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朱晶:农业“走出去”,建议加大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

澎湃新闻记者 王奕澄
2021-03-11 10:05
来源:澎湃新闻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农业“走出去”的最大瓶颈,阻碍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更高水平发展。

如何推进农业“走出去”,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认为,首要就是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农业人才的培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朱晶代表处了解到,2018年,国家信息中心分析显示,当前我国农业“走出去”仍然缺乏熟悉国际化经营、国际经贸知识以及外语的综合性人才。高达38.5%的农业企业认为阻碍“走出去”的最大难题是人才问题。

与国内企业相比,“走出去”的农业企业对人才要求更高,需要既了解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涉农企业管理特点,又熟悉国际经贸规则、通晓东道国语言文化、了解政策法规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目前,涉农高校毕业生是农业企业“走出去”最主要的人才供给来源。“虽然很多涉农高校都有农业对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愿景和目标,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朱晶说。

比如,缺乏专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原有课程体系难以打破,跨学科知识融合度不高。

此外,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薄弱。从学校来看,校内导师大多缺乏实际经验,对校外实践课题和工作内容不熟悉,难以针对农业对外合作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有效指导。而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机制缺失,往往易导致实践环节会流于形式,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成长所必需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难以达成。

此外,对外涉农企业等相关公开信息数据和科研资源匮乏,影响该领域科研和论文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朱晶建议,要构建适应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涉农高校学科融合性课程的建设。

要加大涉农企业专项研究投入。朱晶认为,可以依托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农业企业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制定出台科研数据管理政策。

推进涉农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朱晶建议,要改革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深入行业、企业,加强涉农高校与对外涉农企业之间的实质性交流,提升复合型对外农业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

“依托涉农高校优势学科,开展高层次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试点。”朱晶建议,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加大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推进力度。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