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2021-01-05 17:53
来源:澎湃新闻

2020年12月27日,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举办。本次论坛聚焦“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主题,共包括3场主旨报告、13场主题报告以及点评、研讨和会议总结环节。17位全国优秀学者通过腾讯会议形式共聚云端,做了深入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15家高校和科研机构。400余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社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本次论坛,共话乡村教育百年议题。

本次论坛由上海社联《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会刊《中国农村教育评论》参与联办。本论坛召集人为东北师范大学李涛教授和《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杨义成编辑。
本次论坛系《探索与争鸣》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的第八场专题论坛。“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是《探索与争鸣》“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重要环节,依托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由青年学者策划组织,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以云端会议形式举行。第一届论坛共包含不同学科专业的十场分论坛,举办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

论坛深入回顾了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百年峥嵘历程,探讨了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建设与实验的艰辛,向中国百年乡村教育发展之路上砥砺前行的思想先贤和伟大的实践者们致敬,史诗般呈现了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变迁的厚重与辉煌。论坛还对当前乡村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乡村教育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困境展开了积极的建设性反思,对未来乡村教育发展之路展开了有意义的展望和思考,凸显了乡村教育百年研究中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会议首先由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首先表达了对与会同仁莅临本次学术论坛共同关心和关注“百年中国乡村教育”的感谢,他指出,百年来中国乡村教育建设者们一直用生命在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为今日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探索了中国式道路。在即将开启“十四五”的关键历史节点,本次论坛回顾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主旨发言阶段,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杰远教授做了题为《乡村教育的文化选择》的学术报告。他指出,在当前乡村教育时代具有“城乡一体”“质量同化”“文化守望”“规模收缩”“师资焦虑”“技术沟壑”等特征下,应重点关注和研究乡村教育的“原文化功能”“文化变迁”“文化样态”以及“文化对当下的重要性”。乡村教育文化的应然状态应是加强“文化引领”,突出“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未来乡村教育文化应在对原有文化反思基础上进行重构,从先知和前人的智慧中“寻根”,从“元素及关系”“乡土及天下”“目标及路径”“过程及评鉴”四对关系中去思考乡村教育文化系统,将原有的“乡村教育文化根系”与“现代技术和社会转型”相联系,在“迁移”与“重塑”中,不断评鉴、调整和矫正,从而建立城乡一体多元的教育生态系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春玲研究员发表了题为《教育发展的新征程:高质量的公平教育》的学术演讲。她指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水平极大提高,实现了从“教育弱国”到“教育大国”的根本性转变。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我国民众的教育机会大幅提高,一代比一代享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为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教育事业即将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教育事业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目标是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强国”。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事业的“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应重点实现三个转向:即转向满足人民群众对“质量提升”和“公平发展”的新需求上;转向对“优质均衡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上;转向“未来乡村教育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弱势补偿上。

东北师范大学李涛教授发表题为《中国乡村教育变革的百年记忆》的学术报告。他从“缘起”“先声”“锻塑”“修远”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全景呈现了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变革的恢弘历程:自1840年始,从“天朝上国”到“救亡图存”再到“民族复兴”的思想继替中,中国与外部世界重新发生着现代性的崭新连接。百年激荡起于20世纪之初的教育变革,随着“国势”和“时局”的重重变化,在与“保守”与“复辟”的缠斗中,“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精神真正扎根中国大地从重视“乡村平民教育”开始。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乡村教育运动用“教育的力量”轰轰烈烈改变着“病症”而“羸弱”的中国乡土,但终受制于“国势”与“时局”戛然而止。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从“农村包围城市”,以“扫盲教育”和“农民夜校”为开端,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建设之路,为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主题报告第一场主题为“百年乡村教育建设与实验”,由东北师范大学李涛教授主持。学者们紧密围绕“百年乡村教育建设和实验”这一主题,既有真诚纪念,又有创新诠释,更有深刻反思。

围绕“百年乡村教育建设与实验”这一主题,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系统梳理了自“五四运动”以来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发展逻辑,揭示了民国教育学者何以“乡村转向”和“地方行动”的内在原因,呼吁今日教育学界关注昔日在地方默默努力发展乡村教育的边缘教育学者。

南京晓庄学院刘大伟副教授研究了近代南京晓庄乡村的治理模式问题。他指出,在1927年到1930年间,中华教育改进社以“南京晓庄乡村试验师范学校”为抓手,陶行知先生带领一批有志之士在南京晓庄地区开展建设工作,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弱法重德式善治”的乡村治理格局。

广西师范大学杨茂庆教授介绍了近代留学生与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他指出,当时留学生深入定县农村,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以此为科学依据,采取多种策略与方式富有成效地推进了乡村教育实验,真正做到了“教育理论与乡村实践”的结合。

西南大学讲师易全勇博士的报告题为《卢作孚与北碚乡村教育建设》,他重点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视角关注卢作孚与北碚乡村教育建设,从卢作孚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入手,探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学理,给当下乡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教育理想提出了宝贵的学理资源。

重庆大学潘家恩副教授发表了题为《“去乡土”与“再乡土”——历史乡村建设的教育创新与反思》的报告,深入反思了中国乡村教育建设中从“乡土”到“去乡土”再到“再乡土”的复杂历程,通过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费孝通四位乡村教育先贤的经典论述展开重释,呼吁广大同行关注教育方向上的根本性问题,对历史乡村建设中的教育创新展开积极反思。

海南师范大学谢君君副教授的报告是《从文化自救到文化自觉——对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再思考》。他指出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以“乡村”为基本单元,通过“乡农学校”实现乡村的生产和分配社会化等基本理念,试图找寻“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契合点,这些观念为我们当下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

天津大学肖凤翔教授和杨顺光博士的报告是《中国农民乡土习性改造的百年史经验与新时代使命》,围绕乡村教育建设者们的理论探索与教育实验展开了讨论,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乡村教育的探索与革新,他们指出,“乡村建设运动”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农民乡土习性宝贵的改造经验。

第二场主题为“乡校百年变迁与发展”,由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主持。学者们紧密围绕“百年乡校”这一主题,既展开了深入的学理叙述,也分享了田野成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司洪昌教授发表报告《重新审视乡村学校》,他系统回溯了乡村学校本源,认为新式学校作为一种外来组织,在某种意义上需要向私塾学习,借鉴其本土文化的融通一体,为我国乡村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陕西师范大学常亚慧教授的报告题为《乡村教育百年建设的社会整合功能》,分享了她对乡村学校社会整合功能的思考,她探讨了教育改革过程中国家力量对地方社会的“渗透”以及地方社会的相应回应过程,认为乡村的重建和教育是发生在“乡村民众”与“新兴知识分子”之间的事情,有活力的、自治的乡村社会的重建也就成了乡村学校建设的关键。

北京大学林小英副教授做了报告《县城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他者”》,探讨了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他者”的县域教育问题。她深入阐释了农村、县域和城市教育行动间的复杂关系,指出县域教育在农村教育改革政策话语体系中存在主体性缺失,基于此提出教育改革行动的概念图式。

西北师范大学讲师李晓亮博士的发言是《“反正考不上高中”:西北地区农村学生辍学再探究》。他深入乡村田野一线,通过对甘肃和新疆13位辍学生的田野访谈,得出农村辍学青少年对学校教育的态度具有“悖反性”的结论,并强调要更好地推进“控辍保学”必须增强农村学校的“吸引力”。

云南师范大学杨舒涵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一个村小的细节——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百年缩影》。她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是否有乡村学校经历百年?边境民族地区的百年乡村学校是否有什么特殊经历?边境民族地区的乡村教育未来如何发展?”三个问题出发,确定云南省腾冲市新华乡龙洒完小为典型性样本学校,并从完小百年来校名变化、办学理念、基建发展三个方面探究完小的动力机制。

上海师范大学魏峰教授的报告题为《从“毁学风潮”到“家校联络”:百年乡土教育变迁中的家庭参与》。他以清末民初“毁学风潮”以来乡土教育与家庭参与之间的关系的史料为基础,指出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家庭参与学校的程度和性质。

随后的点评与研讨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主持。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杨舒涵分享了两点感受:一是在方法论上。以往在做学术研究时更强调实证和实践,但经过本次各位发言人的分享,深入感受到乡村教育研究“回归原著”“回归经典”“回归起点”能给学者们重要的方法论依据;二是在理论上,一些政策表达存在模糊性,需要我们不断反思、理解和优化。在本次论坛中很开心找到了久违了的研究的幸福感。北京大学林小英副教授充分肯定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批批乡村教育思想者和实践者们所取得的实践成效,并指出时至今日我们仍在不断进行着教育改革,我们很期待乡村教育的未来发展,而未来发展究竟是什么样子?如何发展?目前暂未定论,值得诸位学者进一步严肃思考和认真讨论。

最后,本次论坛召集人东北师范大学李涛教授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今日中国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既有百年前教育先辈们面临的类似问题,又有社会结构变迁和时代发展对乡村教育提出的新问题,这就需要以百年来数以万计的中国乡村教育先贤、前辈和乡村教育工作者们为榜样,以更加纯粹和饱满的乡村教育工作热情、理性、智慧和情怀承担更多的学术责任和公共担当。本次论坛只是一个新的工作起点,乡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有充分的探索空间。

    责任编辑:韩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