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森林动物园疫情亏损3000万登上热搜 网友出手了,于是……
1月26日,媒体发出一篇《孤独矗立的动物园》在朋友圈刷屏,随即一则“知名动物园亏损3000万”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很多网民的关注。
事件中的动物园——江苏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亏损了3000多万元,占往年收入的40%,员工也流失了20多人。
作为一家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动物园,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近日迎来了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游园量。刚刚过去的周六,约1.7万余人走进动物园表示支持。与此同时,很多网友还通过“动物爱心认养活动”加以支持,咨询量和认养量爆棚。
一篇文章发出之后,引发了如此多的公众关注,进而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支持行动,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但在科普作家、动物园爱好者花蚀看来,这不只是一篇文章的力量,而是红山动物园这些年来的改变、整个行业乃至大环境的衬托,以及公众理念的逐步转变带来的。

南京动物园的大象是国内第一只享受“美甲”服务的大象。
动物园收入受损,网友纡困解难“花样”支持
2020年上半年,闭园51天,收入归零,损失达到2000多万元。
2020年3月23日重新开放以来,在全体员工的呼吁和努力下,动物园客流量有所回升,恢复到了往年八成水平。
但因为疫情冲击,再加上红山森林动物园是全国省会城市动物园中唯一一家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收入80%以上来自门票,去年一共亏损了3000多万元。
……
这些南京红山动物园遭遇的困境,通过媒体对园长沈志军的深度采访,展现在人们面前。很多人没有想到,在中国,竟然还有这样一家关心关爱动物、把动物福祉排在首位的动物园。
一时间,网友纷纷以实际行动提供支持。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园长沈志军终于迎来了他所希望的“报复性”游园。1.7万人次走进这家不靠动物表演赚钱的动物园,与可爱的动物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网友“小人鲸”上次逛动物园是七八年前了。这次他专门带着孩子前来支持,并特地办了年卡,准备今后常来。游客毛女士是南京人,她告诉记者:“南京人自己的动物园,肯定是要支持一下。”
网友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动物园的门票这么便宜,动物们在此自得其乐:玩球的熊猫,好动的狼群,憨憨的考拉,打闹的老虎……无不让来此游园的公众大呼过瘾。
与此同时,红山发起的“动物爱心认养计划”也人气爆棚。网友“甜饱杜Zz”花500元认养了一只细尾獴,网友“地小北有猫”和定居在南京的朋友联合认养了一只袋鼠……还有明星粉丝、单位机构等,以集体形式认领或冠名了动物。
根据“动物认养手册”,这些个体认养人除了得到园方颁发的认养证书和爱心卡外,还将享有两次深度饲养管理体验、两次接收动物近况报告的福利。班级、学校和单位认养者享有1次科普课堂进校园或单位,展区挂牌、认养仪式、认养证书等福利。
网友“葵妈”所在的家长群,原本相中了大熊猫,结果第二天中午好不容易打通了电话,被告知:熊猫和考拉认养名额已满。
葵妈失望之余,却也为红山动物园感到开心,“红山动物园这个关口应该是迈过去了。”
巨大支持背后,红山动物园做对了什么?
疫情之下,世界上很多动物园都陷入了游客减少、入不敷出的困境。德国新明斯特动物园甚至因为没有钱给动物买饲料,打算给一些动物安乐死,喂养剩余的动物。为什么此次红山动物园得到了公众如此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动物科普作家花蚀看来,红山动物园是华东乃至中国最好的动物园。它是重视动物福利的标杆,在国内大多数动物园经营模式还比较原始的时候,红山动物园就开始关注动物福利问题,并且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动物生活环境的改造、保护和科研工作。
在“一席”的演讲中,园长沈志军介绍,从2009年起,他们开始陆续改造、提升动物的起居环境,让动物能够健康、有尊严地活着。
道理很简单,沈志军笑称,“出于同理心,比我说像我们人类,如果让你从50m2的房子突然搬到200m2还带有私家花园的别墅,那你肯定开心了吧?”
在先进理念的引领和技术的支撑下,他们先后改造了狼馆、热带鸟馆、狐猴岛、犀鸟馆、考拉馆以及细尾朦馆等19个场馆。
没想到,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鹤鸵,野外仅存1.5万只左右的世界濒危物种,多年来国内繁殖停滞,国际上繁殖记录也不多。场馆改造时,沈志军他们将鹤鸵场馆周边的一片水杉林圈了进来,让它们在其中自由地散步、觅食、谈恋爱。结果,生活在红山十多年的鹤鸵开始繁殖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因为场馆设计先进以及喂养服务周到,红山动物园的大象过上了一种自信、幸福的生活,连带着红山的教育活动也倍具魅力和说服力。红山动物园设计的“假如我是大象饲养员“研学活动,就是园内最受欢迎的教育活动。
“对于红山来说,他们理念的改变是一个内核,更为关键的是,在理念的驱动下,他们的饲养、管理等软件以及场馆建设等硬件方面,都有根本性的改变。”花蚀告诉记者。
在红山,动物还有不被看到的权利。被誉为国内动物园中最好的动物展区——红山动物园亚洲灵长馆,有6个不展出运动场,在动物怀孕、哺乳、生病及康复治疗期间,或者单纯因为心情不好不想给大家看的时候,这里提供一个“晒晒太阳、吹吹微风、呼吸新鲜空气”的空间。沈志军说,这是对它最基本的福利保证。
此外,红山还致力于本土动物的展示,专门修建了“中国猫科馆”,饲养金钱豹、猞猁、豹猫等本土动物,还搬来了NGO“猫盟CFCA”在山西华北豹的保护基地,希望公众更关注中国野生动物的野外保护。
“动物园决定了哪些动物会被展示和看见,我们想让大家更多地看到这些生活在中国、在我们身边的动物。”沈志军说。

红山动物园设计的“假如我是大象饲养员”研学活动,是园内最受欢迎的教育活动。
标杆之下,我们应该怎么样与动物园相处?
“如果红山的革新中断,损失的可不只南京。”有关红山动物园危机的文章刚刚发出,花蚀就发文表示。在他看来,如果红山这个标杆倒了,整个动物园行业的转型都会不顺。“那很可能会导致若干年内,少有动物园再敢往现代动物园的道路上走。”花蚀说。
好在,在公众的鼎力支持下,红山动物园的危机正逐渐化解。人们乐观地看到,国内不少动物园也如红山一样,开始重视动物福利,用全新理念改造动物园。
比如目前正在闭馆升级改造的武汉动物园,其整体改造的设计团队曾参与过红山的改造,相关领导在动物园改造论证期间也多次前往红山深入考察。后期,他们还将推出饲养员培训计划,让每天与动物真正接触的人感受和学习先进的动物理念。
在花蚀看来,由于剥夺了动物的自由,动物园是一个有“原罪”的地方,但是动物园在现代社会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地方。
“现代动物园有三大目标:第一,保护珍稀动物,留下它们的血脉,通过人工繁殖增加它们的数量;第二,增进我们对动物的认识,尤其是行为学上的认识;第三,为公众提供自然教育。“花蚀说,一个动物园,如果做不到这3点,可以说是不配称为动物园
但是,花蚀也强调,“改,可能没有办法很快见效,毕竟建设没有那么快。但想要对动物好,是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做一些事的。”比如,改变饲养逻辑,让动物不再惧怕人、进而喜欢人,这样才能产生更多与人的正向互动。
此外,花蚀也建议,不要将动物园看作童年玩耍或长大了陪孩子去玩的场所,一家现代的、优秀的动物园,是可以一去再去的。
上海动物园园长裴恩乐就表示,动物园是活体动物的博物馆,展示的虽是动物,但传递的却是生命史、进化史,是自然的美与和谐。
这样,逛动物园也是一件正经事。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题:单日1.7万人次“报复性”游园背后,红山动物园做对了什么?
原标题:《红山森林动物园疫情亏损3000万登上热搜 网友出手了,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