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存高远

2021-03-05 13:28
孟加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全人类又有共同的追求。追求,有远近大小之分。长远的、伟大的、崇高的追求,就是理想。诸葛亮所谓“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就是理想。当存高远,应该树立高尚远大的理想。高远的理想是什么呢?研究发现,不论什么时代,什么阶级,什么民族,最高最远的理想都是相似或相近的,甚至是相通的。任何一种追求,如果只能使一部分人生活得幸福,而使另一部分人生活得悲惨,那么,这种追求就不是高尚的。最高尚的理想应该使人类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孔子先提出仁的思想,从爱亲推出爱人,博爱全人类。儒家在《礼记·礼运》中提出大同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要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幸福的生活。儒家称这种社会是大同。大同理想是中国古代的最高理想,有时也称为太平世界。这种理想社会虽然不能实现,但是,在理想的引导下,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向文明方向发展。直到近代,康有为撰写《大同书》,孙中山题“天下为公”,应该说都受到大同理想的影响。

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是“解放全人类”,也是包括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都从压迫和剥削下解放出来,过上幸福的生活。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成员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这种社会与大同理想有很多相通之处,可谓大同小异。

如果我们有了高尚远大的理想,那么,我们考虑任何问题时,就会解放思想,较少片面性、局限性,就能比较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一切事物。 一般地说,要充分了解世界历史,才能逐渐树立这种观念。如果不了解世界,只知道中国,或只知道某一地区的情况,就容易产生地理空间的局限性。所谓井底之蛙,所见之天只有井口大。如果不了解历史,只知道今天的现实,也就容易产生时间上的局限性,所谓夏虫不知冰。有这些局限性,就很难树立最高尚的理想。

志存高远,精神境界就高,就能从容对待突发事件,恰当处理复杂矛盾,适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加以实施,取得实际效果。这是追求的目标,它鼓励人们走向文明进步。崇高目标的价值在于前进方向与追求过程,不在于是否能实现。

文章摘自《中国哲学通识课》

作者:周桂钿

定价:58元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