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上海制造业如何抵御风险?这位代表建言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21-01-27 07:32
来源:澎湃新闻

多重复杂因素叠加令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这种形势下,上海制造业如何做到产业链本土化、多元化、区域化,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如何克服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的风险?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短板环节,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升级?在1月25日举行的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专题审议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国宏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朱国宏表示,“十三五”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是稳定区域的压舱石,首次提出制造业占本市GDP25%的目标,凸显了制造业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上海不断聚集高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新动能,高成长性企业、重大项目和特色园区,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从国家战略上思考,上海制造业发展的定位和布局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从新发展格局对上海要求来看,制造业是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承载。”他认为,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叠加中美复杂博弈,国际经贸投资规则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变革深入发展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正加速重构,前述与上海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亟须重视。

专题审议会上,朱国宏代表发言

朱国宏说,从强化“四大功能”对上海的要求看,上海制造业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不仅要在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要在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开放枢纽门户方面发挥作用。

“所以,对上海制造业来说,不仅要探讨如何不断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产业效率,提高经济质量。而且要探讨,如何与强化资源配置互动,以解决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供给不充分的问题;如何与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联动,解决制造业企业主体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何与强化创新开放枢纽门户合作,解决制造业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问题。”

再从长三角一体化对上海的要求来看,朱国宏称,长三角一体化要求上海谋划产业布局,应以长三角物理空间作为谋划未来产业调整的地域范畴,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在产业布局中,既要调整布局电子信息产业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精品钢材制造和成套设备制造等传统优势制造业,又要重点布局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制造业,谋划一体化跨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

“上海如何发挥对长三角制造业引领辐射作用?如何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从过去垂直纵向分工体系转变为水平、协同分工体系,共同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从而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和分配?”朱国宏建议,从国家战略进一步研究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定位和布局。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