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民盟选出新党首,但“后默克尔时代”不会那么快到来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徐晓飞
2021-01-21 12:43
来源:澎湃新闻

1月1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属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基民盟)选出了其新一任党首——现年59岁的北威州州长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获得521票,战胜了获得466票的对手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两人在党内的政治立场上可谓是泾渭分明。阿明·拉舍特此前就担任基民盟副党首,普遍被认作是默克尔钟意的继任者。他自己也表示当选后将延续默克尔时期温和的中间路线。默茨则自本世纪初开始,就是基民盟党内最主要的默克尔批评者之一。默茨主张抛弃默克尔的温和中间路线,重新找回基民盟作为保守右派的政党传统。此次拉舍特获胜,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基民盟党内对默克尔十余年来政治路线的肯定。

这种默克尔嫡系战胜默克尔批评者的场景,熟悉德国政治的读者可能会觉得似曾相识。的确,2018年的基民盟党首选举最后一轮投票对垒默茨并取胜的,同样是默克尔属意的继承人安妮格雷特·克兰普-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自从2018年默克尔辞任基民盟党首后,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作为德国执政党的基民盟举行了两次党首选举,都是由默克尔支持的候选人胜选。而反对默克尔中间路线的默茨两度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对于基民盟来说,即便默克尔已经不再担任党首,也不代表“后默克尔时代”就真正到来了。在本世纪掌舵基民盟18年的默克尔,对基民盟内部依旧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从宏观来看,德国将在今年9月26日举行联邦议会选举。根据最新的民调数据平均线,联盟党的支持度有36%,远远高于其主要竞争对手:左翼的社会民主党(15%)、绿党(19%)以及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9%)。因此,联盟党很有可能在9月底的选举中维持其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继续执政。由于默克尔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再参选,此次选出的新党首将如何领导基民盟和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出战今年的大选,成为德国舆论、欧洲乃至世界各国观察的关键。

观察此次选举以及现在的德国政局,可以看到,“后默克尔时代”在德国可能不会那么快到来。

分裂之下,基民盟依旧是默克尔的政党

其实,在此次选举的最终投票结果出炉之前,德国媒体就有报道称默克尔私下表示希望拉舍特当选。德国舆论也普遍认为拉舍特当选没有什么悬念。最后结果也的确如此。由此可见,虽然两年前默克尔就已经辞任党首,但是她在基民盟内部依旧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至少在参加此次线上大会的千余名党代表这里,默克尔以及她所坚持的中间路线,依旧受到多数人的支持。

但是,基民盟内部的道路之争,在此次党首选举中也是一览无遗。基民盟决定在此时以线上的方式举行选举,其实就是党内分裂的结果。从去年年末开始,疫情在德国的反扑势头迅猛,再加上变种病毒在欧洲的传播,本来基民盟是打算继续推迟党代会和党首选举的。毕竟在线上开大会,在线上保密投票,基民盟以前毫无经验。但是,默茨对于进一步推迟党代会表达了强烈反对。可以说,正是在他的逼迫之下,基民盟才不得不在本月举行了史上首次线上党首选举。

默茨是默克尔在基民盟党内的政敌,这是在德国基本人尽皆知的事情。本世纪初他曾在联邦议会中担任联盟党党团主席,在当时左派社民党执政的德国领导一众反对党。不过,在2002年默克尔出人意料地赢得基民盟党首大位之后,默茨在党内逐渐被排挤出了高层,并在2009年彻底退出了政坛。直到2018年默克尔宣布不再担任基民盟党首的职位,默茨才重返政坛,参加当年年底举行的基民盟党首选举。

虽然不论是2018年还是今年,默茨都输给了默克尔属意的候选人,但是两次他都将选战拖进了第二轮投票。同时,两次默茨都算得上是惜败。2018年他只输给克兰普-卡伦鲍尔35票(482票对517票)。今年,他也只输给拉舍特55票。可见默茨以及他背后代表的基民盟内的保守势力依旧强大。 

结果出炉之后,拉舍特(左)笑逐颜开,默茨二次惜败,露出苦笑。

在2018年重返政坛之后,默茨持续批判默克尔政府的移民政策,同时也强烈反对默克尔选择与左派的社民党组成大联盟继续执政。他还公开表示,希腊陷入债务危机时,就该将之踢出欧盟。他传统的右派立场以及天主教的背景让默茨取得了许多基层党员,尤其是德国南部各州党部的支持。

联盟党内部的右翼团体价值联盟(WerteUnion)在选举后依旧坚定地选择支持默茨。默茨本人在败选之后也一度态度强硬地拒绝任何党内高层职位,而是要求默克尔任命他为联邦政府的财政部长。不过,此举被基民盟党内以及德国舆论普遍批评,也被默克尔直接拒绝。因此默茨的态度逐渐软化,转而呼吁支持者支持拉舍特领导的党中央,但是他依旧指出党中央也应该向他释放善意。

在上次默茨惜败给克兰普-卡伦鲍尔之后,彼时已经卸任党主席的默克尔就和默茨产生过冲突。当时克兰普-卡伦鲍尔曾许诺为默茨争得一个政府内的部长职位,以期达到党内的团结。但是旋即就被总理默克尔否决。此事也因此无疾而终。

如何有效整合默茨所代表的党内保守势力以及选民,是基民盟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在过去几年的数次选举中,都出现了基民盟选民流向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或者中右翼的自由民主党的情况。这部分选民抛弃基民盟的理由主要是认为基民盟在社会政策以及经济政策上过于靠近执政伙伴——左翼的社民党,也就是嫌基民盟走的路线过于中间了。这也是基民盟党内保守势力忧虑的地方——他们希望让基民盟抛弃默克尔的中间路线,重新成为一个右派政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基民盟依旧是默克尔的政党。她的影子无处不在。而默茨与默克尔之间不算友好的关系,也成了基民盟完成内部整合的路上不大不小的一个障碍。

默克尔离开后,“后默克尔时代”未必到来

此次基民盟选出继承默克尔中间路线的新党首,除了反映默克尔对党的控制力之外,同样也是基民盟考虑到德国的现实后所做出的务实选择。

由于德国的选举施行比例代表制,各党的席位完全反映各党所得票数的占比。因此二战后德国从来没有出现过有一个政党可以单独执政的情况。毕竟要靠一个政党单独拿下全国过半的选票,基本不可能。德国的选举制度如此设计本身也是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此,在9月份就要大选的情况下,基民盟肯定也要考虑德国政坛的现状——极右翼冲击下传统右翼阵营的萎缩。

政客欧洲网站(Politico Europe)综合所有主要民调之后做出的过去一年内德国各个政党的支持度走势图。虽然联盟党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其传统右派的执政伙伴自由民主党在民调中表现却持续欠佳。

根据最新的平均民调,基民盟与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支持度在36%左右。而联盟党传统上的执政伙伴,属于中右翼的自由民主党支持度在7%左右。两者相加,无法过半。而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因为其理念问题,基本不可能被接纳进入执政联盟。因此在欧洲难民危机引起德国选择党崛起之后,基民盟在联邦层面上面对的问题就是其传统上依靠的右派联盟(联盟党+自由民主党)已经难以保证执政所需的多数了。

这样一来,基民盟其实必须与左派的政党联合,才能保证执政。现在民调中的左翼第一大党是自2017年欧洲议会选举之后崛起的绿党。在政治光谱上,提倡环保与生态保护的绿党属于中左势力。基民盟与绿党现在在德国的黑森州以及巴登-符腾堡州联合执政。但是在联邦层面上,两党之间还从未有过联合执政的尝试。

2017年的联邦议会选举之后,默克尔曾经想要促成俗称“牙买加联盟”的联盟党、自由民主党以及绿党执政联盟。但是,最终因为自由民主党退出协商而告吹。自由民主党退出的理由是与绿党在移民以及经济政策上难以达成共识。因此,如果联盟党不继续默克尔的中间路线,那么其在大选后基本不可能与左翼政党组成联盟。从保证执政权的角度出发,选择继续坚持默克尔的路线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在拉舍特当选基民盟党首的消息传来之后,现在与联盟党组成大联盟执政的社民党内部反应就显得警惕且冷淡。去年8月,社民党决定提名现任财政部长奥拉夫·肖尔茨(Olaf Scholz)作为今年9月大选的总理候选人时,看重的就是他温和的政治立场。虽然党内没有明说,但是舆论普遍认为社民党是想要抓住默克尔退出之后在政治光谱中间留下的空白,希望让选民将肖尔茨视作是默克尔的延续。

但是这次基民盟也选出了一个走中间路线的拉舍特,就让社民党有些郁闷。现任社民党党首之一的诺贝特·瓦尔特-博尔扬斯(Norbert Walter-Borjans,社民党目前实行双党首制,另一位党首是萨斯基娅·艾斯肯)和拉舍特是老熟人了。当年正是因为拉舍特带领基民盟在2017年的北威州议会选举中击败执政的社民党,瓦尔特-博尔扬斯才不得不卸任州财政部长一职。因此,后者非常清楚拉舍特的中间路线对社民党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2005年持续至今15年的默克尔时代,在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有着巨大的惯性。现在的德国因为新冠疫情的肆虐,处在巨大的危机之中,人们更希望维持稳定。英国脱欧之后,欧盟内部多项延宕的改革计划也将会被提上日程。法国对此摩拳擦掌的时候,德国也不可能缺席。因此,虽然今年默克尔将卸任总理一职,但是,德国的政坛依旧由高举默克尔大旗的基民盟主导,德国民众也依旧希望政府持续默克尔时代温和稳定的政策。德国的后默克尔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

(作者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现居巴黎)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