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是病吗?
原创 看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
在这诡异的摩登时代,人们虽然在物质上丰衣足食,但却总觉得心理上缺点什么。而在缺少的众多元素中,安全感似乎是被讨论最多的一个。它几乎被看成了形成“健康人格”的维他命——一个极其普通但是又必不可少的东西。
就像缺乏维生素在身体上会有多种表现一样,现代人不仅仅把焦虑、患得患失、悲观与缺乏安全感相联系,似乎一切的负面行为、情绪和性格都可以用“缺乏安全感”来解释:
孩子黏父母是缺乏安全感,但和父母不亲近也是缺乏安全感;
女性依赖男人被看成是没有安全感,但远离男人也是缺乏安全感;
年轻人不愿意与人交流的“高冷”是缺乏安全感,但太喜欢与人交流的也可以是缺乏安全感的“讨好型人格”......
“缺乏安全感”几乎变成了一种类似抑郁症的流行“病”,人们总希望从各种途径来获知自己是不是这其中的一员。市面上甚至出现了关于“安全感”的收费测试,通过回答几十道类似于“你是否会因为他不回你短信而焦虑”的问题,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自己在哪些方面缺乏安全感的“诊断” 。
某网站上的付费测试
而比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更让人感到困惑的是获得安全感的方法。
励志鸡汤常常告诉人们“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但情感咨询博主又说“要和能给自己安全感的人谈恋爱”。
激励年轻人996加班的老板们常说,要有了户口、房子和积蓄才能有安全感。但那些财富大亨表现出的超强控制欲和对人的不信任,似乎证明他们也是“安全感匮乏症”的重度患者。
一些育儿专家告诉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就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社会又常批评这样长大的人内心是脆弱的,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听起来,安全感这个概念就让人挺没安全感的——我们只知道它非常重要,但又不知道它是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才能拥有它。
那么安全感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总觉得缺乏安全感?缺了还能补吗?
1.
安全感的一种心理学解释
在上世纪上半叶,主流的心理学家们并不认为“感到安全”对人来说非常重要。
受到弗洛伊德等人的影响,当时的人们认为孩子对母亲的需求只是为了满足饱腹的生存需要,所以专家会建议母亲除了按时喂婴儿奶水之外不要和孩子有亲密的肢体接触,只和孩子握握手。
特别是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去给孩子安慰,否则孩子长大了之后会变得非常黏人,没有独立自主性——这在西方文化中被看成是极其糟糕的结果。
而这个到现在仍然被国内许多育儿博主推崇的“哭声免疫法”的理论,在50年代哈利·哈洛(Harry Harlow)的一个实验后被广泛质疑。
哈洛让婴猴从出生就与母亲分离,把他们放入有两个代母的笼子,一个代母是胸前挂着提供不间断奶水的瓶子的铁丝假猴子,另一个代母是什么都没有却可以依附的绒布假猴子。
如果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只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基本饱腹需求,那小猴子应该更多地依赖有奶水的铁丝代母。
但哈洛发现,小猴子只有在饿了的时候会去铁丝代母那里喝几口奶,其他时候都与那个他可以抱住的绒布代母在一起。而且,他们发现当小猴子受到惊吓时,它会跑到绒布代母身边并紧紧抱住它,而不是跑到供它吃喝的铁丝代母身边。
哈利·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这个实验让当时的人们意识到,除了温饱,亲密的肢体接触也是幼儿的基本需求,而幼儿产生依恋的对象并不一定是哺喂者。
后来,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的创建者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和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对不同族群的人的观察中发现,人类的小孩同样会对非哺喂者产生强烈的依恋,并且儿童的依恋有着几种不同的表现:
当处于紧张的环境中,如母亲离开后孩子单独对陌生人时,有的孩子虽然会哭闹,但当与母亲团聚并且被母亲安抚后,他们便会很快地镇定下来,继续玩耍。这被称为“安全型依恋”。
有的孩子会表现对母亲强烈的渴望,但在与母亲团聚后仍然继续哭闹,并且对母亲的安抚没有反应,持续表现出不安。这被称为“焦虑型依恋”。
还有的孩子并不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恐惧,也没有对母亲的渴望,并且在母亲出现后躲避、拒绝母亲的安慰,他们大多时候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这被称为“回避型依恋”。
还有一些孩子在面对紧张状况时会展现出强烈的不安以寻求母亲,但在母亲在场时又常常会抗拒被安抚。这被称为“混乱型依恋”。
虽然学界对依恋类型的分类以及测量方法有争议,但依恋理论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有安全感”的定义:当面对紧张、恐惧、不安的情况时会寻求某个人(如父母、伴侣)的安抚,并且在得到这个人的安抚后,不安的情绪被成功地缓解,生活又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中。
看起来,依恋理论中“有安全感”的人需要依赖他人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一些人认为这种纽带会限制人的独立自主性。
但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时反而会有更强的自主探索能力,面对挑战时可以展现出更强的受挫能力,同时他们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也更强,长大后他们也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更稳定的婚姻以及较少的心理疾病(Cassidy & Shaver, 2016)。
所以,从依恋理论开始,主流心理学不再把孩子对家长的依恋看成是一种“倒退”或者不成熟的行为,而是把它看成一种自然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2.
有依靠才能更好地独立
与网上流行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的说法完全不同,依恋理论认为安全感必须是来自于与他人的,特别是来自于幼童时期的主要照料者(研究中的照料者通常是家长,特别是母亲,但并不必须是家长)。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根据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来了解自己的价值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并慢慢形成一个关于世界运行的脚本(即内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而早在孩子能够独立探索这个世界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搭建这个脚本,所以这个初始的脚本几乎全是由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形成的。
比如,每当孩子因为害怕而哭闹的时候,家长如果能够很准确地理解孩子的心情并予以安抚,那么孩子头脑中的脚本里就不仅会写上“表达需求是有用的”,还会形成一个期待——我在害怕的时候,有人会来安抚我,并让我感到不再害怕(Waters & Roisman, 2018)。
而正是这样的期待,让孩子在面对不安、紧张的新环境时可以更放心地去探索——因为在他们的脚本中,这些不安的感觉都将只是暂时的,他们可以回到家长所创建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迅速得到安慰。
安全圈(circle of security)图示
可是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认出孩子的需求,也不能帮助孩子缓解不安,那么这个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就容易感到焦虑,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更糟糕的是,在人生的头十几年里,绝大部分让我们感到害怕不安的事情都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解决的——比如家庭矛盾、学习压力、贫困等等。
如果没有安全基地可以缓解我们的不安的话,我们会对外部的变化和挑战格外敏感,更容易觉得焦虑和害怕,也就不能够自如地面对挑战和进行探索了。
那么如何培养“安全基地”呢?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为孩子的每一步都铺好路从而让他不要受挫吗?
其实并不是。安全感是一种“如果受伤/失败/难过了,TA会很好地安抚我”的心理期待,而这种心理期待需建立在过往真实经验的基础之上。
虽然保护孩子很重要,但让孩子永远不受伤害却不是一个可行或者好的目标。比起建立一个保护罩让孩子与一切困难隔绝,不如建立一个让孩子遇到困难后可以回来进行修复和补给的安全港湾,让他们不惧怕困难或者失败。
但是,建立安全港湾的关键在于家长需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紧张、害怕、不安。只有在理解需求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安慰和满足,而也只有在家长可以长期有效地安慰和满足孩子时,孩子才能把家长视为安全感的来源。
3.
安全感:现代奢侈品
可惜很多时候,家长不仅不能缓解孩子的不安,反而成为孩子不安情绪的来源,比如父母间频繁的争吵、对孩子的体罚打骂,以及家长自己的焦虑、抑郁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还有一种对安全基地更隐蔽的破坏——以“为你好”之名用自己的想法掩盖和忽略掉孩子真实的感受和需求。
例如,《小欢喜》里的“鸡娃”家长代表宋倩,她为了孩子能有好的未来,用各种高压手段刺激英子力争好成绩。可实际上,比起对美好未来的需求,英子当下每天面对的压力、挫败感甚至是恐惧,才是更迫切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不难预料,英子未来的学业和工作都会出众,但她却很可能长期被焦虑所折磨,直到遇见一个通过长期相处来重建她的安全基地的人——如果她够幸运的话。
是的,随着我们经历和能力的变化,我们得到安全感的来源和脚本也会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通过与伴侣的长期相处,会让我们的安全基地从父母转移到伴侣身上。
而对父母是安全型依恋的人,也更可能与伴侣形成安全依恋的关系(Feeney , 2008)。毕竟安全型依恋来源于家长从小对孩子需求的理解,那么这样的孩子也更会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从而更可能与他人形成安全、长久的关系。
根据研究,在家庭关系中获得安全感的人能够更好地抵抗各种压力,展现出更强的耐挫能力,但令人好奇的是,当整个社会的运作都是在忽略我们的需求时,到底需要多么坚强的基地才能使我们感到安全呢?
难道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如果一件事情失败了,不仅不会得到安抚,还可能会面临多重糟糕处境”的时代吗?
没有考入很好的高中,就几乎不可能上得了一流的大学,就更不可能找到可以负担得起买房买车的工作了。
而如果因为一时的状况没买房,那么很可能很快就要面临难以负担的房价涨幅或者有钱没名额的窘境。
假如没有自己的房产,很可能老了都没人愿意租房子给自己,而就算能租到,那时的养老金还不知能否负担得起蹭蹭上涨的房租。
更讽刺的是,本应让人们更好地建立安全感的婚姻,都因为政策的原因而让更多人对它避之不及——如果我们没选对伴侣,光是协议离婚就会困难重重,而如果不幸被家暴,不跳楼恐怕都很难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之身了。
这些信息不断地告诉我们,社会里没有可以安抚失败者的机制,只有让失败者加速掉入底层的助推器。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又很难去责怪“鸡娃”的家长为什么逼迫孩子去力争上游。当人们自己都处在长期焦虑、紧张的情况下时,很难去认识到其他人的需求,也更加难以去安抚和满足他人。而要抵抗这些压力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当大多数人的真实需求都被创造出的需求埋藏、转移、忽略时,安全感也许很快将变成现代社会生活的奢侈品。而当对人的健康来说如维他命一样重要的东西都变成奢侈品的时候,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参考资料:
1.Ainsworth, M.D.S. (1967). Infancy in Uganda: Infant care and the growth of lov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9).
3.Cassidy, J., & Shaver, P.R. (2016).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4.Waters, T. E., & Roisman, G. I. (2019). The secure base script concept: An overview.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5, 162-166.
5.Feeney, J. A. (2008).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 couple relationships. In Cassidy, J., Shaver, P. R. (Eds.),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2nd ed., pp. 456-481).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撰文:杨芮
原标题:《缺乏安全感,是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