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一座城——上海故事从这里开始
坐在河边
看日升日落
我老了
苏州河的歌
依然那样年轻
——王雪芳《阅读苏州河》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17/123/588.jpg)
再没有哪一条河流像苏州河这样,
与上海如此亲近,密不可分。
溯流而上,
从外白渡桥至外环线,
苏州河途经黄浦、虹口、静安、普陀、长宁、嘉定6个区。
蜿蜒绵长的河水,
在上海腹地流淌出一道温柔的生命印记,
城市空间就这样沿着河堤两岸,
密密生长。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17/123/599.jpg)
相较于黄浦江的宽阔浩荡,苏州河显得朴素平凡,两岸夹杂着弄堂亭子间的家长里短。其实,历史上的苏州河也有过波澜壮阔的时候,那时的她还叫吴淞江,古人无数次在莼鲈之思中念及的地方。
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就在她的身畔孕生——唐天宝年间逐渐兴盛的青龙镇,是上海的城市起点;下游近海处被称为“沪渎”,则是上海城市简称的命名来源。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17/123/600.jpg)
1870年前后的苏州河黄浦江口 (资料图)。
吴淞江河道曲而多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称其“古江蟠曲如龙形”。因河沙淤积,她渐渐成为了黄浦江的支流。不过,近代上海依然在苏州河的两岸起兴。
1848年的法文上海地图中,将她同时标注了“Woosung”与“Soochow”——原来,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知道从这条河可以行船至苏州,便叫她“通往苏州的小河”。1848年,上海道台麟桂与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签定扩大英租界协议时,第一次在正式文本中将吴淞江上海段称为苏州河,一直沿用至今。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17/123/602.jpg)
这幅1848年法文上海地图中,苏州河同时标注了“Woosung Soochow”的字样(资料图)。
这个充满海派特色的新名字,苏州河并未适应不良。她早已不是自然空间上的河流,更被赋予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百年前的建筑今天仍矗立两岸:被迫通商的惘然,半殖民地的屈辱,十里洋场的迷离,河畔浴血的壮烈,迎接黎明的喜悦……苏州河的悠悠柔波,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脉搏。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17/123/605.jpg)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最早的面粉、纺织、化工等民族工业在这里起步。工厂多了,人员密集,阵痛也随之而来。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中,黑臭污染让上海人深恶痛绝。
苏州河两岸有过“远东第一公寓”,也曾塞进了“三湾一弄”棚户区。而河里没有鱼了,只有“突突”的小火轮穿梭来往。瓜果蔬菜、水泥石子、垃圾粪便,都在汽笛声声中装卸。1978年前后,苏州河鱼虾绝迹、路人掩鼻,甚至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界处还形成了一道明显颜色“分界线”:黄浦江水是黄的,苏州河水是黑的。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17/123/608.jpg)
20世纪20年代苏州河影像,现大致梦清园河段。可见两岸可见工厂码头仓库众多(资料图)。
然而,即使在苏州河因污染而蒙尘时,人们心底深处仍然怀着一丝对母亲河的眷恋。
这份感情在文学作品里留存下来,比如上海“爷叔”金宇澄在《繁花》里所写的:“经过了苏州河,烟囱高矗入云,路人黑瘦,到中山北路,香料厂气味冲鼻,氧化铁颜料厂红尘滚滚……沿途所见,全部算上海。”水像酱油,但偏偏“温良稳重,有一种亲切感”。
更多带着温度的画面,印刻在每个老上海人的记忆中。有人在途经路上“苦中作乐”,猜测今天的河水泛起什么金属色泽,会不会有茅盾在《子夜》开头时所写的那样:“苏州河的浊水幻成了金绿色,轻轻地,悄悄地,向西流去。”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17/123/609.jpg)
中国第一家制造整套棉纺织机器的专业工厂大隆机器厂。图为该厂迁至苏州河畔光复西路后的全厂面貌(资料图)。
也有人怨声载道地离开。不过昔日的“逃离”,让今天的“走近”更有意义。
1996年6月5日,新民晚报头版刊登《齐心协力让苏州河换新颜 市区段沿岸5区今立“军令状”》,记录下百姓翘首以待的那一刻——上海启动苏州河综合整治。经过多年努力,母亲河终于水清岸绿、鸟语花香。
年轻人肯定没有了“黑如墨,臭如粪”的昔日印象。而在苏州河南岸、江宁路桥东侧,一个三面环水的环保主题公园纪念了这场工程。它叫“梦清园”,意思是“让苏州河变清,是上海几代人的愿望与梦想”,是苏州河综合治理成果的缩影。
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滨水岸线已基本实现贯通。这条美好的母亲河,不仅承载着悠远乡愁与文化记忆,更将演绎人民城市的新时代新传奇。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17/123/610.jpg)
历经千年岁月,见证百年沧桑,重又焕发新生……也许走通苏州河后,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上海。诚如作家程乃珊所述:“苏州河,上海故事从这里开始。”
来源:新民晚报
原标题:《一条河,一座城——上海故事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