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苏州河而行·贯通|共享水岸:苏河两岸工业遗产更新的思考

朱怡晨
2021-01-02 11:44
来源:澎湃新闻

在12月18日的“澎湃下午茶”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博士后朱怡晨分享了她对于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更新的研究和思考。这其中既包含了对工业遗产的理解,也包含了对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现状的梳理,以及为了迈向全民共享的水岸,这些遗产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朱怡晨在“澎湃下午茶”现场。刘懿琛 图

工业遗产的定义

一般来说,我们以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TICCIH)在2003年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中对工业遗产的定义作为讨论的基础:工业遗产是指工业文明的遗存,它们具有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工业遗产除了我们通常所见的工业建筑、机器、车间、生产设备以外,还包括运输及基础设施,以及跟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比如说住宅、宗教和教育设施,是一个相对广义的范围。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另一份重要文件是2011年通过的《都柏林准则(Dublin Principles)》,它在对工业遗产进行定义的时候,进一步强调了工业遗产的环境整体性,将保护范围扩展到了区域和景观,并增加了“无形遗产”的维度。

2006年颁布的《无锡建议》,是中国工业遗产保护领域的里程碑式文件。其中也特别指出,工业遗产不仅仅是那些被冠以优秀历史建筑或文物单位的遗产,也包括还没有被任何官方机构评定但具有遗产价值的遗存。这就是我们所讨论的工业遗产跟其他文化遗产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在漫步苏州河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很多跟一般认知完全不一样的场景。有很多漫不经心,很可能也看不出任何工业痕迹的场所,其实仔细挖掘一下,它都属于工业遗产的范畴。

上海苏州河畔典型工业遗存的尺度,相比于公众熟知的黄浦江边巨大的船厂等工业遗产,苏州河两岸的工业遗产无疑更加生活化。左图:E仓创意园;右图:创享塔。朱怡晨 图

苏州河两岸的工业遗产

《上海市行号路图录》里的苏州河两岸工业建筑,由朱怡晨编辑。

苏州河工业文明的历史是值得铭记的。我们在说它是上海的母亲河时,会提到苏州河是中国工商业的发源地。比如因为《八佰》而受到广泛关注的四行仓库,周边就是历史上的银行仓库群。

“沿苏州河而行”漫步者在中远两湾城内遥望对面梦清园里的上海啤酒厂旧址。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在漫步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苏州河两岸有很多为人熟知的、较为典型的工业遗产:宜昌路消防站,属于市政类;梦清园里的梦清馆,原是上海啤酒厂的厂房;福新面粉厂一厂的厂房及仓库,是非常典型的工业建筑;我们很熟悉的M50,是一个综合性的棉纺厂园区,既保留了厂房、仓库,又有车间、办公的场所。

还有一些我们一眼看过去完全想不到与工业有任何联系的工业遗产。比如坐落在华府樟园小区里的瑞华樟园,可能很多人都看不出来它跟苏州河的工业历史有关联。事实上,在建筑外墙挂着的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上,也压根没有提到这里的工业遗产的历史。但如果翻看普陀区文化局编制的苏州河工业文明相关的历史图档,以及建筑内陈列展厅里的资料,会发现它曾经是上海葡萄糖厂的旧址。当然,还有更多的工业遗产,在工业功能消失的时间里,历经功能变迁和改造,也完全看不出曾经的工业痕迹。

苏州河两岸的工业遗产到底有多少呢?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到中环,河道长约19.2km,沿河道两个街区的范围内(基本上是步行可达河岸的尺度),至少有60多处工业遗产。这是我过去3年沿河调研,再结合相关文献、馆藏资料考证出来的。

苏州河两岸的工业遗产。朱怡晨 图

这些工业遗产呈现在公众眼前的建筑风格非常多样。比如阜丰面粉厂的旧址和湖丝栈,是砖木结构带有中式传统风格的建筑。上海造币厂主楼是很典型的西方复古主义风格,有资料说它跟美国费城的造币厂是同一个建筑师。四行仓库对面的衍庆里是英式仓库,苏河湾附近的一个中国实业银行旧址和梦清园里的上海啤酒厂旧址,都采用了现代主义设计方法。还有日式风格,例如创邑河(原国棉六厂仓库)、E仓。

挑战与机遇

为什么要将水岸开放与工业遗产的共享关联到一起?这其实与苏州河的特点紧密相关。苏州河的空间特征可以归纳为:河窄、弯紧、桥多、楼密、路近,是特大城市空间资源极其紧缺的表现。两岸的工业遗产既占据着滨水界面,其本身的更新活化也需要更多的人气聚集。因此,滨水工业遗产是难得的、可以对整个河岸开放起到推动促进作用的共享空间。

左图:漫步时摄于长宁区一机纺地块,工业遗产与苏州河之间的人行道非常狭窄,是空间资源紧缺的体现;右图:M50对面两座工业遗产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楼房与河岸之间空间极其狭窄,部分区域更是作为停车场地,滨水空间远未得到充分利用。朱怡晨 图

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这60多处滨水工业遗产里,可供公众开放的大约有34个。这是在2019年左右的情况。这里面提到的开放,也分为三类,一个是全天开放,一个是限时开放,还有一个是有条件开放。所谓有条件,比如需要消费才能进入的餐厅和需要特殊预约或者只有被邀请才能参观的展厅。限时开放比较多见,像四行仓库,9:00-16:30之间开放, 下午4点以后就不能进入。全天开放的大概有11处左右,比如八号桥艺术空间(原中国通商银行仓库),楼上两层有展厅、瑜伽工作室、设计工作室,一层是一个可以开到凌晨的酒吧,即使下班之后再去,这个空间还是可以对外开放、供公众使用的。

迈向全民共享的苏河水岸

苏州河两岸的工业遗产,既是城市文化、公共记忆传承的载体,也是城市空间资源极其紧缺状态下,难得的可能对公众开放的区域。把这两个条件联系在一起时,我们有一个假设:能否在保遗产护的同时,使它以一个更加共享的状态面向公众,从而推动苏州河两岸向市民进一步开放

苏州河两岸的工业遗产如何共享?我在博士论文中提出,滨水工业遗产共享性的五个要素。第一,从遗产保护的角度,它应该呈现出历时性,即不仅仅是历史的某一个时间片段,更应该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演化过程,不介意让新的建筑在旁边生存下去,可以呈现出不同年代交叠的场景。上海总商会这里原来就有两段围墙是不同的材质,在修缮的时候都保留下来了,这其实就是对不同历史阶段保存的一个细致处理。

第二,针对滨水特殊的空间属性,它应该呈现出渗透性。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平行水岸的贯通,更应该通过垂直于水岸的街道向周边各个社区渗透。

第三,注重分时段的使用策略。如果仅仅是工作时间才对外开放,对于广大的上班族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四是多元性,一个是功能上的多元,一个是使用人群的多元。我把使用人群分为了四种,这四种人群出现的频率和期望值是不一样的,分别是居民、工作人员、有目的的访客和非预期的闯入者。苏州河在市中心,有很多市民过来是没有特定目的的,是期待一种不期而至的、愉悦的偶然。我们看今天苏州河沿岸的很多工业遗产,比如说衍庆里,对于有备而来的访客,绝对是一个你值得去看的点。但如果我就是一个路人,单纯地沿着苏州河而行,那沿岸的空间体验恐怕还有待提升。

最后一个是日常性,苏州河跟黄浦江太不一样了,它与市民每天的生活更加密切相关。

我刚刚只是举了几个例子。我认为工业遗产的共享和苏州河的开放,在各个层面都是可以互相促进的。滨水工业遗产的更新可以从建筑层面的保护与修缮,扩展到城市层面的更新与发展。通过工业遗产的“共享”,推动滨水空间整体公共利益的提升。 

(“沿苏州河而行”志愿者张廷钰对本文亦有贡献 )

    责任编辑:董怿翎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