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微信10年,我们的社交更顺畅了吗?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丰
2021-01-20 15:45
来源:澎湃新闻

微信十岁了。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也格外引人关注。

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诞生。最初,张小龙只是希望“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通讯工具”,却不经意间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根据张小龙公开的数据,现在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7.8亿人进入朋友圈,有1.2亿人发表朋友圈,3.3亿人进行视频通话。

这当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在微信诞生之前,腾讯在和新浪微博的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如今两个公司的体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很明显,微信不仅是“通讯工具”,它还是包括支付、娱乐、出行等一系列功能的综合性社交工具,说微信在过去10年重塑了中国人的社交,一点都不过分。

我第一个微信账号,在去年春节后停止使用,当时拥有超过3000个联系人。这些人都是我的“微信好友”,但是绝大多数在现实中都没有见过面,很明显,和过去人们对“朋友”的定义完全不同。

可以说,微信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很多人的朋友圈,屏蔽了自己的父母,却向这些没见过面的人敞开。你可以解释,父母当然是更重要的关系,如果不屏蔽可能会尴尬、冲突,因为双方都会更认真。微信中的“点赞之交“,即便拉黑,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但是,你日复一日地向这些“微信好友”敞开自我,也关注别人的一举一动,人们渴求的,并不是“信息”,而是一种情感联结——这些“微信好友”,在你生命中的作用,远比你想象得要大。

你可以拉黑某一个具体的人,但是,你已经无法彻底戒掉微信。控制你的,并不是那部手机,那款软件,而是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分享、点赞、评论,这些简单的功能,塑造了中国人新的朋友观。那些没有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微信好友,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形容这种关系是“塑料花友情”,强调它和真实的友情尚有距离。中国人定义朋友,其实有很高的标准,“同患难”,或者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才算是“友谊”,微信好友远不沾边。但是,无数人沉迷于点赞式的肤浅互动,这种社交媒体时代的盛景,对人也是巨大的满足。

在微信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或许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这种半虚拟性质的“微信好友”,其作用和价值,可能已经超过现实中的朋友。

人们已经过度依赖张小龙为大家创造的这个世界。这并不是说过度使用微信(看一下手机耗电量,相当多的人电都贡献给微信了)已经造成一种生理意义上的成瘾状态,而是它日趋丰富和完善的功能,已经覆盖掉我们相当一部分生命。

你通过微信购买东西,记录运动轨迹,看朋友分享的信息,与人交流,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这是一个新世界,一个比现实更大的世界。

尽管不乏反省的声音,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生活在这个新世界。最近几年,“社恐”(社交恐惧症)成为一个流行词,它不再是一个表达疾病或不适的“负面意义”的词,而是一种半自怜半傲娇的正面词汇,不愿意在现实中接触人,不再被视为一个缺点,而是某种值得夸耀的事。

这是一种新的生活状态,社交媒体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主要就体现在这里。它重构了人与人的关系,为每一个人都找到让自己舒服的联结。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人们经常感到孤独,因为即便在人群中,也很难找到同类;而微信的“加新朋友”和“拉黑”功能,则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我们可以只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人和信息。

不管是“点赞”还是“屏蔽”,都在鼓励我们与价值观相似的人在一起。从个体来说,这当然无可厚非,对很多人来说,这也是温暖的力量。但是,从整体来看,社交媒体时代,在带来新的团结的同时,也造成了新的分裂。人们都更愿意待在舒适的“同温层”中,鼓励和自己相同的意见,这也造成某种极化的危险。

每个人都有很多微信群,但是大家也都感觉到,真正有价值的讨论,越来越少。依我自己的经验来观察,早期微信群人们更喜欢在大群里讨论问题,而如今那些几百人的微信大群,经过几轮撕裂后,大都沉寂——大家都不愿意劝说别人了,反而是十几个人的微信群里,人们更能畅所欲言。

“绝对信得过”是判断的一个标准,这似乎在“微信好友”里做出了一个新的区分。换一个角度看,或许是这10年(一个世代),微信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这种半虚拟的“好友”,是否需要更进一步?什么样的联结,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走在2021年的大街上,假如我们拥有一双全能之眼,可能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几乎每个人都盯着手机,以至于地铁、火车这样传统意义的陌生人发生联系的空间,如今已经沉寂(如果人们都戴着耳机的话)。

现实中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稀有和艰难——这是微信故事的另一个面相。

    责任编辑:甘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