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育新生”论坛:重看美育,让孩子真正认识生命之美

仲和
2020-12-23 09:13
来源:澎湃新闻

何谓真正的美育?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到底有多少?

什么是让孩子真正受益的美育作品?中国文化经典与现代性社会的开放性在其中又如何呈现?中国绘本的原创作者的努力方向是怎样的?包含这些美育话题与思考的“中国美·育新生”中华世纪坛美育大会人文美育论坛近日在京举办。来自艺术、人文、出版、教育四个方面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文化、人文、美育、儿童教育的话题,就中国文化与美育的关系、儿童美育产品创作的可行方向等展开了交流。当天同时还启动了“中国美·育新生”项目。

“当下教育的问题很多,而真正的美育教育尤其薄弱,引导孩子认识生命,认识生命中的美,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说。

此次论坛由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平行线教育集团、上海朵云轩集团“小朵云”艺术空间、中书培德教育集团及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联合主办,以下为论坛的主旨发言及论坛评点部分选刊。

孩子们在阅读绘本

 

“中国美·育新生”中华世纪坛美育论坛,“中国美·育新生”项目启动现场

美育是要唤醒生命的感受和感动,把真正优秀的绘本给孩子

毕晓倩(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是以复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为宗旨的一家公益机构。2014年开始,我们与国家大剧院共同举办了中国生活艺术展;2015年开始,我们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共同开展了民艺生活展;2013年开始,我们通过乡村书院、校园书院、社区书院等公益项目,将天人合一、以艺载道的东方智慧,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将文质彬彬、担当天下的君子之风,通过一次次的名家讲座,一节节的体验课程,一堂堂的展览,带到更多人的身边。在这样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看到人文和美育的不可分割性。美育本身正是一种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素养教育,美育是要唤醒生命的感受和感动,美育指向的目标正是人的精神。我们更看到,人文美育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如何让孩子们在人文世界中滋养和保有增长想象力,如何学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何懂得气韵生动、应物象形,如何通过“关乎人文”来“化成天下”,如何让人文美育真正成为一座座桥梁,嫁接起从书本之美到生活之美,从皮相之美到精神之美,从传统之美到现代之美,从中国之美到世界之美,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并且所有的这个“从”和“到”串起的两种美,都是没有优劣之分且是可以并存的,这才是真正的美美与共。

刘育涛在发言

刘育涛(平行线教育集团总裁):

我曾在公办学校待了11年,曾带着郑州最好的孩子来北京参加一些数学类的比赛,发现差距太大,那个时候是深受打击,就想做一件事情,就想把全国最好的资源,那些优秀的老师,成为我们的专职老师,经过这么多年,我们现在数学类的基本上和北京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差距了。但后来发现,理科类有差距还有办法弥补,但是中国艺术类的、人文类的,这样的资源更少。所以我特别特别想借助我们专家的力量,书院的力量,想把优秀的作品、优秀的绘本,精选出来,不让家长在茫茫的成千上万册中打着各种文学类、打着各种标签的、打着各种奖项的作品中不知所措。

在精选的基础上,我们还想做原创。我和志钧老师聊的时候,她问,刘老师,这个事儿您想做成什么样?您的战略规划是什么样?我当时两个要求:第一个,我说你自己的孩子如果重新回到两岁到三岁,你会让他读什么,你就做什么,不用考虑商业模式。我当时说,“平行线的实力还不够强,我们只能拿出亏损500到1000万,先去摸索这个事情,尽我们所能,这是第二,我想做原创。”在原创的基础上,平行线想尽自己的力量、借助专家的力量,给中国的幼儿园,特别是那些民办幼儿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培训和引导。

通过聚集学者级、专家级的、艺术级的力量,从最开始的地方,告诉孩子,到底什么是美术,什么是人文,什么是诗歌,什么是作品。 我想精选最优秀的绘本推给孩子们,我想做原创的绘本推给孩子们,给幼儿园、最基础的幼儿园做力所能及的培训。

王志钧

王志钧(本次论坛发起人、朵云轩集团小朵云艺术空间总督导、平行线教育集团童书出版部总编):

回忆起我决定跟刘育涛老师一起来把原创绘本和精选绘本这件事情时,我当时听到之后是被打动了,而且刘老师说:“我们看到很多同行的机构他们是砸钱去做广告的,我们不砸钱做广告,我们砸钱做内容,用沉淀内容的方式来树立品牌形象。”当时我说,您是很有情怀的。刘老师说,“其实这也不能完全说是情怀,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商业本质,因为商业的本质就是做最好的产品。”所以,我们决定就做了,为中国的孩子创造更多优秀的读物。所以,我也是想把我身边尽可能的所谓资源,就是我们的专家们都聚拢在一起,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我是北师大毕业的,之后在做出版, 后来帮助上海朵云轩开创了“小朵云”品牌,现在我又重新回到出版界,就是我希望把我出版的经验和儿童美育的经验能够结合起来,重新回到我最初的那个愿望中,去为中国的孩子创造他们能够看的,又有实质的内容,或者说作品是来自大师级的,能够深入浅出的表现,就是他们能够听得懂、好听好看,这个是一个愿望。但是在重新回到出版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原创?我们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够做出中国的东西,中国内容的东西。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的?我们如果去看央美的毕业展,中国文化与艺术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我们表达什么的时候,我们希望真的是在说中国,而且又能看到我们是在跟世界对话的。

2020年朵云杯少儿书法绘画大赛参赛作品

所有的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探索,我们希望知道我们已经站到了什么位置,我们还可以走到什么位置,中国文化的这个边界也不一定有边界,但是我们可能要去探索我们能够走到更广阔的空间,并且不是一个民族狭隘观的,且又是符合教育本质的。所以,带着这样的思考和努力,我们举办了这样一个叫“中国美、育新生”的项目。这个项目里包含了很多内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平行线和中央美院绘本工作室的实践。

中央美院绘本工作室《中国民间童话》系列绘本

中央美院绘本工作室出品的借鉴民间艺术的绘本

杨忠(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工作室主任):关于《中国节日》系列绘本项目

其实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成立得特别早,我是2004年从日本回来的,之前在日本看儿童绘本,不仅仅是视觉的审美上,表达的丰富性上,还有这种文学的内涵,以及确实它是跨界了美育、哲学、教育等,挺震撼,我就学这个专业,到了硕士毕业,我当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是绘本这一块。

回国之后,正好又进入到中央美术学院,当时学校也有绘本教育这方面的需求,也是慢慢摸索,就逐渐逐渐地聚合了一些有共同理想和爱好的人。我们每一届毕业的学生,大概15到20人,从2008年开始有出版的作品一直到今年,我数了一下是60多本,2020年疫情期间毕业的学生没有线下展,但这届学生的作品非常优秀、非常好。 在这里,借志钧老师说的选题,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绘本创作,我们做的故事性是什么。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原创绘本里表达,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传统为表、现代为里”。视觉上,包括也有一些视觉上的元素,是中国的。但很重要的就是内核,“现代为里”就是指它的内容,还有就是儿童性,我面对的是我们自己中国的孩子,但是这里面还更要有一个世界的情怀,就是我们世界的孩子他怎么去通过中国传统的故事去了解中国,这也是很重要的,这是有文化交流的意义在里面。

我们之前已经做过的《中国民间童话》,最初是8本书,加上前年出的这两本,一共这一套是10本书,我们经历了8年的时间,在整个我们做这种教学课题时候,这么多年我一直秉承着跟出版社不合作的原则,就是因为还是觉得我们是一个学术机构,那么很重要的,我不希望有资金注入,然后去影响我们的创作的品质,还有时间。所以在这八年里面,我们是让三年级的学生整体去创作的。

  我们对中国故事的理解和呈现,一个是,我们要传承中国民间最宝贵的财富,这是指从文本与故事上。第二就是,我们用世界上最精致的画工去描绘。第三是,我们在专业的绘本创作工作室学习,也就是我们有充分的资料、充分的老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第四,我们摸索从未有过的合作创作方式,因为大家都知道,绘本的创作有图画作者、文字作者,有的是图文一个作者,但是我们是集体,所以学生是分组来创作,他们学会分工、学会合作、学会相互配合。 

其中有不少有影响的作品,比如这一作品是一位学生毕业了五年以后才出版的《山海兽》,一看就是中国元素,被引入到好几个国家。

最后,其实我们工作室一直秉承的还是“学术为先、应用为本、关联社会、推崇新意”。《中国民间童话》这一套书一定是中国一直以来最好的一套民间童话,很难有超越。我觉得花的时间跟它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成正比的,所以可能我们在做,我们没有做商业,完全跟商业可能没关系,但是我觉得品质也是教学的根本,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学术还是要慢慢来,文化也要慢慢做。

《中国民间童话》系列之《长发妹》

探寻中国文化的源流,发现基础人文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王佳月(北京大学源流运动负责人):源流运动与缘起与微展览探索

 说到北京大学源流运动,是2015年由杭侃老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里发起成立的,现在我们主创的小伙伴们已经独立出来做了一个独立的工作室,虽然我们还是一个小机构,但是五年来,我们还是做了很多的事情。我们整个的基调其实就是连接考古和艺术,还有设计。我们在开始创立时就不是想做这种考古科普,而是以考古艺术设计为定位的。因为我们觉得,从古到今,人类一直永恒不变的追求其实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为我们自己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专业出身的,当我们看到这些古代遗留的文物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都是古人基于比如他们想改造,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一些设计,或者是审美需求的这种创造,而生产出来的。所以我们一直是以美这种契机,来沟通古代和当代的共通点。这次正好与书院中国基金会、培德书院一起策划了一个展览“冬藏”。

    既然当时说要做一个关于美育的展览,那首先就要考虑说这个美育的美是什么?很多人会把这个美育和艺术教育方在一起,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的教育并不是要培养一个个艺术家,世界上也不需要那么多艺术家。可能美育最终的目标还是以美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然后培养更健全的人格。

关于“源流运动”的发言现场

培德书院的展览“冬藏”现场

 无论是西方最早提出来美育的席勒,还是蔡元培、朱光潜等先生,他们其实还是希望通过美育能够培养人的感情,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人,从而实现这种社会的和谐。因为一个人如果他的人格完善了,那他对美的追求,自然会追求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所以我们的教育,其实并不是去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而是要培养他们一个感知美的能力。

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他的好友赵季仁有三个愿望,就是“一愿识尽天下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我觉得这个其实是通过这一切我们与外在的这种互动来实现自我的这种完善。因为一个人如果他只认识自己的话,他其实是无法达到这种关系的建立和从中体验这种美好人生的愿望的。

回到中国自己的文化的脉络和框架呢?到底哪些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东西,然后它的框架是什么。我想,这也是“中国美·育新生”的项目它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课题。之所以这次很荣幸能跟志钧老师一起探讨和合作,是因为这个话题一直以来也是源流所关注的。

在培德书院的展览“冬藏”策划中, 第一个单元,其实就是“藏”的这个概念我们做了一个延伸,第二单元讲的是藏中间发生的变化。最后一个单元其实是“迷藏”,还有一个对整个展览的升华,就是把时间之冬上升到了人生之冬,然后我们做了一个小的装置,其实就是一个雪花的屏风…… 所以说展览其实它是张大的网,它可以把我们所有这些知识,比如说九千年的历史,青铜器、陶器、五谷、山水、孔子、岁寒三友等等,这么多的信息通过一个故事的脉络把它结合在一起,来深化大家对整个这个体系的感知。

宋颖(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北京交大副教授):从《论语》选篇看基础人文教育中的困境和出路

我想从教材《论语》的选篇来探流溯源。探讨的主要就是基础人文教育里面的困境和出路。

中国传统文化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一体,其中成人教育的功能,情感陶育的功能,美育的功能,在我们基础语文教育学科里面其实相对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所以发展到现在,我们意识到已经跟不上我们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所以国家已经开始语文学科的改革了,不论是从高考上还是课内教材上,我们看到现在语文高考也在改革,课内教材已经应用部编体的语文教材了。据说,部编体语文教材里面一年级到六年级增加了128首古诗词,而且一年级就开始学《论语》。这当然是大量的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可是,传统文化的内容,量不是最核心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它到底应该以什么标准来选篇的。

那么探流溯源,我就以《论语》为基础。因为《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原始儒家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一年级和五年级现在部编体教材里选的,一年级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从小就学过,很熟悉了。五年级选的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我们也很熟悉,其实它就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但这些,我认为只是一个“流”,不是一个“源”。

那么什么是“源”呢?就是《论语》的“学而”,《论语》的开篇“学而”这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实它是真正的“源”,它把儒家里面情和理的关系,价值从哪里来,价值走向哪里去,审美又是什么,道德和审美的关系,所有的东西都说清楚了,据我了解到的情况,现在没有几个语文老师能把这个说清楚的。这放在《论语》的最开篇,表面上看起来很散,有很多西方学者认为这是不成系统的,其实不是,它里面从超越处看,它处处是超越,如果从基础上看,它处处都是实践。所以这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很有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底是什么乐?孔子说的这个“乐”是理性之乐,我们所理解普通的“乐”叫感性之乐。什么叫感性之乐?我喝了珍珠奶茶,很快乐,我打游戏很快乐,这都是先天具有不学而能的,不用别人教。而什么是理性之乐呢?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有我所必须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我所必须实现的意义和价值。当我承担这个责任义务,实现我的意义价值之后,我感到一种如释重负的快乐。这就是我们所谓道德修养的第一重进阶,成为成年人,成熟的人。

《论语》“学而”篇,朱熹集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解释说是志同道合的人,那坚持你的道德修养,坚持你承担责任和义务,总有一天会发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叫“德不孤,必有邻”,道德是不会孤独的,总会有跟你志同道合的人来到这里。就像今天志钧落实办了这么一个中国美育新生的项目,然后大家都是因为同一个愿景,我们希望带给孩子更好的东西,聚到一起,那就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那不是很开心的事情吗?坚持你自己,总有一天会发生一个广泛的社会影响,由己及人,这是道德修养的第二重进阶,你已经影响了社会了。

那么道德修养的第三重进阶就是,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那不就是真正的君子吗?凭什么“人不知而不愠”,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对我自己有充分的自信,我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肯定我。第二,我做了该做的事儿,我问心无愧,至于别人是否肯定我,那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了。但是有一条,我很知道我做的这个事儿到底有没有意义和价值。如果它真正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事儿,那你就坚持去做就行了。而外在的这个东西并不是完全由你所能掌控的。所以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了,你已经可以坚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而不再管结果如何了。而这个,这一段其实他说了很多核心的问题,我们待会儿再说它适不适合七年级。

核心的问题,“源”是什么,儒家的这个学说到底是什么?它是成人之教,它是让人从动物性走向人性的一个过程。中国人的道德修养从来都不是偏执的,也不是痛苦的,也不是被迫的。不是那种苦行僧式,要求自己怎么样,而是把自己的情感逐渐把社会所需要的理性积淀到我的情感之中,提升我的情感层次,所以是以情感开始,以情感终结。到发展到后来,我们见证个人之乐来推己及人,再后来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

其实这里面又蕴含了一个核心的问题,这个到底从哪来?其实刚才已经说了,推己及人,从我内心深处来,我的性情的真率自然处,它就有,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所以孔子说,道德嘛,很简单,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那么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实就很简单,从情感开始,以情感终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我们做人文教育或者做美育教育,不要去做那些形式上的东西,比如说你给他讲道理,讲知识,你要引起他的情感,自然本真的情感,然后把他的情感往正向的导向。所以像颜回这样的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当然不是说天生就有的,要不断地修养,不断地积淀,积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有这种高层次的乐。

今天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且我相信,“德不孤,必有邻”。

论坛教育组评点现场

引导孩子认识生命中的美,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桑国元(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我目前主要关注中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所以我的关注点是教师。包括我自己写的一本书叫《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这里边肯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素养叫人文素养,我们从总体上来讲,教师的人文素养是缺乏的,不能只是说你这个艺术老师需要具备人文素养、艺术的素养,而其他所有的学科、所有学段的老师都应该具备我所提到这个人文素养。

还有就是乡村社会,这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痛点,目前在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所以我们今天上午这么多高大上的项目,如果送到乡村学校当中,我觉得它的社会意义应该是更加的强大。另外,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能离开少数民族的文化,因为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杨润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法制与标准研究所所长):

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呈现美,这都是美育的内容。所以说像杨忠讲的那些绘本,是在呈现美,发掘美,在创作美,所以与我们的美育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你培育人的活动,美育是什么?就是培养孩子们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增加创新活力等等,陶冶情操、陶冶心灵这样的一个东西。那么在这个里面,我们怎么把我们的艺术作品,把我们的人文作品变成美育,实施美育,你摆在那,你就是一个艺术品、文学作品,怎么把它变成美育呢?我的理解是,应该把它变成一个课程资源。

美育还是教育里面最薄弱的环节,这是中央下的判断,这个环节薄弱在哪里?第一,大家不重视。因为我们的教育,课程资源来源的很单一,我们就是课本,所以我们讲课程单一,而且课程资源整合不够。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没有资源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或者说这些资源是碎片化的,所以说这是我的一个判断,也是国家的判断。因此,在这个薄弱的背景下,我们欢聚一堂,我们来研讨这个事情,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我们的问题。现在美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就是增加美育的质量,提升美育的质量,美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我们整合,需要协调。而恰恰今天这个大会就是一个整合各界资源的雏形。

谢春风(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在引导孩子认识生命,认识生命的美,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昨天我听到一个消息,四川一个小学生跳楼,太累了,绝望了,小学生。我觉得我们作为社会人,教育人,家庭人,怎么能够让孩子认识到宇宙是美的,自然是美的,世界是美的,中国是美的,生命是美的,这也是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特别赞赏王佳月老师在报告中的一句话,她有意无意讲了一句话,一个孩子对她说:“我困难的时候就给太阳挥一下手。”这是神来之笔。我们的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不能向太阳挥挥手,获得生命的勇气。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个“育新生”,应该给孩子一种力量。我觉得“中国美、育新生”论坛中,专家把握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文美、文字美。我们中华文化也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也是生命的本质。

而且我们不能狭隘,文化自信一定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特别赞赏我们的世界视野,用世界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中华文明。获得费孝通先生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觉得我们怎么能够为孩子提供好的文化产品,可能需要我们进一步读懂中华文明的本源。

刘芳芳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海淀区人民政府督学):

关于美育德育方面,可以说我在从教20来年的工作中,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工作。我做的课题是“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基于UM模式的考古资源的转化与应用研究”,真正带我进入到这个题目中来的专家,是杭侃老师,大概是在五六年前,我参加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被带到了考古资源的氛围中来。那么后面,源流的大部分活动,如果我有时间的话,我也一定都会去学习和参加。在这个过程之中,我就想着怎样能带给我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融入到这样一个德育、美育学科的这样的教学中来,所以我就想着进行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之中,最开始是在历史的独立的角度,加入考古的资源。后来我发现,如果真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培育的话,需要是十几个学科共同进行融合。所以,我主要在这个课题中就希望能实现学科内的浸透式的整合,学科间的交融式的融合,还有超学科的无边界的融合,也包括我们今天的主题:美育。

我也是个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也会给孩子们选择怎样的绘本。那么在选择的时候,我可以看到供我选择的绘本是很多的,但是质量却是参差不齐的,那么如果我们高质量的研发的学者和专家能融入到这个绘本的研发中来,那么就可以引领这个绘本的高质量研发的方向和一个层次导向,所以在研发中我也希望能让我们一线的初高中、小学、幼儿园的老师,或者说孩子们也融入到我们这样一个开发的过程中来。

北京宋庆龄幼儿园的儿童美育

刘静: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幼教中心副主任兼北京宋庆龄幼儿园园长:

我来自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一个以宋庆龄的名字来命名的幼儿园。宋庆龄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儿童时代》是她亲手创办的。她1956年写的一篇文章叫“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就是说要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创造各种的条件。还有一个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就是要用全身心的精力去培养教育儿童。

就当下的美育而言,幼儿园开展美育的依据是什么?纲要、规程和指南应该是我们的基本的依据。那么在这里面,幼儿园的课程是有五大领域的: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和健康。

在艺术领域里面,我们的培养目标,一是要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二要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我想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一个途径。

论坛人文艺术组专家评点现场,杭侃(左三)在发言

重看美育话题,回到有趣与常识

 冀鹏程(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

为什么近现代美学和美育精神特别重要,我们总说蔡元培提到了“以美育代宗教”,但实际上背后有四个字,不是叫美育,叫“美感教育”,蔡元培当时的原话是这么说的,美感教育背后还有四个教育,在支撑着这个美感教育,不是只提美感教育,还有军队、国家、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第二个是公民道德教育。第三个是世界观教育。还有一个实利主义教育,用四个教育在支撑着这个美感教育。

蔡元培先生后来他到了教育部,又用七个标准或者七个方法去支撑这五个教育。当年制定这七条标准的时候,最后一条是:多给地方留空间,就地方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历史文脉来制定自己的美育政策。这是蔡元培他提美育的一个大的背景。

还有现在总说的“德智体美劳”,这个概念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当时没有“劳”,只有德智体美。现在我们谈到了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以美培人等等,那么怎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应,以及和近现代的美学价值观对应,以及和我们的传统美学价值观对应?

我们传统美学价值观是什么呢?刚才宋颖老师做了非常好的分享,我觉得需要重新回到基础教育当中再上一次课。对于当下的基础教育,有一句话是:“学校内是爱和阳光,学校外是丛林法则。”很多基础的培元的全都忘掉了。

杭侃(北京大学教授,山西大学副校长,云冈学研究院院长,源流运动发起人):

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实际上我想说的一个,能给我半天时间来“浪费时间”。这个打引号的“浪费时间”,也就是说在我们现有的评价体系里面,比如说我现在一直在高校,在我们评价体系里面这可能就是浪费时间。因为我是做文物的,我比较喜欢文学,我曾经想在山西大学怎么能把这两个专业结合一下。因为做文物的人大部分人的文笔都很一般,文学家描写的时候有想象,但不一定跟这个实物结合得那么紧。所以我就想组织一批人,山西大学,当然也有想扩大学科社会影响力的考虑。结果跟他们一谈,他们老师直接把我怼回来了,他们说,“这个东西写了评职称也没有用。”所以呢对于我们现在这个评价体系来说,可能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我为什么又要去浪费这个时间呢?我就觉得,如果从我原来吧,我是考古的,后来我就说在考古的一个小圈子,包括我们做源流运动,今年为什么要出来。这五年了,我就老是发现我们这是一个小的圈子,那么它就是一个考古的发现,一篇论文的发表,评个职称,就让我们觉得挺满足的了。但是我越来越觉得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有趣,怎么能让生活有趣,也就是说我怎么样能够觉得我这个不是在浪费时间,我觉得这一条非常地重要。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是无趣的。所以我就在想,我们这个绘本,前些天回北京的时候有一次就到了平行线办公室就跟志钧老师,这个绘本就好像给我开了一片天地一样,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比如《小黄和小蓝》,这两个色块还能这样去碰撞,还能去讲这么有趣的故事。

我其实一直在想我怎么去做一个绘本。因为绘本是一个能够让生活变得有趣的事情。所以,这个事也是挺折磨我自己的一个事情,为什么呢?我就觉得在这么短的文字里面,在这么短的篇幅里,怎么让你觉得豁然开朗的一种感觉,我觉得我做不到,所以这些天又有一些焦虑,我可能能把这个事情说得比较有趣,但是我觉得还达不到国外一些经典绘本的那种层次。

一个是有趣,第二个就是常识。那么我们有趣和常识都是为了什么呢?我觉得都是为了成人,就是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养成更坚强、更好的人, 然后有一个定力,我们现在大家都好像没有一个定力,所以我很希望我们在大的方面,能有一个系统重建我们社会的价值体系。

源流运动策划的《冬藏》展出现场

刘莹(科普作家协会旅游科普创作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内容总监):

说到博物学,其实特别适合孩子。因为这个对孩子来讲,你可能就看身边的小虫子、小草、小鸟,就是随时随地可以教育,可以去感受。

我们在做博物教育的过程中,我希望告诉孩子们:世界非常大,非常地有趣味,然后你看看自然界,很小的蚜虫,它没有保护能力,但是它有蚂蚁保护它,小小的蚂蚁,虽然说它的能力不强,但是它集合集体的力量非常强。刚才宋老师讲的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有一个非常让我触动的点。您就讲现在的很多学习讲逻辑和知识,其实更重要的是体验,感情和体验。其实科学,我们一说科学,因为博物学跟科学很相关,很多人一说科学教育,就想它肯定是知识的和逻辑的,其实恰恰相反,我做《博物》杂志做了十几年,我发现对我们来讲最核心、最重要的反而是体验,是情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关心这些东西,科学研究是为什么,它的出发点就是人类的好奇心。

论坛现场培德书院教师的表演《小叶儿回家》

张凡(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首饰设计师):

刚才其实宋颖老师把《论语》这样去解读特别重要,就是,中国的教育不应当是实用教育。但当下很多的教育,给学生的是实用教育,比如你学了这个以后你将来能怎么怎么样,你学了这个东西对你有什么用。所以我相信,可能很多的事情都是跟这个是有关系的。我觉得把中国人真正很好的对世界的解读能够放在绘本里,而不是太关注于自己,这是我的感受。

当年读到杭侃老师关于对考古中的李静训项链(《金枝玉叶的早殇——隋·李静训墓出土嵌宝石金项链》)的文章,我当时就特别兴奋,对我启发特别大,就在于,他从一件东西,一个故事讲了一个面,讲了一个社会,然后讲了一个人文,讲了一个情怀,然后讲了普通人都有的感受。所以我就在想,这个给我教学上很大的启发,就是我后来在给学生去做一些案例的时候,我们也是从一件文物或者一件设计品,或者是一个画,把故事能够一层一层讲透,不断地去强化一个很小的点的时候,通过这一个点,他能认识到一个面,然后他能认识到一整个的事物。

2017年我与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合作了珍藏首饰系列,当时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形式最后出来以后是不能跟当代人违和的,还是要现代人的生活中是可以佩戴的。但是又需要跟传统发生关系,所以可能跟我们今天绘本要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就说我们如何从传统里面去发现一个东西,给当代人一个启发。

上海学生体验青绿山水画法

“ 无用之用”为大用,开放地汲取传承中外人文经典

顾村言(《澎湃新闻》艺术主编)

杭侃老师刚才说到“有趣”与“常识”,其实不仅在文物中,在整个生活中都是,这一点特别有感触。我觉得用“源流”二字概括今天的论坛非常贴切,因为本身我们在探源,不光是中国文化之源,也探人之源,美之源;流,一方面是流播,传播,另外是流向未来。所以从这两个字去谈这个美育也格外让人有宏阔的视野。

 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如果从理解蔡元培、王国维这一代先贤对中国美育的理解,我觉得要跨越时空到百年来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转变中。怎么理解人之所以为人,怎么汲取中国文化那些有真正人文性的美好的东西,再汲取欧美经典人文中好的内容,来铸造打造我们未来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他们有这样一个宏大的野心在里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可能我们当下谈美育,有家长可能会有抵触,因为艺术考级是实在的,而好的美育可能眼睛看不到具体而实在的功用。本质上,美育可能真的是一个“无用之用”,美育和艺术、人文修养都是“无用之用”,但我们如果跨越更大的文化以及跨越更大的时空来看,因为人生其实还是短暂的,但人类还得持续生存下去,真正培养人格与感受力,所以这是一个长久之用。“无用之用”的美育,是拒绝短期功利的,但却是长久的功利,看似是无用,却是一个更大的用,对人类,对中国,对我们每个个体,反而是一个巨大的用。

 蔡元培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说得其实是非常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这决不是美术或艺术的话题,他是一位有着巨大而宏阔开放视野的大教育家、思想家,而且根本的得关注人,“人之所以为人”字的本身,拒绝功利与奴性,有真正的人文主义,可以说是朴素的人,平民性,内在的这种风骨或贵族性,这在孔子的《论语》里其实都可以体会到,但问题就像宋颖讲的,这些很多时候是被遮蔽的。刚才说到《论语》里的“学而”篇,其实“曾点言志”篇也非常重要,可以体会孔子的美育思想与人生态度,就是子路、曾皙(曾点)、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孔子让各个弟子言志,有人说庙堂之高啊,要怎么怎么样,最后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一种美的人生,从中可以感受到儒家真正的自在心性,发现生命的美,有对生命的感受与愉快在,这与朱熹以后的儒家是不同的。就美育而言,当然还要包括也要追溯西方的人文经典,包括走出中世纪后提出人文启蒙、人本主义思想的一些内容,与中国文化里的心性自在很多是相通的。当下社会不可否认有很多功利主义,太多了,原因何在?可能对真正的中西方人文经典教育都还是有一些断层,这不是表面性的,所以我觉得要以开放的态度从中国与西方经典里面打捞这种完满的人格,我们中国人本来是什么样的,汉代是什么样的,唐代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将来何以自处?这既是百年前先贤思考的问题,也是当下要思考的问题。所以鲁迅很多杂文,批评社会,可以说为了是说民族品德的重造,沈从文后来写很多乡土的抒情小说,其实也是一种民族品德的重造,只不过他是温情一些而已。当然,就是重造,其实也不是重造,而是说发现、探源,我们的文化与人格本来是什么样的?

刚才看到杨忠老师提到的绘本,第一批绘本,我觉得好多学生是从素描角度进入绘本的——这可以理解,因为现在艺考都是素描教育,就技巧而言似乎并未从中国艺术中汲取,但我还是觉得有点担心,就想到我们小的时候看过的像《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动画经典,真正的把中国元素与趣味结合得非常之好,后来发现,他们后来还是有不少从中国民间艺术汲取养分的绘本,我觉得就很不容易了,也很开心。因为寻中国之源,不仅是面向文物,不仅是面向经典,也包括民间艺术的很多鲜活的,里面有一种真正的元气在。当然,对于绘本的开放性视野,怎么寓教于乐,怎么把东西方真正的好的经典融进去,这里面有很多的路径可以探索。

另外对于美育,问题的核心是,其实当下整个社会的美育教育也是非常薄弱的,审美的粗鄙化触目可见。文化的真正传承,审美的真正培养,这里面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美育真的不是教育机构和学校的事,是整个社会的事。过去我们做报纸,《东方早报》当时有上海书评、艺术评论、经济评论,都是大型周刊,后来延续到澎湃新闻,一直注重思想、人文与艺术的板块,现在想来,可能也在有意无意地做一个中国社会更宏大的美育教育。参加这样的论坛,可以让人感动,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当下的这一辈人,如何以真正人文独立的态度,去伪存真,沙里淘金,把最好的、最精华的,最承载“人之所以为人”的这样一个人文脉络、文脉能存下去,把风骨传承下去,让孩子知道有趣与常识,我觉得对以后的中国都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就像刚才讲的,不要急,慢慢地做,拒绝功利化,真诚地做一些脚踏实地的事,就行了。

论坛出版传媒组评点现场

 王菲菲(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红披风分社社长)

我是来自中信出版社,做绘本已经有五年的时间,然后跟杨忠老师这边也有过合作。我们一开始做绘本的时候其实是以引进为主的,以引进大量的西方的或者是日本的比较多。其实当下,我们不管是美学的教育还是人文的教育,其实都已经走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可能距离国际的水准,我觉得只差一点点了,或者说我们基本上接近了。而在五年前,我在选择国外的绘本和国内的绘本的时候,其实觉得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然后我们当时碰到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其实家长他是可以买到很多的国外绘本,而且他没有太多语言上的问题。那么我们作为出版者,我们可能更多的是面向市场,所以市场对我们的教育就是,其实家长是会选好的东西,他不太关心这个东西是中国人画的还是美国人画的,还是日本人画的,他根本不关心这个问题,他只要觉得这个故事好,编得好,然后孩子喜欢,家长喜欢,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作为中国的出版方,一个困惑就是,我们怎么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能够跟国外的水平相当呢?因为绘本其实是有一百年的差距,我们在做的时候其实国外已经做了100年了,所以这个差距非常非常大。

 那么我们找到了一个方式,找到了一些华裔,就是本来他是中国人的,后来到国外去生活,到国外去创作。我们发现华裔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错呀,也特别受到全世界读者的欢迎,所以我们找到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其实证明了,首先我们中国人是可以的,就包括画中国的这个题材,后来就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们在研究作品的时候,发现其实趣味性特别重要。有一位知名儿童文学专家,把全世界的儿童文学归为三类,第一类就叫爱,就是爱分母爱和父爱,我们今天可能看到更多的中国作品是母爱型的,就是非常温馨浪漫的。但是父爱型就是教你直面人生。那么第二个就是顽童,就是这个孩子他总是不太听话,他总是在挑战成人世界的一些规则,那么我们觉得这个主题其实目前在国内的创作中非常少。就我们太多这种一定要给孩子一个特别甜美的啊,特别温馨的一个场景,但其实孩子不喜欢。因为我们也出过大量这样的作品,后来发现小孩并不喜欢。第三类就是自然的母题,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回到今天分享的内容,什么是美?因为我来之前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美这个概念,我是觉得我们大多数人把它太窄化了。我特别赞成的一点,就是情感,就是你的感受力。这个美不是说好看、不好看,而是说感受到了什么。那么我觉得,我们的绘本出版更多的现在是侧重于从这一点去培养作者,或者是发掘作者,或者是发现作品。就我们肯定是立足于世界。 另外,像我们跟志钧老师合作的《蝈蝈和南瓜花》,这个作品我觉得特别打动我,今天没有机会展示,这一作品其实捕捉到了一个孩子内心的一个小感受。

论坛现场表演《小叶儿回家》

李佳怿(资深出版策划人):

我是一个独立图书策划人。在三四年前的时候开始转做童书,因为我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我变成了一个妈妈,因为伴随着小朋友的成长,我会接触到童书。在这里,我也想回应一下杨忠老师的质疑,因为我自己进入这个领域以后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发现童书的编辑其实缺位非常严重。其实整个编辑的缺位在整个行业中看得到,在我的一个感觉中,为什么在童书尤其严重,是因为大多数编辑其实没有读图的能力。

就我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出版的两个关键词应该是连接和传播,就是我们连接起作者和读者,我们连接起儿童和家长,我们连接起过去和未来,就是一个连接者的身份。那我经过这样一段摸索以后,我的感觉是,编辑的连接能力变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你认为编辑只是校对书稿,只是做书的话,那这个领域确实已经在萎缩,或者一定程度上没有原来那么有活力,但是如果您认为的是出版它的本质是连接和传播的话,实际上在未来其实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就想介绍一下我们未来跟平行线的合作的策划系列,可能会走的方向。比如《给现代孩子的声律启蒙》,我们还做了一个展,呈现的是声律启蒙可以穿出来,下面是可以对出来,现场可以带孩子对对子,包括声律启蒙的一个戏剧工作坊等。

以后与跟平行线的合作,有几个维度:第一,我们做的是传统文化的东西;第二,我们的呈现是现代的形式;第三,我们主要的改编的立足点是孩子,我们真的是为了孩子来做这个事情;第四也很重要,我希望它是延入生活,而且是延入各个层面的生活,能够进入城乡的孩子的生活中。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