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之路|重症医生杨晓军: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2021-01-14 06:48
来源:澎湃新闻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是宁夏规模最大的一家三甲医院。因服务周边陕西、内蒙古、甘肃三省份的部分患者,2019年,医院的总诊疗服务数超过300万人次(宁夏常住人口690余万人),手术量为6万人次。

杨晓军就是这家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任。1994年4月,杨晓军与同事一道在这里共同创建了宁夏首个重症医学科。今年53岁的她,已经在这家医院工作了30年,在这个科室工作了27年。

深耕重症医学领域近三十年,杨晓军不仅救治了许多重症患者,在重症医学领域也已有诸多贡献。在她看来,对医生而言冷静、镇定非常重要,但对于病人而言,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也必须参与到救治中,“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医学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27年时间,无论是救治技术还是诊疗理念,重症医学都在发展、进步。人们对重症医学的认识也从当初死亡前的“最后一站”,到如今的救治关口前移、挽救更多生命。但不论怎样,“重症医学关键在于治好病人,许多病人就是生命边缘再拉一把,不抛弃不放弃。”杨晓军说。

杨晓军,即将赴湖北抗疫之时。

到湖北去抗疫

2020年2月12日,宁夏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留着齐肩头发、穿着玫红色冲锋衣队服的杨晓军和前来机场送行的领导同事一一告别后,登上了飞往湖北襄阳的专机。

时刻关注疫情的杨晓军一直在等待去湖北的机会。重症医生是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之一,自己又在重症医学科工作多年,有丰富的重症临床经验,她觉得应该去湖北,去抗疫一线尽一份重症医生的责任。

然而这个想法付诸实践,起初并不顺利。杨晓军向领导汇报希望支援湖北后,领导一开始没有同意。毕竟她是科室主任,也代表着宁夏重症医学最精锐的力量。但杨晓军觉得“还是要去”,安排好科室工作,她终于获得批准出发了。

抵达襄阳后,杨晓军被分到湖北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接管一个50张病床的病区,并负责所有重症疑似病人。很快,杨晓军了解到所负责的病区有2名患者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差。在抵达襄阳进入病房之后的第三天,她积极协调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搭建远程会诊系统,并连线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为这2名患者远程会诊。这也是宁夏首次对支援湖北医疗队开展远程会诊。

通过远程会诊,总医院专家仔细检查两名患者的影像等资料后最终明确,两名患者为临床诊断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并根据患者病情提出诊断意见。治疗很快有了效果,两名患者最终均治愈出院。

杨晓军说:“前方派出医疗支援团队,后方也有很强大的力量在支持我们,心里很踏实。”

在襄阳一个多月时间,杨晓军所负责的病区共收治了93名病人。而为了确保安全,每一位病人均由杨晓军本人亲自筛查后方可出院。

回想支援湖北的那段日子,杨晓军没有什么个人安危方面的顾虑和担心,当时国家对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保障已全部跟上,她知道只要做好防护就没问题。如果一定要说“困难”,她记忆深刻的是穿上防护服的异样感、总是雾蒙蒙的防护眼镜,以及襄阳潮冷的气候。

湖北抗疫归来的杨晓军(右二)。 杨晓军提供

重症医学方面的研究探索

襄阳之行,杨晓军不仅为当地带去了重症医生的救治力量,也带回来更多重症医学方面的思考。回到宁夏不久,她便写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症医学建设——宁夏区域重症医学中心建设思考》一文,发表在今年第4期《宁夏医学杂志》。

文章中写道:当大量病人需要救治时,首要任务是病情分级;医疗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尽可能高效地加以利用……重型和危重型病人需要尽快转入具有较高重症医学水平的救治中心。在区域救治中心的硬件配备上,为防止交叉感染,建议院区有相对封闭隔离的CT等影像检查空间,病人可以通过非露天的污染通道往返,进行影像检查等。在重症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杨晓军提出要培养重症医学应急队伍。“其它临床专业的医护技人员必须接受过2 -3个月以上的重症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并通过考核而取得培训结业证书……在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与重症医学医护技人员混编,在短时间内‘温故知新’,达到‘来之能战’的水平”……

可以看到,经襄阳一役,杨晓军对重症医学的发展、建设有了更多的思考。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重症医学科显得更加重要,但重症医学也有更长的路要走。

“重症医学最关键在于治好病人、救治能力的提高,所以更多要研究重症病人救治,除了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也要寻找更好的靶点。”杨晓军说。

近年来,杨晓军及团队在脓毒症发病机制及器官功能支持方面有突出研究。

就重症病人的治疗而言,“呼吸衰竭有呼吸机的支持,肾功能衰竭有血液净化,还有人工肝,呼吸窘迫有ECMO支持。”杨晓军说,“但是肠功能衰竭目前还没办法。现在对于脓毒症全身感染的治疗,无论是它的机制,还是治疗手段都比较困难。脓毒症的发病率、死亡率依然很高,很多病人的救治依然不是特别理想。”

杨晓军和她的团队研究发现,脓毒症治疗和肠道微生态之间有一定关联。团队目前对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在脓毒症患者全身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中获得初步成果,通过探索其肠-肺之间的关系,创新性开展了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疫调节的治疗性研究。

杨晓军(中)在查房。 杨晓军提供

许多病人在生命边缘,也许拉一把就能过来

和记者交谈时的杨晓军逻辑清晰,也许是医生的职业习惯,她显得冷静、克制。杨晓军坦言,作为一名重症医生,冷静的时候更多。

这和3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的她已截然不同,那时杨晓军主管的第一位病人是肝硬化患者。在救治这位患者的过程中,他们彼此相处得很好,但这位患者最终还是去世了。杨晓军非常悲伤,难过了许久。为此上级老师告诉她,作为一名医生,需要你救治的病人很多,只要尽心尽力即可。

很多年过去了,杨晓军还记得这个已经故去的“第一位主管病人“,她也记得上级老师教她的道理,医生不能太“感情用事”。但时至今日,对于重症病人的救治,杨晓军也有更多自己的看法,“那时候我不仅仅把他当做一名病人。实际在病人管理中,要有很多人文(性)的东西要参与进来,医生不只要看到病,还要看到人。”

在查房或带教学生的过程中,杨晓军多会叮嘱一句,“再重的病人,要有人文关怀在里面,包括和病人沟通的语气、管理的态度。病人病情确实很重,这个时候对病人的管理肯定要规范化、流程化,但在此之外,还要有一些‘情’。”

杨晓军认为,ICU里不能只有一些冷冰冰的仪器,应当倡导建立一个有温度的ICU,让病人感受到温暖。

“不过这个我们也没有做到特别好,还是要提高。很多手术后的病人会有谵妄(意识混乱状态)。谵妄发生后,医护人员还是要对病人更多关心、关爱。如果这个过程能让家属参与进来,对病人的恢复有好处。”杨晓军解释。

她设想,未来重症医学科怎样能让家属更好参与到病人的护理中,病人住在ICU病房里,不知昼夜,或会引发谵妄。如有亲人关怀,谵妄可以减少。但家属进入ICU,对ICU的卫生和医护人员要求会更高。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重症救治理念也在变化。杨晓军回忆,起初重症医学科里基本都是术后病人和一些病情很重的病人,很多人理解重症医学科就是死亡前的“最后一站”。现在病人情况经过评价后,一些病人早些进入ICU病房,就能得到更好的救治。出院后,预后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

而要说重症医学究竟是什么、重症医生究竟做什么?杨晓军说:“很多重症病人的生命就在边缘,也许拉一把能过来,也许放松了就走掉了。我们在重症监护病房27年,对重症医生而言,就是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