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男生“阳刚之气”?性别刻板印象会给男生带来什么?
教育部1月28日发布的一条信息,上了热搜。
有全国政协委员向教育部提交《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致函回应,说要“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教育部致函回应丨教育部官网
先不说“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这个提案里,藏着多少对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印象。就说说“培养阳刚之气”这件事吧,当男性被暗示“你不够man”“要更阳刚”之后,到底会引发怎样的变化呢?
被指责“不够man”
他们会更抗拒“女孩子气”的东西
从小时候的“男孩子玩玩具枪、女孩子玩洋娃娃”到长大后的“男主外、女主内”,关于两性的社会规训似乎贯穿着人们的一生。
这样的性别“准则”如此根深蒂固,以致于,一个关于性别气质的挑拨离间,也许就足以迫使小男孩们争相展现他们的“男子气概”。
图 | 辛普森一家
大学生们又怎么样呢?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萨普纳·谢里安(Sapna Cheryan)与其团队发表在《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上的研究,就展示出男性大学生在面对意味着“你不够MAN啊”的评价时会有何反应。
结果表明,当遭遇“性别气质威胁”时,男生不仅会刻意和“女孩子气”的活动或商品保持距离,甚至还会夸大自己的身高和恋爱次数。
在第一项实验中,36名男大学生被召集在电脑上进行一个“对比一下你和其他人的男子气概”的测试,测试包含了17道关于消费偏好、自我评价的单选题,如:
以下哪种特点最能描述你?
A.条理分明。
B.实干。
C.聪明。
D.理性。
实验结束后,研究者告诉这些男生:100分表示“纯纯男子汉”,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72。而无论这些男生在答题是选了什么,最终的得分都只有两种情况:73分,或者26分。
这个得分是研究者随机发放的,与刚才的问卷无关,问卷只是个幌子。换言之,一部分男生会认为自己的“man值”刚刚好,而其他男生会认为自己的man值惨不忍睹,男子气概受到了挑战。
图 | 辛普森一家
接下来,研究者给这些被试一个商品列表,问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希望得到这些商品作为实验报酬。以1分表示“完全不想要”,7分表示“非常想要”。
骤眼一看,这些商品大多只是跟大学生日常活动有关的票券,但当中其实暗藏了一些偏男性化(如篮球赛的门票)或偏女性化(如水疗馆的服务)的项目。
结果显示,那些获得73分的被试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各类活动带来的乐趣,而那些因只获得26分而在心里响起“你算什么男人,算什么男人”背景音乐的男生们,则明显更排斥偏女性化的项目。
男性气质受到威胁的被试(Threat)和未受威胁的对照组(Control)在偏“男孩子气”的商品(Masculine Preferences)与“女孩子气”的商品(Feminine Preferences)上的兴趣差异 | Cheryan, Sapna, et al. "Manning Up." Social Psychology (2015).
男子气概被小瞧了?
用别的特质补偿
而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者打着研究“费力对决策的影响”的幌子,招募男性大学生进行握力测试,并在测试后给其中一部分人伪造的反馈,以威胁他们的性别气质。
研究者在一个不带刻度的坐标轴上画两条相交的正态分布曲线,告诉男生们这是之前测回来的数据,左边的分布代表是女生成绩,右边的代表男生。
无论志愿者握出什么数据,实验人员都只随机向他们反馈他们的成绩落在某个分布当中。换言之,一些男生会被告知自己的握力“是女生水平”,性别气质遭到会心一击。
在测试完惯用手的握力后,实验人员通过问卷向男生们收集身高、有过多少恋爱关系、使用工具的灵巧度和人格特质等自诉信息。之后再对他们的非惯用手进行握力测试——反馈依然是伪造的。最后,男生们同样得到一张奖励商品列表,回答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想要这些产品。
结果显示,与实验一的结果一致,被告知“握力宛如女子”的男性明显更排斥“女孩子气”的商品。
而就在男生们的被试使命结束前,研究者动真格地测了他们的实际身高。他们发现,那些男性气质受到威胁的男生,平均每人夸大了自己的身高约2厘米,而对照组,即被告知握力处在男性区间的被试们,平均只多报了0.4厘米。
此外,性别气质受威胁的男生自称有过的恋爱关系次数也要显著更多,并指自己更有攻击性和运动能力——这些男性似乎试图在其他反映“男性特质”的领域吹牛,来扳回一城。
在自身的“男子气概”被质疑时,男性会试图加强男性气质的其他方面来补偿性别气质 | 辛普森一家
性别气质威胁下男性可能“过度补偿”
这样的结果看起来甚至有些惹人发笑,但研究者强调,这小小的虚报背后,反映了男性在刻板的社会性别印象下生活的压力——为了保持自身与代表“男人”的准则相符,他们会在自己的男性气质遭到威胁时,想方设法其他方面做出补偿。
那么,为什么是夸大身高和恋爱史,又为什么只是排斥偏女性化的商品而非更偏爱偏男性化的商品呢?
谢利安认为,当一个人进行群体内的活动(如男性看球赛),人们会习以为常;只有当一个人进行群体外的活动(如男性做水疗)时,人们才真的当一回事。
而像身高这样的属性,则是更强的、能够宣示群体内身份的一种证据。也就是说,在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时,排斥群体外偏好的作用要大于接近群体内偏好,而性别属性上的优势则具有比排斥群体外偏好更强的作用。
同样的剧情会发生在女性身上吗?
2013年,一篇提出“男性过度补偿假设”(masculine overcompensation thesis)的论文认为,女性相对并不容易受性别气质威胁影响(又或者,她们对威胁的反应方式或程度跟男性截然不同),这可能跟睾酮有关。
图 | 绿野仙踪
谢里安则指出,虽然她的研究聚焦于男性,但同样反映性别刻板印象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那样不够女人”的感受,可能会令女性怯于在科学和工程等“传统男性领域”表现突出。
尽管对女性来说,被说“跟男性一样干练”似乎没什么值得担心。但对看重“女性气质”的女性来说,如果在温柔、善于交流或照顾后代这些方面遭到诟病,可能同样会令她们倍感压力。
维护性别气质的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谢里安的研究还只是男性“过度补偿”的冰山一角。在其他实验室研究中,和性别气质没有受到威胁的男性相比,气质受到威胁的男性会更多地对女性进行性骚扰和怪罪强暴中的受害者。
针对现实生活的研究也发现,失业的男性表达出更多对女性的暴力倾向,而赚钱没有妻子多的男性更不愿意做家务。
诚然,性别角色符合社会期待的人,可能更少遇到性别气质威胁。这似乎是个“好消息”:我们起码知道了某种能少被他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的方法——活得更像人们观念中的“男性”或“女性”。
然而,一旦我们为了获得这样的“清净”而去迎合这些社会的“标准”,其实就参与了对这些社会标准的强化——然后反过来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在追求自身与性别气质“相符”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无法停下脚步时,人们到底是在奔向胜利还是作茧自缚?
作者:Fay_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