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过好自己的生活,把人生的主导权还给孩子

澎湃新闻记者 尹琳
2021-01-05 17:36
来源:澎湃新闻

体会过真实的生活,感受过生命的热情,接受平凡而有限的人生真相,你才可能放下焦虑和催促,允许孩子自己去寻找和感受生命的意义。 

皮克斯的新片《心灵奇旅》讲述了一个“我该如何度过这一生”的故事,它击中了许多人内心的挣扎:我可以摆脱社会、文化、家人、自我的束缚,过上真正充满热情的生活吗?

乔和22,是一对师徒,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你也可以把他们当成父子。

乔带着成为演奏家的希望掉入窨井,死了,但是未完成的梦想没有死。面对彼岸的召唤,他不断地往后逃。

许多父亲在面对孩子出生时,也会体会少年的恣意妄为必须“死”掉的恐惧和无奈。面对人生的新阶段,他需要放弃无数可能性,进入一眼仿佛能看到头的生活,努力挣钱养家。

可是那些无法完成的梦想和希望怎么办呢?那些渴望、焦虑、郁闷、不甘、恐惧会冒出来,一点一点地送给下一代: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没能做成的事情。

22就是乔的下一代。22是一个新的生命,他渴望寻找到生命的火花,当那些权威人物不断告诉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22觉得去地球上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

像不像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从小被老师、家长、书籍教导:“要好好学习!”“要努力啊!”“要往前冲,敢于承担责任!”“没有梦想不就是一条咸鱼吗?”“要超越你自己!”

什么时候变得有意思呢?是22开始用自己的心灵和感官去体会这个世界,品尝一片美味的披萨、听理发店老板的人生故事、向乔的母亲表达真实的想法、等待一片落叶从枝头飘落在手心……

孩子的自我意识苏醒了,他觉得自己很好,他有很多想法和能力,他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感受着链接。

这个时候,22才爱上地球,他的生命开始绽放。

只是,通常在这个时候,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态势。

不听你的安排了,越来越有主见的孩子开始推翻大人的规矩,尝试各种边界。而拥有了多年的经验的父母会担心会恼怒,他们觉得孩子不懂怎么照顾自己、怎么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生存,他们会以过来人的身份质问、指导、要求孩子,甚至是否定孩子:“你有目标吗?有动力吗?”“你的这一切都是我给的!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你懂什么?你什么都不懂!”……

影片中,乔不能允许22的灵魂存活在地球上,他那些未完成的梦想和渴望需要躯壳去复活。

我们最不应该成为的父母,就是影片这个片段中的乔吧。他比任何一个批评22的权威人物都可怕,因为他是陪伴22经历地球生活的人,他是22最信赖的人。他的否定直接将22变成了一具迷失的灵魂。

“我上的是清华、你爸爸上的是复旦,你竟然只想考本地的一本?”

“想学考古?有什么前途,要学就学金融!”

“你懂个屁!听我的!”

“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看看你,一点心思都不在学习上!”

“天天就知道玩手机、玩游戏,再这样下去,这辈子你就毁了!”

“你太内向了,有什么出息?!”

“你看看XXX,成绩永远前三,你看看你,那么多补课费都白交了!”

“你必须成为我们家庭的骄傲,你必须得考好!”

……

当我们把生命主导权从孩子那里夺走,让自己的愿望在孩子的生命中复活时,有力量又幸运的孩子或许像哪吒,掀起惊天骇浪,头破血流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命运,但是也有很多孩子把自己“阉割”,活成了别人想要他活的样子。

如果你有机会询问心理咨询师,他们可能会告诉你,父母纠结于青少年厌学、网瘾、自残,以及成年人渴望寻找真正的自己这两块内容在咨询工作中占比很大。这两个问题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同一个问题的延续。

在高竞争高焦虑的社会中,一些孩子带着自杀、自残、厌学等症状而来,却在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中一点一点呈现的是亲子之间的冲突,以及父母在社会重压之下的焦虑与矛盾。

庆幸的是,影片中的乔获得了领悟。他忘我地演奏,满足了复活的梦想,却发现这高光时刻并没有与他的生活有本质的区别。

生活的远方,仍然是生活。真正让他感到人生值得一过的,是在承认生活的平凡和有限中,找到他对爵士乐的热爱。这才是属于他自己的部分——无关成功,无关目标,无关他人,享受当下。

就像22一样,让他感到地球很好玩,不愿意离开的,是属于自己的感受和热情,是由22自己去发现、去选择、去领悟的瞬间,是独属于这个人的,也因此才充满了灼灼的生命力。

唯有这样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才可以让乔跨越死亡焦虑,不再渴望永生和复活。

是的,活在当下。我们已人到中年,年少的梦想似乎很难再实现,但是仍然可以触摸生活、触摸内心,踏踏实实地珍惜每一分钟,感受生活平淡的真意,做自己想做的每一件小事情。

如果你体会过这一刻,你会懂,真实地活过,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

祝愿每一位父母都可以体会到这一刻,被这一刻折服。

感受过属于自己的生命力,感受过什么是真正地活着,人才更容易心甘乐意地把生命的体会权、尝试权、选择权交还给孩子。

这个孩子的生命将被真正打开。而这就是许多迷茫的成年人渴望的充满热情的生活。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