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相册⑪|父母爱情:从一副蛤蟆镜开启的“远程相亲”故事

李闻莺
2021-02-19 07:40
来源:澎湃新闻

李闻莺,媒体记者、编辑:

1982年初夏,山西小城侯马和省城太原,两个相隔300多公里的青年男女经人介绍开始初步接触。

女孩叫菊,22岁,成长于一个大家庭,七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小伙叫荣,在家里担任着“大哥”角色,30岁还未婚,在当时算得上“大龄男青年”。

起初只是书信往来,为了知道对方模样,他们互寄照片。菊寄了张一寸照,照片中她戴墨镜,穿高领毛衣、留着轻烫过的俏皮短发。

1979年,菊19岁,3年后她特意选了这张自己觉得好看且时髦的照片寄去相亲。

这张照片拍摄于他俩最初接触的三年前,1979年,也就是菊19岁的时候。

那时她不仅时髦,还相当有主见,迟迟不肯答应长辈此前看好的婚事。20岁时,她干了件惊世骇俗的大事儿——逃婚。一个多月后父亲才在外省把女儿找回,狠狠一巴掌后,“包办婚姻”就此泡汤。

1970年春节,外公一家人。左起:二舅、妈妈,外婆、外公、大姨、大舅。前排婴儿为三舅,两个小姨当时还未出生。

女孩到底想嫁一个怎样的人?20岁出头的菊也不是很明确。她希望对方聪明、正直、能聊得来,长相顺眼……朦朦胧胧的“标准”背后,还有青春期的逃婚“后遗症”——尽早离开家,越远越好。

于是,远在省城、有正式工作的荣,成为菊可考虑的选项。没想到,照片寄过去,对方一本正经地来信说,看不清,请她再寄一张。

其实,荣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而立之年的他,不善言辞,家境清寒,前女友为此与之分手。经历了上一段恋情的失意,看到照片中戴着大墨镜、比自己小很多的姑娘,他担心对方是个“小太妹”,一时还不能收心谈婚论嫁。

左为菊寄给荣的第二张照片。右为荣寄给菊的第一张照片。

好在第二张照片让他打消不少顾虑。照片中的女孩眉眼清秀,烫发已然盖住耳朵,透出几分温婉。此时菊也收到了荣的照片,浓眉毛、深眼窝,西装笔挺,看得出有认真对待这次“远程相亲”。

书信往来两个月后,七月酷暑时节,荣乘绿皮火车从太原前往侯马。硬座票五六元一张,车程9个多小时,和现在的高铁2小时相比堪称漫长。首次线下见面,两人互有好感、沟通顺畅、三观相近,于是继续相处。

上世纪80年代早期流行的“彩照”。

之后半年多,异地恋的菊和荣书信频繁,短则三四天一封,长则一周左右。他们也前往对方所在的城市,太原的五一广场、迎泽公园和晋祠是那个年代的“约会打卡圣地”。

1982年11月,菊去太原看望荣,拍摄于五一广场旁的省博物馆门前。

1983年春节期间,正月初八,菊和荣结婚了。当年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荣经济条件有限,买了手表和自行车,另外还有几件给女方的新衣服以及三百块钱彩礼,加起来八九百元。这已接近荣两年工资收入的全部。

婚纱照是婚礼后才拍的。当年拍1寸照收费3角,2寸照收费5角,拍一次婚纱照大概几块钱。照相馆提供了婚纱,没有化妆,也没人指导怎么摆造型,一上午搞定,几十年后再看效果却是料想不到的好。

1983年3月,菊和荣的婚纱照。

1983年3月,菊和荣的婚纱照。

婚后又过了两年,菊才解决了工作调动,正式定居太原。在此期间他们的女儿出生,两人合影很快变成了三人家庭照。

1984年9月,爸妈与我。

家庭新成员自然是我。大概七八岁起,我的外公、也就是曾经那个企图决定女儿婚姻的严父,总是津津乐道那场逃婚风波:“论胆量和主见,你可比不上你妈……”老人充满赞赏的语气,仿佛从来没有扬起过愤怒的一巴掌。

1986年9月,菊拍摄于太原迎泽公园。

我的妈妈,当年那个有些叛逆的菊,早已和她的父亲和解。

这段由她自主选择的婚姻,也经历过偶尔的争吵、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艰辛,现在看来像是岁月打磨过的闪闪发亮的宝石。男女主人公都深信做了最正确的决定,以至于多年后还能历久弥新、彼此庆幸。

1988年春节,在奶奶家的小院家庭合影。前排最中间老人是太奶奶,两侧为爷爷奶奶。

【后记】

2021年的春节,因新冠疫情,政府号召大家尽可能就地过年。我们对家的思念,却只增不减。

澎湃新闻/视界征集家庭相册中的老照片,请你说一说照片背后难忘的故事。对于老照片的凝望,像是对于自我乃至整个家族过往的一次审视,与过去的点滴联通,那些故事也在不知不觉中构成了我们曾经存在过的佐证。给予我们短暂的慰藉,也提供这一年继续前行的电力。

从南到北,自东向西,一个个鲜活的家庭故事,也承载着生动的年代记忆,愿以此著一本时代的家庭相册。

 

    责任编辑:梁嫣佳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