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严打医院“傍名牌”

2021-02-07 17:00
来源:澎湃新闻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通知,要求开展坚决清理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行动,逐一核查在名称中使用“协和”“华山”“同济”“华西”“湘雅”“齐鲁”“同仁”等知名医院字号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含企业、个体工商户),严厉惩处扰乱医疗市场秩序违法行为。 

近些年来,医院“傍名牌”泛滥,已成医疗市场的一大顽症。一些民营企业,打着协和、同济、华山等知名医院的名义,在一些地方开设“山寨医院”,一些“山寨医院”从LOGO设计、医院装修到医护人员着装等等,都与那些知名医院高度相仿。有媒体查询工商资料发现,国内包含“协和医院”“同济医院”“华西医院”的企业数量分别为高达2122家、926家、828家。

“协和遍全国,同济通神州”的乱象,不仅扰乱了医疗市场秩序,侵犯了许多知名医院正当权益,更给广大患者造成困扰和伤害。这些山寨医院的医疗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收费很不规范。由此导致一些患者误把李鬼当李逵,花了许多冤枉钱,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患者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严厉打击“傍名牌”,对山寨医院进行整顿和治理,势在必行。此次,市场监管总局的通知,积极回应了社会的期待。对于衍生的虚假广告、欺骗患者、治疗不规范等问题,也要求一并纳入治理。这样的重拳出击和铁腕姿态,是之前罕见的。

对山寨医院高压打击,对违法企业严惩到底,当然是必须的。不过也要看到,要从根本上遏制医院“傍名牌”,更需要建立长效的治理机制。

其实,对于医院“傍名牌”,法律早就明文禁止。2017年出台《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含有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内容和文字。”《反不正当竞争法》同样有类似条款。换言之,如果严格依法,类似山寨医院,根本过不了审核关。

然而,一些地方却对“傍名牌”行为熟视无睹,让山寨医院通过审批,获得合法身份。有的山寨医院,竟然成了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受到重点保护。这其中到底只是工作疏失,还是暗藏猫腻?此外,一些山寨医院多年来屡屡遭到患者投诉,为何却一直屹立不倒?

“山寨医院”属于民办非企业,其登记、名称核准等手续办理在市场监管、民政、卫健委等部门均有交叉,这种“九龙治水”的局面,也给“山寨医院”的监管和治理,造成很大掣肘。在司法实践中,知名医院向“傍名牌”说不,开展法律维权,也往往遇到举证难、成本高、赔偿额低、侵权判断标准不一等困境。

显而易见,“山寨医院”的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于“山寨医院”背后的监管松弛、审批不规范、部门交叉管理、违法成本偏低等一系列问题,也要加以正视,拿出更多有的放矢的举措。在整顿和规范存量市场的同时,深入源头治理,把监管篱笆进一步扎紧,方能对山寨医院釜底抽薪。

    责任编辑:程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