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一尊菩萨造像?
原创 南丁 博物馆丨看展览

《诸佛菩萨圣像唐卡》,现藏故宫博物院
提起菩萨大家都耳熟能详,毕竟大多数人的回忆都有《西游记》里观音菩萨的影子。可是,这菩萨还有假扮的,比如在电视剧《新西游记》里,就有妖精假扮成菩萨,被猴哥的火眼金睛一眼识破,但是唐僧、八戒、沙僧等人却深信不疑。

图片来源于青州博物馆
我们虽然没有火眼金睛,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认识菩萨,比如手印。手印主要有五种,分别是禅定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和触地印。
禅定印
禅定印是最典型的手印,双手在腹部平伸,一手叠加在另一只手上,掌心朝上,两手大拇指相触。
结禅定印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快速放空大脑、进入禅思。

青瓷禅定佛,现藏故宫博物院
“过去诸佛同修此法。得禅定解脱神通。每以此法供养。得见十方诸佛了然目前。”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最早是佛祖释迦牟尼参悟禅机时候所创,和伟大的牛顿爵士在“苹果树”下领悟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佛祖在菩提树想到父亲,领悟了禅定印。
禅定印有"二手巧叠表示生佛不二之文"之意,换句话说就是众生平等。
说法印
说法印顾名思义是在说法时用的手印,说法印又有用法轮(原本是印度的一种武器,后来指代佛教中的佛法)消除烦恼的意思。
“作说法印……即想菩萨从头至足。身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色遍满法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半托迦尊者唐卡》,现藏故宫博物院
半托迦尊者左手结说法印
“轮具二义,一旋转义,二摧辗义,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法轮亦尔,坏烦恼怨,安住谛理。”
——《止观辅行传弘决》
一手朝上,食指和无名指相捻,另一手平伸,拇指与中指,拇指与中指相捻,其余手指自然舒展。
无畏印
大家有没有走夜路的时候,非常害怕的体验,悄悄告诉你一个方法,把你的右手抬起来,四指向上微曲,拇指自然延伸,掌心微微向外,另一手自然平伸。
这就是佛教的无畏印,结了无畏印后,“妖魔不敢附我身 ”,咳咳,说好的建国之后不能成精呢!
“无畏印,如持世间大王印。随所至处得无畏故。“
——《宗镜录》

《霍黑造石双佛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右佛右手施无畏印
不过,无畏印的手势和中国传统武术中的虚步拨掌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是遇上危险,可以把手快速挥出,打击对方的颈部。
不过菩萨结无畏印除了可以减少恐惧之外,还可以让众生心生安定,无所畏怖。从更高的层面讲,还有普渡众生的作用,划重点,以后要考。
与愿印
说到菩萨,人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许下宏愿,想要解除世间众生的一切苦难。每当菩萨要帮助众生时,就会结与愿印。
“第三结施诸愿印,舒右五指仰掌,想从五指间雨如意宝珠,众生一切诸乐皆令圆满,是印名为能令圆满一切众生所爱乐印。”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张茂仁造石阿弥陀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阿弥陀手施无畏印和与愿印
所以与愿印又有满愿印和施愿印的称呼,手掌向下,手指自然下垂,掌心向外,有一种流动的感觉,佛家称之为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
“与愿手,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
——《大日经疏》
与愿印常常与其他手印混用,比如禅定印,右手结施无畏印、左手结禅定印。
触地印
触地印是乔达摩‧悉达多变成佛祖释迦牟尼时结的印,像许多玄幻小说里的成为圣人需要见证,他就是让大地(地神)见证自己是如何证道的。
据志磐在《佛祖统纪》里的记载,佛祖证道时,诸魔威逼利诱佛祖,“魔王复遣三女。白菩萨言。仁者至德。愿侍左右。……诸恶类形围绕菩萨。四方烟起四海涌沸。是诸魔众各尽威力。角目切齿横飞乱掷。菩萨观之如童子戏。”

《铜鎏金阿閦佛坐像》 故宫博物院
阿閦佛右手结触地印
在经受考验后,佛祖证道成功,右手下垂在膝前,掌心向内,让大地证明自己已经成道。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妖精假扮成菩萨,可不是仅仅靠接个手印那么简单的,那大家知道菩萨身上穿的“工作装”有什么讲究吗?
头光
头光和背光都是反映自己的境界的,头光是表现在脑袋后的光圈,背光是表现在背后的光圈。

金刚手菩萨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菩萨作为次高果位,仅有头光,只有最高果位的佛陀才在头光的基础上有背光!
头光上可以绘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在上面的菩萨造像里,头光就有内圈和外圈之分,外圈用传统纹样装饰。
发髻
古人会把头发梳在一起,然后把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

铜菩萨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菩萨一般就把头发盘在头顶,细心的小伙伴有没有想起佛陀头顶上的“肉瘤”,“肉瘤”就是肉髻,因骨肉隆起,其形如髻,故称肉髻,乃尊贵之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
化佛
佛有三身,分别是法身、报身和化身。从清净法身示现圆满报身,从报身示现化身,化身就可以是化佛。观音菩萨头顶上就有一尊化佛,是观音菩萨的老师阿弥陀佛。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观音菩萨修行的时候,常常想到自己的老师,所以阿弥陀佛的化身就经常呆在观音菩萨的头顶。
宝冠
宝冠是菩萨头上戴着的服饰,是用宝物装饰的冠,上文说到古人留长发,这里的宝冠就相当于发箍、发卡,除了有约束头发的功能,还有可以通过宝冠的形质样式起到装饰效果。

邸广寿造石思惟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宝冠,菩萨之主要首服,敦煌历代诸窟中的菩萨及诸天圣众,均束髻头顶,余发披肩,头戴宝冠。所谓宝冠,即以七宝镶成之冠。”
——《敦煌大辞典》
项圈
项圈就是戴在脖子上的饰品,一般用金、银、铜等等金属制作,也有用一大块玉雕刻的,还可以在上面用宝石点缀。

犀角雕桃花座菩萨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除了菩萨会戴,百姓也会戴,像小时候给孩子戴的“长命锁”,就有祛灾去邪,“锁”住生命的寓意。
臂饰
臂饰最早是为了保护手臂,后来,演变成饰品,也有彰显身份的内涵。可以用珠宝翡翠和金银制作,一般和钏一起使用。

法海寺明代壁画水月观音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璎珞
璎珞由世间众宝所成,各种珍贵的宝石和金子像不要钱一样的往上放,那为什么主张摒弃世间荣华富贵的菩萨,会打扮的如此庄严、华丽呢?
“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珍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
——《妙法莲华经》
当时的古代印度就流行带璎珞。下至凡夫俗子,“首冠花鬘,身佩璎珞”,上至王公大臣,“服玩良异,花鬘宝冠,以为首饰;环钏璎珞,而作身佩。”据《佛所行赞》记载,佛祖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是“璎珞庄严身”。

德化窑观音菩萨坐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大方等大集经》记载了菩萨的“四种璎珞庄严”:
1.戒璎珞庄严
2.三昧璎珞庄严
3.智慧璎珞庄严
4.陀罗尼璎珞庄严
所以菩萨的造像就模仿佛祖,璎珞遍身。说是璎珞,其实是两个东西,戴在脖子上的叫“璎”,戴在身上的叫“珞”,合在一起才叫璎珞。
天衣
天衣是佛教里诸天穿的衣服,所以叫天衣,十分轻薄、柔软。

石造像碑,现藏故宫博物院
腕钏【chuàn】
钏是从镯子发展出来的,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戴在手腕上的叫镯子,戴在手腕上去一点的才叫钏。
“环臂谓之钏。”
——《通俗文》

铜鎏金金刚萨埵坐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腕钏可以用金、银、玉等制作,主要是用来表现手部线条的柔和丰韵,起到装饰效果。
裳裙
裳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裙子,由于菩萨造像在唐代以后基本就没有男性的特征了(唐代以前的菩萨还有胡子,没想到吧),所以菩萨的裳裙有一种女性的柔美,可以调和佛教说法时的庄严肃穆。

王起同造石观音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庄严自身,令极殊绝。”
——《菩萨本行经》
莲瓣
莲花是佛教八宝之一,上文说到的法轮也是其中之一,周敦颐就写过《爱莲说》来歌颂莲花的高洁,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梵铜狮吼观音菩萨,现藏故宫博物院
莲花除了象征典雅,有真、善、美的涵义外,佛祖诞生之时脚踩莲花出世也为莲花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
台座
台座就是安置佛像的底座,最常见的台座有十多种种,像金刚座、莲花座、狮座、象座、孔雀座、谛听座、荷叶座、蒲团座、磐石座、云座、牛座、鹅座和猪座。

邸金龙造石思惟像,现藏故宫博物院
是的,你没看错,确实有坐在猪身上的,摩利支天就骑在野猪上,或是用七头野猪拖的车上。
原标题:《如何认识一尊菩萨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