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花儿为谁开:儿童学习花园可行性初探

沈璇/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指导:李锴)
2021-01-25 19:15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每年都会发起微课题。请青年规划师对自己生活中的城市问题进行发现和研究,希望见微知著,促成城市空间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本文是2020年微课题的成果之一,我们在此进行分享,希望帮助决策者、城市研究者及市民对城市进行更多细致思考。

上海近年来在城市更新中营造出多块公共绿地。上海徐汇滨江跑道公园,时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感受绿意。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在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这将诱发一系列儿童生理和心理问题。在欧美国家,儿童学习花园(Children’s Learning Garden)的理论和实践,已进入成熟发展期。而在中国,这一概念尚处萌芽阶段。事实上,相关实践在中国城市完全可以蓬勃发展,让自然触手可及,让学习无处不在,让孩子的笑脸像花儿一样处处盛放。

上海长兴卉园儿童自然学习场景 本文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作者

儿童学习花园

儿童学习花园的概念,可溯源到1900年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开发的蒙特梭利教育方法。她主张,户外花园是儿童教育的最佳场所,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Montessori, 2012)。其后,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学者和组织,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进行研究和实践,有的强调学习花园中的自然生境,有的则强调与花园环境配套的学习课程。而在中国,这一概念尚处于萌芽,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在此,笔者认为,“儿童学习花园”,就是可以供儿童学习自然知识的户外花园。

笔者认为,在城市绿地空间中探索规划建设儿童学习花园,意义重大。这不单是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任务,更是在高密度人居环境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城市绿地从规模增加到品质提升,探索人性化、多元化和共享化,符合“上海2035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儿童学习花园的规划建设,正是在此方向努力,从绿地发展目标、空间品质提升、服务对象拓展、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创新。

同时,高密度的建成环境、不断增加的电子产品和人工设备、越发繁重的学业压力让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继而引发“自然缺失症”及一系列身心问题。而儿童学习花园正是一片能鼓励孩子认识和融入自然的户外环境,在城市建成环境中,也可以培养孩子生命观念、环境意识、个体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是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空间。

学习花园中探索花朵奥秘场景

上海实践探索

近年来,上海陆续出现了一些儿童学习花园的探索性实践。这些实践在场地规模、空间布局、运营模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可视为儿童学习花园的不同形式。但它们都是通过组织儿童在户外花园中参与学习课程,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下面简要分析3个实践项目。

1)长兴卉园儿童花园

长兴卉园儿童花园位于崇明区郊野公园内,建于2014年,总占地约5000平米。可供授课的室内空间,包括60平米的玻璃屋以及300平米的温室,由“自然创客”公司建设并负责运营。根据现有场地,开发了包括环境保护、有机园艺、生态修复、健康食育等在内的300小时课程,成功服务了十几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让5万余青少年体验到了学习花园,社会反馈良好。但困境在于,场地位于上海远郊,服务范围存在局限。

长兴卉园儿童学习花园场景

2) 五角场创智农园

创智农园位于杨浦区五角场创智天地开放社区内。2016年,由杨浦科创集团和瑞安集团通过招投标形式,选择四叶草堂团队,进行景观改造和社区营造,后续由四叶草堂负责运营维护。整个农园项目占地2200平米,可供儿童或成人进行自然教育和体验,由集装箱改造的室内授课体验区约100平米。农园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农园主题活动,项目受到儿童、社区居民、五角场居委会等方面的一致好评。

创智农园全景图和儿童学习场景(刘悦来, et al., 2017)

3)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

活水公园位于上海2010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占地2,680平米。公园的设计理念效仿成都水净化公园。上海世博会后,这里成为一处开放型办公园区。此处区位优越、环境优美,不但有自然教育场景,更有小凉亭作为半遮蔽的授课区域。一些儿童自然教育机构自发组织小朋友在此活动,但活动中也发现,由于设计中并未考虑儿童使用的需求,场地在儿童安全性和互动性尚有缺陷。另外,虽是开放式园区的共享绿地,但由于活动的社会机构未与园区物业形成有效的沟通平台和利益分配机制,在场地使用上仍存在分歧。  

城市最佳实践区及活水公园鸟瞰 (新民晚报, 2018)  ,活水公园儿童自然课场景

结语

儿童学习花园在上海处于萌芽阶段,由一些实践探索可见,其发展潜力、建设价值、社会需求都十分可观。

但当下,一些实践困境包括:

1)如要将既有绿地改造成儿童学习花园,目前尚没有相关的规划设计指南。因此,在既有空间的相关改造中,会面临类似上述活水公园的尴尬境地:虽有很好的学习环境,但空间和设施上没有考虑儿童的尺寸、活动安全和使用需求。即使社区居委工作人员或规划设计师想兴建一处儿童学习花园,也并没有一本好用的工具手册能给予指导。实际上,通过国外案例的归纳和上海实践经验的总结,一些儿童学习花园的设计要求,包括空间规模、植物配置、场地布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要点,是可以被提炼出来,从而形成一份简明好用的设计指南的。

2)儿童学习花园项目在城市绿地内的实施,潜在困难可能来自城市绿地内相应室内课堂建设的指标。各相关部门可探索指标配置、实施管控的机制创新,允许少量以集装箱或简易构筑形式存在的临时建筑能够作为学习花园的室内课堂。由于学习花园对洗手池和卫生间存在需求,在实施建设中,也可与现有绿地内的公共厕所集中协调布局。

3)国内绿化用地长期处于政府负责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的传统模式之中,社区服务功能未能充分挖掘,也无法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智库。应积极总结长兴卉园、五角场创智农园等的实践经验,探索城市公共绿地多元化参与模式,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共建城市公共空间。

因此,推动儿童学习花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应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让城市绿地中的花儿也能为儿童绽放,共促高密度人居环境下的儿童身心健康,共建儿童友好的卓越全球城市。

(作者沈璇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李锴指导。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王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