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行旧址,往事千端

2021-01-17 18:40
上海

旧址往事

文/徐义亨

前不久,我从“人文松江”中看到一段视频,其中有几幅系一座位于秀野桥滩、已作为历史文物建筑并被命名为“仓城张氏米行”的照片。这座具有民国风情的建筑如今已被四川莫愁女士租用并经营为“松江米业展示馆”。

面对照片,我凝视许久,这不就是我的寄父张国铨先生创建的“同仁米行”和他的故居吗?毕竟过去了数十年,房子也已翻修,生怕辨识有误,我随即给我的中学同窗、现居住在松江离秀野桥不远的马渭清先生发了一条微信,请他帮我去拍几张照片,以便进一步确认。而后,我又通过互联网与莫愁老师取得了联系。几经来回,莫老师希望我能去一次松江做一次专题采访。限于疫情,当时我只能先给她一个肯定的回答:

“仓城张氏米行”就是建于1938年(民国27年)的“同仁米行”,业主系张国铨先生。

图1 现松江中山西路71号系原同仁米行的正门

瞬间,时光将我拉回到1951年秋。

那年我十一岁刚小学毕业,考上了松江县中(现今的松江一中),是母亲陪同我来到松江报到,办完了入学与住校手续后,便带我去寄父家。张、徐两家原系世交,都是金山卫(现今的上海市金山区)人,母亲与寄母张惜芳女士还是金山卫大观学堂的同窗,情谊甚笃。

从此,整个中学六年,每逢周日,我必去寄父家。

图2 笔者的母亲,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可惜没有留下寄母的照片

图3 秀野桥滩41号为同仁米行的南门,楼上为张国铨先生的居室

该时寄父已患有严重的肺疾,我虽年少,但已感觉到将寄父尊称为“铨相”的寄母一直在悉心地照料着他。1952年寄父病入膏肓,不久便离世,灵柩停放在一座离秀野桥不远的乡村寺庙里。翌年清明,我曾陪同寄母去寺庙祭拜哭灵。那时我少不更事,却已体悟到寄母独居生活的孤单。

图4 笔者摄于刚去松江一中读书时

图5 1966年初,笔者结婚时留影于上海

我的寄母是续弦,没有后嗣,故视我如同己出。中学毕业后我进了大学,后又一直在东北等外地工作,与寄母见面的机会也就是每年探亲回家时。记得1966年春节我结婚成家,与妻子从东北回松江看望寄母并住了一夜,寄母送我妻子一份厚礼,还让我去买一件当时甚为体面的呢制上衣。

图6 米行南临市河,当年同仁米行就在这里靠船运收购稻谷并碾米加工

图7 现在的米业展示馆

图8 曾经的碾米车间已成展厅

年光老去,我的双亲与寄母也早已离世,难以释怀的不仅是点滴旧事,更是梦寐中的亲人。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1990年出版的《金山文史资料》上看到了有关寄父张国铨先生的文字记载,我的母亲生前也曾给我述说过许多有关寄父的旧事,面对莫愁女士的邀请,我责无旁贷地该为寄父写下一段文字:

清乾隆年间,张国铨先生的祖先就弃农经商,于金山卫办起了榨油作坊。油坊初名为“张隆泰”(百姓简称为“张油车”),其含义系期望商号的茂盛。之后的多少岁月,油坊时起时落,多经波折。

1930年,学人出身的张国铨先生从祖先手中接任油坊经理,并进行了改革。初具规模的油坊在生产操作上开始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榨油的原动力,摆脱了纯手工与牛拉的落后驱动方式;在经营管理上实行股份制、三班工作制、按劳取酬、年终分红等规章制度。并将油坊易名为“同兴裕”,足见张国铨先生的初衷,故于金山卫民间传有“一年油车三年饭”的美誉。

1937年11月,日本人在金山卫登陆,为免遭侵略者的破坏,张国铨一面给股东抽取红利,另一面将资金分散,在松江仓城这块热闹的地盘上创建了“同仁米行”。

米行的前门在郡治大街的西段(现在的中山西路),这是经商卖米的店面。米行的屋后是临河的秀野桥滩。大船小船将稻谷从船上运往这里,通过碾米机加工,再将大米一麻袋一麻袋地返回船上运往远处;脱壳加工中的所谓“砻糠”又一担担地挑往城内各豆腐坊、茶馆等作“老虎灶”的燃料用。一派热闹的场景颇有“门前连市井,屋后闻橹声”的氛围。

张国铨先生经营金山同兴裕油坊八年,又经营松江同仁米行达十二年之久,二十年间,惨淡经营、精心管理,欣见发展,为金山与松江最早的民族工业留下了一段值得追忆的历史。

张国铨先生有儿女各一,均培育成材。儿子张成竹先生系建筑师,建国后在北京建筑设计院工作;女儿张成玉女士解放前在南京中央银行工作,建国后留用。

原标题:《米行旧址,往事千端》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