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保护 | 它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远销海外

2021-03-04 14:18
北京

1915年,欧洲大陆充斥着纷飞的战火和无尽的伤亡,而在大西洋的彼岸,旧金山正在筹备一场空前的世界盛会。

这次盛会,是美国为了纪念巴拿马运河开凿成功、纪念太平洋发现400年,并以此促进产业勃兴和贸易增进而举办的,所以被称为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美国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次世界级盛会,参赛国家多达31个,展品20多万件,总参观人数超过了1800万,开创了世界历史上博览会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先河。

那时,美国是西方最早承认北京袁世凯政府的,所以中国也在此次盛会的受邀之列。

01

中国第一次万国博览会之旅:失落与惊喜并存

这是中国作为国际博览会的初次参展者,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公开露面。况且,回顾清末赴洋赛会种种失败遭遇和民族耻辱,中国想扳回一局的心是很坚定的。

所以,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参赛物品,上到工矿企业,下到普通农民,涉及19个省,最终征集参赛品10多万件,数量几乎占据总参赛品的二分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在这次展会上露脸,中国更多的还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在国际层面观摩学习,更多地了解国际贸易信息,为未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打好基础。

所以为了这次展会,准备期就达两年。

付出就有回报,中国展品最终获得各种大奖74项,金牌、银牌、铜牌、名誉奖章、奖状等共1211枚,其中金牌奖258枚,在整个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

不过,尽管中国成绩斐然,事实上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在制作业、电气和化工类的展品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就连以丝绸、茶叶、瓷器等这些令中国曾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品类都频频受挫。

比如茶叶,尽管品质优良,但印度的红茶和日本的绿茶因由机器制造,色香兼美,规格整齐,一时间抢了中国茶叶的风头。

还有机器制造的意大利丝和日本丝,其光泽、洁白度、弹力也远超过中国产品,这不禁令中国的丝绸也略显黯然。

就连令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瓷器,都因为日本善于“中西结合”而吊足了世人的胃口,对于多仿古传承而少创新的中国来说,这又是一次“内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引以为傲的几大类展品并没有拿到预想的成绩,但总成绩却很好,肯定是意外之喜很多,比如获得金奖的山西汾酒,茅台酒在当时也仅仅是获得了银奖而已。

在诸多奖项中,除了山西汾酒,还有一个小物件同样突出重围,斩获了金质奖章,它就是一锭名为《地球墨》的徽墨。

虽然相比于江西磁器、浙江美术画扇、广东雕刻木器、直隶省雕漆器等,徽墨看上去确实有些不太显眼。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件小众的物件成功地将日本工业制品比了下去。

02

徽墨制作有世家

虽然墨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的普及率看似不及纸笔,但它在中华文明中却是极具重量级的存在: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良驹难求,佳墨亦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黑色颜料的使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唐末,徽墨前身的创始人因为战乱从河北易州辗转来到歙州,其墨因“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而受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后歙州更名为徽州,徽墨自此成名。

宋代重文治,全国各地书院林立,又一个文化高潮使徽墨在达官显贵和名门望族中声名鹊起,徽墨迅速风靡南宋都城临安,“徽墨”也成了墨的代名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代是徽墨的鼎盛时期,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徽墨名家相继崛起。

而荣获首届万国金奖的那锭《地球墨》便是出自胡开文,而四家中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只有胡开文一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生产出了徽墨史上令人称道的墨品,创造出了中国工艺史上的奇迹,但事实上胡开文墨店曾经只是休宁齐宁街深处的一间小店,不起眼,甚至有些寒伧。

但就是这样一间小店,却能从清代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由绩溪人胡天注创始以来,传承了200多年的历史,更独占一时之秀。

到了第三代继承者胡贞观掌持墨店时,竟有资本20万银元、100余工匠,年产高级墨300担。这时的胡开文墨店已是徽州墨业的“霸主”。

道光以后,胡开文墨店名声大振,许多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皆在该店制作自用墨,如曾国藩的“求阙斋”、李鸿章的“封爵铭”、张謇的“季直之墨”、梁启超的“任公临池墨”、杜月笙的“风高孟尝”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徽墨市场的扩大,徽墨逐渐作为一种艺术品和礼品,其时深受政要名流的嗜好,代表着儒家的风采和名片,起着特殊的“外交”作用。

胡开文墨店之所以卓立于世,最核心的就是墨的质量,而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原材料的好坏。

为创出高质量产品,胡天注父子挑选旧墨模中之精品,不惜巨资购买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制墨,还在黟县渔亭办了一爿正太烟房,利用渔亭一带丰富的优质松木精炼松烟,这就为优质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证。

此外,胡天注改革配方,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标准,终于生产出一批墨质极佳的著名珍品,如“苍佩室墨”“千秋光”“乌金”等,他所制作的“集锦墨”则长期当作贡品送入宫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真正让他成为一代药墨宗师的是他创制的“八宝五胆药墨”。他以熊胆、蛇胆、青鱼胆、牛胆、猪胆等,和入水牛角、羚羊角、蟾酥、珍珠、牛黄、麝香、朱砂等8种珍贵药材入墨,制成了凉血止血的八宝五胆药墨,治疗阳症有奇效。

胡氏父子的匠心造就了徽墨的辉煌,而手工制作徽墨的古法同样是经过千年传承下来的技艺:以松烟和油烟为主要原料,配以动物胶脂、中药材和香料等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经久不褪。

03

人磨墨,墨磨人

在徽墨的制作中,从原材料到墨模雕刻,从制墨到成品是一整套工艺,炼烟、和胶、杵捣、成型、晾墨、锉边、洗水、填金、装潢等数道工序,每个细节都有极为严苛的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墨模是制墨的根本,俗称“墨范和墨印”,是一种集书法、绘画、金石、雕刻等技艺的艺术。

制墨的松烟也很讲究,要选油脂丰富的上好老松树。在一间完全封闭的高温烟房里,点起一盏盏桐油灯,上面覆盖一只只大大的瓷碗,袅袅飞烟把罩盖碗熏得墨黑,沉淀起一层薄薄的粉末,匠人在高温烟房中不停地拨灯芯、添油和扫烟。

旧时是在依山而建的窟内用火烧,火候和窟体的温度极其重要,火太旺就会把烟烧成灰,剩下的又变成炭。只有适时掌握好这些技术,才能烧成上等的松烟。

“烟房点烟实难熬,赤身喘气入阴槽。熬尽灯油沥尽胆,留取乌金千秋照”说的就是炼烟的不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选上好的松烟,经下水漂洗后,要存放两年以上,使其退火,这样的烟才能制成质量上乘的墨。

有了上好的烟,还需有好胶。好胶有一定的透明性,呈老黄色,最常用的就是猪骨头、牛骨头熬的胶油,最高级的油烟墨里放的是阿胶,还有丁香、麝香、冰片、熊胆、蛇胆、黄金粉、金珠粉等珍贵药材,真正是“一两徽墨一两金”。

具备了上述条件后,再按不同材料的不同比例和成墨所需的墨料,而这一步便是各家制墨的不传之秘。和成后的墨料必须蒸透,经过千锤打坯,精制成墨。再苦再累也不可少砸一锤,以保证墨的黏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刚做出的墨要在专门的晾墨房中凉放少则数月,多则半年以上。晾墨房中风不能吹,光不能晒,火不能烤,还要恒温恒湿。这个阴晾的过程极为漫长,必须让墨条中的水分缓慢而自然地散发出去。

在完成了漫长的阴晾以后,要给墨块描金。按照墨锭上的图案和字,用颜料进行描画、填彩,为的是增加墨锭外观的美感。

至此,历经一系列繁复的工序,一锭徽墨终成。苏东坡用凝练的诗句将徽墨的起源、技法和特点描绘得清晰透彻:老松烧尽结轻化,妙法从来北李家,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鬓发堕寒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手工制墨工序复杂,没有捷径可走,亦如人生。一锭好墨,真正检验它效果的只有漫长的时间,每一块质量上乘的徽墨都承载着制墨匠人执着的人生历练。

由物造到物道,徽墨这个东西承载了中国人的匠心还有家族手艺的传承,无怪乎能够在一堆工业品中脱颖而出。

直到今天,墨色依然是中华民族最具象征意义的元素之一,键盘敲出的“中国”固然便携高效,但终不及书写出的“中国”更掷地有声。

回首百年前,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是一次人与物、商品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大规模的国际交流活动,而徽墨代表的也绝不仅仅是它繁杂精细的制作工艺。

彼时,清王朝虽已灭亡,但中国并没有摆脱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禁锢。这锭《地球墨》它代表的是一种认知世界、与世界交流的渴望,是一种引领中国有识之士走出国门、认识世界力量的超前意识,更是中国人一段渴望自强的情感。

王雯

原标题:《它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远销海外却在国内面临失传...》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