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辆Model 3地库内爆炸,三大疑问等待特斯拉解答

澎湃新闻记者 陈楚薇
2021-01-21 17:28
来源:澎湃新闻

1月19日,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某小区自燃爆炸的消息再次“引爆”汽车圈。

据悉,当晚上海茂盛城市花园地库发生车辆起火爆炸事故。通过现场图片可辨认出涉事车辆为特斯拉Model 3,但由于车辆损毁严重,火情被排除后只剩下车架,车辆是标准续航还是长续航版本等具体车型信息暂未明确。

据悉,车辆在驶入地下车库时,车主发现起火,随后下车寻求保安的帮助,但还未等其归来车辆直接“爆炸”,好在车主因此“躲过一劫”。随后,赶来的消防队员将火势扑灭,此时车辆整体已经基本烧废。

1月20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很快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回应,称:“此次起火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据驾驶员自述和对车辆数据的分析,初步判断事故是由车底发生碰撞引发”。至于是否是驾驶员的操作导致车辆自燃还有待调查。

事实上,特斯拉的“起火”事件已非新鲜事,据不完全统计,特斯拉至今至少发生了20起“自燃事件”,国内达到8起。但从特斯拉历来的声明来看,特斯拉一般承认是电池模组故障引发自燃,同时坚决否认存在任何系统缺陷。

而至于造成电池组故障的原因“五花八门”,就以此次为例,特斯拉认为是车底发生了碰撞。

对于该解释,网上质疑之声愈演愈烈,虽然截至目前,车主并未“现身说法”,但不少媒体根据实地探查发现,发生该事故小区的车库地面平整,应该不存在大幅度的磕碰。而如果只是小磕碰就造成自燃爆炸,特斯拉的电池组质量安全恐令人担忧。

对此,澎湃新闻整理了此次自燃爆炸事件的几个关键问题,等待特斯拉进一步做出解答。

起火到爆炸是否满足“黄金300秒”法规?

2020年5月12日,工信部连发三道加急文书,颁布了一系列电动汽车强制标准,其中就包括一条“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这也被誉为新能源车的“黄金300秒”法规。

而所谓5分钟数值的界定,是根据多项测试实验的结果测算出来的,包括司机靠边停车、把乘员疏散到安全区域等多场景实验。

因此,针对此次起火爆炸事件,这辆事故特斯拉Model 3车型是否在起火前对于车主有声或光的警报提醒?另外,根据车主描述,起火后去寻找保安求助,在此期间车辆发生爆炸,对此,在起火之后到车辆爆炸之间究竟留给了车主多少时间?

特斯拉的底盘撞击标准是什么?电池防护措施是否存在设计缺陷?

根据特斯拉对于事故调查的初步报告中指出,Model 3自燃爆炸的原因是由车底发生碰撞引发,导致电池组短路引发自燃。

从这一事故报告也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特斯拉底盘防护是什么样的标准?是否存在设计缺陷?

具体来看特斯拉的底盘是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首先,特斯拉Model 3底盘上前部和后部装有三块大面积护板,而电池组高压电和散热管路都在藏在护板之内,这也是电动车的第一层防护。

要引发自燃,有可能是突破了这第一层防护,使得高压线或电池引起短路,从而导致电流过大发热,但对于车企来说,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地面磕碰是无法冲破护板从而接触到高压线以及电池等关键部位的。其次,针对电池而言,通常来说,电池包壳体还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冲击,同时整体满足IP67等级以上的防尘防水要求,同时还要具有防腐蚀性能。

就算这一磕碰完全突破了防护板和电池包壳体的两重保护,使得特斯拉model 3某个电芯发生热失控,特斯拉其实也有对策,该公司为此还有一份热失控防护专利,大致思路是:隔断失控电芯,抑制未失控电芯温升。

就以Model 3为例,总体的热失控防护重点在于模组层级,通过防爆膜、防爆平衡阀、物理隔断和金云母,来将热失控电芯的影响控制在单个电芯所在的物理区域、模组之内,从而不至于引起电池组的大规模引燃,最终导致爆炸。

基于此分析特斯拉此次Model 3自燃爆炸事件的原因,要么是因为特斯拉对高压电池的保护措施仍不到位,也就是说设计缺陷;要么底盘受到的撞击力度过大,那么也引申出,特斯拉的底盘碰撞标准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截至目前,不论是特斯拉还是事故车主并未释放出更多的信息,最终的调查报告还有待提供。

不过,作为企业方,特斯拉面对车辆发生爆炸的重大事故,应该详细解答外界疑问,用充分的事实论据打消该事件中消费者对于电动车安全最深层次的担忧。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