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散步 | 年年赏蜡梅,岁岁有新趣

2021-01-12 20:59
上海

周敏

冬天的重庆,毫不夸张地说,既暗无天日又阴冷潮湿。然而,我们有蜡梅。

这个季节,蜡梅是无处不在的:居民小区里普遍都大量栽种,只要下楼,就能闻到蜡梅的幽香。清晨,小区外总有成车的蜡梅拉开,或来自北碚,或来自南山,就在路边摆着售卖,买完菜后顺手捎上一束,拿回家里插瓶,沁人心脾的香气便充满了整个房间。

蜡梅,重庆小区的绿植标配

蜡梅,是老天赐予重庆人的冬日恩物。赏蜡梅,亦是腊月里最大的雅趣。花上一二十块钱买一束,伴着这香气,足以驱散天气的阴寒以及年底的忙碌,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

日前,我特意去逛了一趟花市,果不出所料,有几家花店门前都堆满了蜡梅枝。在繁华的闹市区,也时可撞见背着装满蜡梅背篼的农户,走街串巷沿途叫卖——这是山城重庆独特的冬日风情,蜡梅不是一小束一小束地卖的,而是豪气地连枝砍下,绑成一大捆出售。

花市上出售的蜡梅

用背篼装满蜡梅沿街叫卖,是山城独特的冬日风情

年年赏蜡梅,岁岁有新趣。比如这个冬天,我的新发现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蜡梅乃是岁朝清供的主角。

岁朝者,一岁之始也。岁朝清供,指的是正月初陈设于案头的清雅物件,给烟火味浓郁的春节增添了几分雅趣。在大量以此为主题的明清及近现代绘画作品里,蜡梅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或纯供蜡梅,或搭配南天竹的红果与水仙花等,以表达美好的新年祝福。

岁朝清供,原是中国士大夫阶层传统悠久的一种生活情趣。

古代物质条件远不及现代,但古人对待生活细节却是极讲究的,翻到古籍中的相关记载,我读得津津有味,直想起《红楼梦》中的很多类似情节。

比如明代文震亨编撰的《长物志》,讲到瓶插梅花或蜡梅时,“堂供必高瓶大枝,方快人意”。而且,最好用黄铜花瓶,据明朝张谦德所著的《瓶花谱·瓶史》解释,这是因为古铜瓶钵“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

民国画家孔子瑜的《岁朝清供》。资料图

粗糙的现代人就随意多了。我用的就是家里现成的大玻璃瓶,倒是足够高大。学着古人,特意剪了南天竹的红果及雪松枝回来,用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慢慢修枝剪叶,自制了一个简易版的岁朝清供。虽然简陋,但每次插完瓶后,心情都变得舒展而愉悦,还意外地激活了我对学习插花的兴趣。

随手插瓶,幽香盈室

蜡梅花极香。我常开玩笑说,花香到一定程度以后,颜值是可以忽略的。老外管蜡梅叫 wintersweet,冬天的甜蜜,深得其香气的神韵。

但仅仅用一个甜字来概括,还是太粗浅了些。蜡梅的香气有着丰富的质感与层次,香甜中略带冷冽,时隐时现,曲径通幽,恒久绵长。

另外,常有朋友问,这花到底该写作蜡梅还是腊梅呢?它在植物学上的中文正名是前者,出自《本草纲目》:“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大家是更习惯叫腊梅的。因为这花开的时候正是农历的腊月,又是家家户户忙着灌香肠、熏腊肉的时节,空气中除了蜡梅香,还有腊肉香,混织在一起,便知春节一天比一天近了。

蜡梅,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x,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因花瓣具蜡质光泽而得名,

花被片多轮,花萼与花瓣无明显区别

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

蜡梅最独特的植物学特征是雌雄蕊异熟。每次赏蜡梅时,我爱玩的一个游戏就是一朵朵掰开花心去看,那种雄蕊平展开来的,是刚刚盛开的蜡梅;反之,雄蕊向花心合拢,则可以判断是已经开了几天了。这是蜡梅避免自花传粉、使后代强健的绝招:开花初期柱头伸出,雄蕊弯向四周而未开裂,以便于柱头接受花粉;授粉后的雄蕊变得挺直,遮挡了柱头与外界的接触,花药开裂,便于昆虫带走花粉。

刚刚盛开的蜡梅,雄蕊平展

授粉后,雄蕊合拢,遮挡了柱头与外界的接触

蜡梅有几个常见的品种。一是素心蜡梅,花瓣与花心同色,都是金黄,有些略偏淡绿。二是罄口蜡梅,花瓣金黄,花心深紫红色,即所谓“檀心”,花型与花瓣都比较圆润。三是狗牙蜡梅,也称狗蝇蜡梅,花瓣颜色最浅,香味最淡,花瓣也比前两种更细长。

素心蜡梅,花瓣与花心同色

罄口蜡梅,花心深红色,花形较圆润

狗蝇蜡梅,花瓣细长,香气较淡

记得有一次,一位江苏的朋友拍了张形状怪异的果实图片来问是什么,我告诉他是蜡梅果时,他大表惊异。

确实,除了冬天,很少会有人注意到蜡梅果的存在。它是落叶灌木,株形铺散,叶子摸上去也手感粗糙,颇像蓬头垢面的村姑。到了春末夏初,枝间悄然长出绿色的果实,模样很像我们叫做“猪儿虫”或“活辣子”的一种昆虫。这个时节,如果你留意观察,仍然可以看到它们零星地挂在枝头,只是已经干枯,变成了深褐色。

果实近坛状,口部收缩,具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

株形铺散,叶子粗糙

蜡梅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均有野生分布。广西、广东以及日本、朝鲜和欧洲、美洲也有引种栽培。

在研究资料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件极有趣的事情:跟茉莉、瑞香一样,蜡梅也是到了北宋才声名大振的。最早发现蜡梅之美的,是大诗人黄庭坚于元祐元年(1086年)冬天所写的《戏咏蜡梅二首》:

“金蓓锁春寒,恼人春未展,虽无桃李艳,风味极不浅。”

“体薰山麝脐,色染蔷薇露。披拂不满襟,时有暗香度。”

在这首诗后面,他还加了长长的一段跋:“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木身与叶乃类蒴藋。窦高州家有灌丛,能香一园也。”

黄庭坚的好朋友苏东坡紧随其后,将蜡梅的名声推向了巅峰: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

在这两位文坛顶流的加持下,蜡梅从此稳居“中国传统名花”之列。这有同时代诗人王十朋的《蜡梅》诗为证:“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芳。”据潘富俊教授的《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统计,历史上写蜡梅的古诗词共计210余首,宋代就占了三分之一。

蜡梅名盛,始于北宋。图为宋徽宗赵佶的《蜡梅山禽》    资料图

说来也巧,蜡梅、茉莉及瑞香这三种花,都是其貌不扬但香气独绝。看来,北宋时代的精英审美确实与众不同,独具一格。

也是这个冬天,我才了解到,原来重庆北碚区的静观乃是中国著名的两大蜡梅之乡(另一个是河南鄢陵)。前几天,特意约了两三好友前去静观赏蜡梅。

在静观,路边到处都有腊梅卖

有了层峦叠嶂作背景,蜡梅终于展现出不同于城市里栽培的灵动,朋友戏称,就连雾蒙蒙的天气,都变成了自带的水墨效果。那个下午,漫步于山村间梅林下,幽香时不时袭来,在这极治愈的香风中,身心的阴郁都悄然消散了。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