平编剧,张永新执导,张桐、于和伟、侯京健等主演的《觉醒年代》,在上周末圆满落下帷幕,随即又在北京卫视黄金档二轮播出。这部剧高开高走,完结时豆瓣评分9.1分。

《觉醒年代》热度不低,但在视频网站上的播放数据值得更好。这是我们想向观众再做一次推荐的理由。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不仅没有观众刻板印象中的说教味,相反,它在确保思想性的同时,在美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张永新导演,令人深深折服。

《觉醒年代》海报

《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历史人物为主人公,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历史。它想要回答的是几个很宏大的议题:青年是如何成为时代先锋的?中国该往何处去?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何是历史的必然?

陈独秀(于和伟 饰)

 

李大钊(张桐 饰)

乍一看,这个故事就像是难度很高、限制很多的命题作文。相似主题的主旋律作品此前已经有过不少,推陈出新不易;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已盖棺定论,要挖掘出新的人物特点,挑战不小;该剧题材重大严肃,如何在确保主题不偏航的情形下找到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也相当困难。

毛泽东(侯京健 饰)

《觉醒年代》之所以一播出后就收获好评,在于它找到了一个鲜有人尝试过的破题角度——它是以文化/思想的层面切入历史的讲述。

时间回到一百年前,那是一个积贫积弱、磨难重重、风雨飘摇里的旧中国。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先是北洋军阀袁世凯镇压了南方的二次革命,坐上了大总统的位置;之后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推翻共和,自己当了土皇帝;再后来张勋又复辟……军阀与政客为了私利混战不断、国家撕裂、民不聊生,种种闹剧轮番上演,中国如堕迷雾中,不知该往何处去。

这时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的问题不仅是制度性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是思想与精神的问题。要救国,就得先启蒙,先开民智、启民心,再造中国人的思想,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

这就是《觉醒年代》剧名所指涉的:这是一个文化与思想启蒙的年代,这是一个觉醒的年代。

这也是《觉醒年代》文学性的首要来源。它的叙事主线,是《青年杂志》(第二卷更名为《新青年》)从创办到发展的一路经过,经由《新青年》串联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新青年》是如何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人汇聚起来的;《新青年》是如何影响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一代青年的;《新青年》又在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中发挥怎样举足轻重作用的……

《新青年》出版后广为传阅

观众丝毫察觉不到主旋律的枯燥或生硬,因为剧情的行进非常日常——就是一群文化人在办杂志,并因为这本杂志引发种种价值取向的分歧和争论。

剧中将新文化运动中发生了大小事都囊括在内,以及一些颇具趣味的掌故,比如刘半农、钱玄同的“双簧信”,辜鸿铭、林纾等复古派与新文化运动的“骂战”,等等。《觉醒年代》就像是一部现代文学史那样,生动有趣又引人入胜。

刘半农、钱玄同的“双簧信”

但它同时有着“史”的厚重,并紧扣历史的大“势”。经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文化路线的分歧,也寓示了他们之后政治路线的分歧;《新青年》并不是一本书斋中的杂志,它影响庙堂、学堂、乡野,也深刻介入1915年到1921年的种种历史的大事件中,无论是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还是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文化、思想启蒙虽是主线,但它扩展出多条副线,共同呈现出雄浑广阔的历史图景。

巴黎合约像一个导火索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

《觉醒年代》充沛的文学性的第二个体现,是它饱满动人的人物塑造。

观众对于剧中所指涉的许多历史人物,并不陌生;尤其是剧中两个戏份最吃重的角色陈独秀和李大钊,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很多了。观众熟悉的,是作为革命家、政治家的他们。《觉醒年代》在保留他们这一面的同时,还用了大量笔墨刻画作为一个普通丈夫、父亲以及独立个体的他们。

不夸张地说,《觉醒年代》里的陈独秀,几乎是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层次感。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他勇敢、尖锐、激情四射、无私无畏;但私下里的他,充满真性情,不拘小节、真诚洒脱,有相当可爱的一面;而作为一名父亲,他与两个儿子一度关系紧张,爱你在心口难开……再搭配上于和伟出神入化的演技,这个赤诚浪漫的革命家让整部剧都活泛起来。

为苍生痛哭的陈独秀

剧中对李大钊的家庭生活,也有了更多呈现,让他的伟大、无私更加可知可感。比如从日本留学多年回到河北农村老家,孩子们都认不出他来了,“儿童相见不相识”和妻子赵纫兰遮掩不住的惊喜,让我们看见一名革命者在家庭生活上的牺牲。而更催泪的一个桥段,是赵纫兰去北大给李大钊送饭,俩人说到对未来的期许,忍不住落泪,那是他们知道:革命就一定有牺牲,而他们都做好牺牲的准备。夫妻的这一世恩情、所有的承诺,也许都报答不了,践行不了。

李大钊与妻子赵纫兰诉衷肠

他们都做好牺牲自我的准备

《觉醒年代》充沛的文学性,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来源,即它高级又杰出的艺术表现力。从镜头调度到意象使用,不仅充满“电影感”,更有深刻的隐喻和丰富的阐释空间。

比如张勋复辟时,浩浩荡荡辫子军进京,人群中一个盲人欢腾地拉着二胡,他旁边的小女孩哭泣,传递出的是当时的时代氛围:盲目且绝望。

盲目与绝望

毛泽东的出场,那一段雨中长沙街头的蒙太奇,也是彼时中国的缩影。混乱的街道,横行的军阀,卖儿鬻女的贫苦百姓,坐在豪车里吃三明治的富家少爷……毛泽东步履坚定地向前奔走,充分诠释了“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毛泽东出场

鲁迅先生的出场,同样充满文学设计。街头正上演了小说《药》的一幕:菜市口斩首示众,无知百姓一哄而上给官兵塞钱,手捧沾染鲜血的馒头要给孩子治病……乱哄哄的场景里,有人安静在角落里看报。镜头从他的背部扫到他的正脸——那是鲁迅。

鲁迅登场

《觉醒年代》中不少场景的镜头语言,完全是“诗化”了。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剧作里,如此密集使用,又运用地熨帖高级,也几乎是绝无仅有了。

“诗化”,还体现在《觉醒年代》的意象使用,也是到了让人拍案叫绝的程度。蚂蚁、骆驼、车辙、长城等意象反复出现,它们在剧中“延宕”,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蕴和指涉,是创作者对历史的深沉表达,也有强烈的作者色彩。

第1、5、35集出现的“蚂蚁”,指涉不同

剧中所有“诗化”镜头里,最让人难忘的,是1919年12月,陈独秀送别自己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到法国留学。本以为就是常见的感伤告别戏,但《觉醒年代》精心设计的镜头,让观众猝不及防泪奔。

两个年轻人昂首阔步往前走,突然响起脚链声,蒙太奇平行剪辑的,是1927年7月、1928年6月,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看守所,被打得遍体鳞伤的陈延年、陈乔年戴上手铐脚链往前走的脚步……

同样的脚步

镜头又回到1919年离别的这一刻。两个少年回头,他们的脸是那样干净、纯洁、甚至是稚气未脱。一个蒙太奇切换,监狱里被杀害前的少年回头,他们露出微笑,干净、无畏、视死如归。

一样的回眸

《觉醒年代》讲述的是截至1921年的历史,它以这样的形式向观众揭示了1927年、1928年时陈延年、陈乔年的结局。如果是其他剧中,可能一句字幕就简单交代。有这么几组镜头,《觉醒年代》真的可以封神了。它呼应了主题并升华了主题:谁唤醒了那个蒙昧的年代?一代人的信仰,一代人的赤诚,一代人的热血,一代人的无悔牺牲。

《觉醒年代》也最终将其主旋律表达抵达年轻观众。今日的年轻人,已过上了先烈们念兹在兹的新生活。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惟愿新一代年轻人始终不忘,“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