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广州小村子里,竟有十几家书院

2021-01-04 20:25
上海

叶克飞

探访塱头村那天,适逢婚嫁好日子。村前广场上摆满红布圆桌和塑料凳,静待宾客入席。

结婚男丁出自塱头村的渔隐公一脉,主桌摆在渔隐公祠门口。公祠上方的“渔隐公祠”四个大字,也被“百年好合”的红纸遮盖一半。大门两侧的对联下方,摆满了一箱箱酒水和用具。

走进公祠,花岗岩条石铺就的祠堂天井才是最热闹的地方。空地上摆满几个大锅,请来的厨师正在炒菜。一旁的长桌上,有人在洗菜备菜。地上的大盆专门放做好的菜肴,扇贝堆得老高。只待酒席开始,就会分碟上桌。浓浓炊烟让古老斑驳的祠堂充满烟火气,见多了清静的祠堂,这烟火气也难得起来。

向村口延伸的宴席 本文图均为 叶克飞 摄

升平人瑞牌坊

建村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塱头村,位于广州花都区炭步镇。

据记载,塱头村南原是大片湖泽,村子立于湖边山岗上,故名塱头,“塱”即指水泊中的高地。它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村民均为黄姓,于南宋末年经南雄县珠玑巷南迁至广州北郊,元朝迁至此立村。

如今的塱头村,聚居点早已扩大,村子外围都是近二三十年陆陆续续建起的民宅,新旧杂陈,围绕着保存完好的古村。沿路进入古村,升平人瑞牌坊立于小小的广场上。

这座牌坊既是人瑞牌坊,亦是贞节牌坊,是乾隆下旨,为塱头村十一世祖黄宗善的儿媳崔氏夫人所立。崔氏的丈夫壮年身故,当时崔氏才24岁,此后79年未嫁,直至103岁高寿离世,也因此得到清廷立碑纪念。

牌坊里是一位女性的一生

对于塱头村而言,这座保存完好的贞节牌坊自然是历史见证,甚至是一种荣耀。但想象一个年轻女性,在深宅大户中默默守寡79年的岁月,却让我不寒而栗。即使牌坊沐浴于阳光之下,一切显得明朗,可在我眼中仍颇为阴郁。

相比之下,塱头村的其他地方可就可爱多了。塱东社与塱中社相连,塱西则与前二者相隔一条小河涌。村子有多条里弄,如参槐里、兴仁里、安居里、近光里、善庆里、新园里、敦仁里和业堂里等。这些巷弄横平竖直,有保存完整的明清青砖建筑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与书院共有近30座。

村子巷道

一间间祠堂,各有故事

塱中与塱东最靠外的建筑,以宗祠和书室为主,多半建于清代,少数建于明代。它们多半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有灰塑博古脊或龙船脊。

正碰上喜事的渔隐公祠就是典型的宗祠建筑,前后堂保存完好,1984年整修时在头门内重置“燕誉堂”木横匾。它门前那两对旗杆夹,如今正被喜宴的红布圆桌所围绕。据记载,这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补行己未恩科考选第一名恩贡生黄璇章、清咸丰乙卯(1855年)科乡试中式第十六年举人黄湛莹所立。

公祠里供奉的渔隐公则是生于1410年,去世于1481年的黄氏十二世祖黄俊,字景才,号渔隐,与子黄聚瓒和黄聚璋同为进士。

沿路而行,一间间祠堂比邻而立,各有故事。比如乡贤栎坡公祠,门口有一副楹联写有“参藩传铁汉,五桂嗣燕山”,所指便是村中先贤——曾任明代云南左参政、江西布政使司的黄皞。此人为官刚直,得罪宦官刘瑾,虽身处逆境,仍忠于职守,被称为“铁汉公”。

乡贤栎坡公祠

也正是这位铁汉公,在罢官返乡时为家乡修建了至今仍存的青云桥。这座始建于1507年的拱桥,由黄皞手书“青云”二字,不远处还有一棵六百余年的木棉树,是广州地区最古老的木棉树之一。

同样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友兰公祠,则是村中保存最完整、格局也最大的祠堂。这一天,它也恰逢喜事,祠堂门口做了鲜花拱门。相比渔隐公祠内部的简单古朴,友兰公祠内部香火旺盛,平日显然有打理。祠堂内部并未如渔隐公祠那般变成炒菜的地方,倒是摆好了桌子。祠堂外面,几列红色圆桌一直伸向村口。厨师在河塘边搭起大棚,忙着炒菜与分盘。

友兰公祠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六年(1801年)和民国16年(1927年)经历过两次重修。这座建筑供奉的是十五世祖黄学基(1468-1529),号友兰。祠堂坐北朝南,三间三进,青砖墙和红泥阶砖都看得出岁月沧桑。挂有“绍贤堂”木横匾的后堂,有四根硬木金柱承重,站在天井中,前两进的建筑隔断了外部喧嚣,显得极是清幽。祠堂选用的木料均为坤甸木料,产自越南与缅甸等地,用手敲击,响声如叩石。当年要购买这种木料,需专门从海外运到广州,因此使用者非富即贵。

在一间间祠堂后面,沿巷道而入,可以见到许多南粤特有的镬耳屋。这种精美耳墙并非家家可建,只允许有功名的人家方可修建。

在友兰公祠的门匾上方有一幅壁画,画并不精美,也不高大上,仅仅是四棵白菜,可自有寓意。它指友兰公这一脉即使粗茶淡饭吃白菜,也要供后人读书,也指做官后要清清白白。因此,友兰一支“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也带动了整个塱头村的求学风气。

书室之村

因为求学风气极盛,塱头村里遍布书院,几乎几步一间。一路走来,耀轩公书室、俭斋公书室、菽圃公书室、台华公书院、南野公书舍与云伍公书室等,有大有小,夹杂于民宅与祠堂之间。

小小的耀轩公书室,始建年代已经不详,如今所见为2002年重修。门前有几级石阶,门脸处为游客需要,开了个小档口卖小吃。绕过档口走进书室,正堂悬挂“流桂堂”木横匾。有趣的是,这里可不仅仅有朗朗读书声,而是文武兼备,旧时还曾作为武馆使用。

建于乾隆年间的台华公书院、建于同治年间的菽圃公书室和建于光绪年间的南野公书舍,都是典型的三间两进建筑,同样有着硬山顶与灰塑博古脊,古朴斑驳的青砖墙,记录了无数旧时痕迹。

塱头村最大的书院当属谷诒书室。这间书院原本是为奉直大夫黄谷诒所建的生祠,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1999年重修。

谷诒书室的报本堂

这座三间两进的建筑,占地268平方米,比起村中其他书院大了几近一倍,建筑也更华美。走进书室,前廊的梁架梁底雕花,有鳌鱼托脚,还雕刻了多组戏曲人物、雀鸟虫鱼等图案。挑头的人物石雕有“雷公电母”与“和合童子”等造型,墀头砖雕则有戏曲人物和花草瓜果等纹饰。它的灰塑屋脊中西合璧,据说也是村中唯一带有西式建筑元素的书院,这当然与它的建筑时间有关。

后堂悬挂着“报本堂”的横匾,明堂上挂有黄谷诒画像。这位黄谷诒生于1777年,1857年去世,原名黄挺富,号谷诒。因为在道光年间捐献家财救济灾民,因此被赐封奉直大夫,从五品官阶。

按照村民的说法,黄谷诒的发家史极为传奇。据说其人眉毛似旧时剃头刀,故有“剃刀友”的外号。他年轻时挖粪池,却挖出七瓮白银。得此意外之财后,仍然勤俭节约,靠买地出租生财,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财主。他也重视教育,有三个儿子均得中进士,故有“七子三登科”的美誉。

在数百年村史中,塱头村的读书风气始终浓厚,曾诞生十余名进士与近二十名举人。作为偏处南粤的小村,实属不易。

广府少见的大围村

塱头村的格局,在广府地区相当特别,有些类似客家的围屋格局,可算是半开放式的围村。旧时,村子还有围墙,在广州地区独此一份,可惜大跃进时期被拆除。

这是因为村子里读书人多,科考中举者多,做官的也就多,因此一度富甲一方,时常被盗匪骚扰。为了抵御盗匪,村民修建了围墙与门楼,形成了独特的围村形式。

村子外围门楼

旧时,村中每条巷口都有巷门,一旦有敌来袭,将巷门全部关闭,村子便如堡垒一般。如今探看村中外围建筑,仍可见木门上包着的铁皮,花岗石镶嵌的门框边,据说青砖墙内砌入的是整块石板,可见其防御之坚固。

同样起到防御作用的还有外围的门楼。当年塱头村曾有青砖门楼十座,如今仍存五座。门楼都是两层建筑,上层小窗眼可用于监视和射击。门楼有时也兼做神楼之用,比如供奉财神求财,或供奉魁星辟邪。

一代代塱头村人,就是这样群策群力,卫护着自己的家园,保护着“红棉古树青云桥,小巷深处人家绕。书室栉比入塘影,渔樵耕读一梦遥”的景致。在村中一众祠堂中并不起眼的黄氏祖祠,堪称村民们的精神依归。这是塱头村第一座祠堂,用以纪念立村人黄仕明。如今所见的建筑为同治年间重修,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与其他的祠堂和书院一样,也曾供村中子弟读书所用,也因此成为精神传承的象征。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