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那北:好好做自己喜欢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2020-12-14 06:58
上海

原创 访谈者 生活周刊 收录于话题#上海访谈28个

林那北

福建闽侯人,现居福州。著名作家,先后任《中篇小说选刊》副主编、主编、社长。

已出版长篇小说《锦衣玉食》《风火墙》《我的唐山》等二十六部著作,作品入选《2003年中国文学年鉴》《新时期最佳中篇小说选》等几十种权威年选,曾获《芳草》《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作家》《小说选刊》等刊物小说奖,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林那北是福建闽侯人,提到这个地名的时候,很多人会联想到另一个才女林徽因。她们都姓林,从某种程度上说,应该有着难以剥离的根脉,这道根脉是地理的,也是文学的。林那北的前身叫北北,因为年轻时特别向往有雪的北方,就用方位词做笔名,北了还要再北,以为此生必定要漂泊一番,结果一直窝在当地。林那北毕业后当了七年中学老师,但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在编地方志的一年多时间,那段时间每天都在穿越时空,与曾经的历史往事直面,这让她非常震撼;而对于自己是否被收入了史志,她只是一笑,认为这并不重要。

裘山山与艾伟评价林那北,是一个活色生香的人,她的生活确实充满生机,画画,跳舞,运动,网购,玩抖音,开通“万众阅读”。林那北说:“我恐高肯定开不了飞机,我太迷糊肯定不适合官场,我对数字一脑袋浆糊肯定驾驭不了商界……那么还是留在文学里吧,它的丰富和美好至少能让我内心充实柔软。”

本期焦点人物 林那北

青年报记者 陈仓 李清川

1

年轻时特别向往有雪的北方,

就用方位词做笔名,

北了还要再北,

以为此生必定要漂泊一番,

结果一直窝在当地,哪里都去不了。

青年报:你是福建闽侯人对吗?闽侯文脉深厚,有好多历史文化遗迹,你能帮我们介绍一下这片土地吗?

林那北:这个问题有点复杂。闽侯其实是闽县和侯官县合并之后的名称。汉建安元年这里就置侯官县,之后多次析置更名,侯官县和闽县各种交叉重合,好像到明万历年间两县才并立,同属福州府。那时范围极广,包含福州市区和周边的几个县域。1913年闽县和侯官县再次合并,称为闽侯县,一直到1946年县治还在福州市区内。所以有大闽侯县和小闽侯县两个概念。史书上很多名人,比如严复、郑振铎、林徽因、谢冰心等,可能都被标注成“闽侯人”,而这个闽侯与现在的闽侯县有一些差别,当然无非是地域大小之分而已。

青年报:我们看到你的名字,就觉得特别有文学气息。你曾有一个笔名叫“北北”,这个方向性的词是从何而来的?后来怎么又演变成“林那北”的呢?

林那北:1983年在《福州晚报》发表处女作时,我开始用笔名“北北”。年轻时特别向往有雪的北方,就用方位词做笔名,北了还要再北,以为此生必定要漂泊一番,浪迹天涯,脚踏八方,结果却一直窝在当地,哪里都去不了。人生的际遇也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现在觉得也没什么不好,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要违天意。

2006年新浪让我开微博,我那时对网络还没有信任,又不好拂人家好意,就用了“林那北”这个化名,我姓林,是那个北,就是这么回事。当时打算潜个水,兴趣不大,不想两年后还是很多人知道了。恰好那时觉得叠音笔名很幼稚,索性就改掉了。当时很多人好心地反对,认为笔名是作者的商标,改掉后一切归零,还得从头开始。我没有犹豫,多少有点盲目自信吧。心想如果写得不过一堆狗屎,要淹没就让它淹了吧。改名后第一篇小说发在《人民文学》上,紧接着《作家》的“作家影像”栏目又推出我二十多张照片。完全是托这两家在中国影响度极高的文学刊物的福,我非常顺利就完成了笔名的转换。谢谢他们。

青年报:你的文学理想是从故乡起步的吗?你还记得自己第一篇真正意义的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回过头来,你怎么评价那时候的文学生活。

林那北:我老家在闽侯县尚干镇上,那里民风彪悍文风鼎盛,清末太子太傅陈宝琛曾在那里创建了著名的陶南书院,1934年,林森在原陶南书院遗址上又创建了省立乡村师范。历史上出过一些名人,文武状元进士都有,也有过一些特别有血性的男子,比如中法马江海战中只身驾船炮击法军的林狮狮、二七烈士林祥谦等。

我对在诗社里吟诗作赋的乡人没太多感觉,但一直对尚干男人尚武,并以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为荣这个特点非常迷恋。中篇小说《龙舟》的主人公,那个一身好武功的小保安万炳就来自尚干镇,《寻找妻子古菜花》故事背景也是这里,尚干很多女人都有古菜花一样的刚烈和真性情。但事实上这只是我概念上的故乡,很多时候它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意象。

我父亲出生不久他父亲就去世了,他年轻美貌的母亲不愿改嫁,抱着才九个月的他永远离开了那里。至今我只在老家房子里住过一个晚上,所以我没有故乡情结,也没有漂泊感。我说不清究竟哪一篇才算是自己真正的作品。最先我是写小说的,上世纪90年代到处写专栏文章,1997年重新回归小说,一路走到今天。不想评价了,每个人都在编织自己的历史,走过路过,只要是真诚踏实的,每一个步履都要自珍。喜欢写就努力写,哪天写不动了,就坦然放下,人生不过如此。好好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比什么都重要,内心明亮了,世界也能好一点。

青年报:根据资料显示,你在闽侯当过七年中学老师,你那时教的是什么?那段校园生活应该有很多故事发生,这对你以后的文学创作是不是一种铺垫和积累?

林那北:我在中学是语文老师,很惭愧这不是我感兴趣的职业。我母亲是中学老师,我出生在她工作的校园里,后来又跟随她从这所中学调到那所中学,总之整个成长期都关在校园里,上下课铃声把两耳都听出茧子了。结果我莫名其妙又读了师专,毕业后自然而然进入中学工作,一想到这辈子又得把母亲的生活重复一遍就头疼。可能正因为内心对校园生活的排斥,我至今都很少正面写教育题材的小说,倒是小说中某个人物的身份常常是教师。无论如何,我对这个职业的人是熟悉的,他们不算特别有故事的人,但身上会有些特殊气息。以一个传统教育者的身份介入多变的世事,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当然有时不过是一个社会身份而已,与情节关系不大,给小说人物安一个我熟悉的行业,写起来心里会踏实些。

青年报:你还有一段非常特殊的职业经历,你在闽侯编过地方志。地方志其实就是地方史,其中应该包括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你是当地的著名人物,县志里有没有收入你的条目和作品?你觉得作家和文学作品进入史志有没有最基本的标准?

林那北:其实编地方志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对我世界观的影响却非常大。那段时间我几乎把县档案馆里新中国建立后的宗卷全部浏览了一遍,很多人和事都非常让我震撼。每天都在穿越时空,与曾经的历史往事直面,周围弥漫着一股又熟悉又陌生的气息,这种感觉让人内心浮动,世界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纵深悠长、明暗交错、阴晴圆缺。我挺喜欢那份工作的,还有当年的那些同事,他们充满善意的爱护温暖至今,常常怀念他们。一年后,我调到城里,从来没关心过县志里是否把我收入,对,看到你的这个提问真的一愣,然后一笑。历史上很多气壮山河、功勋卓越者,在史书中常常不过浓缩成区区一行字而已,真的不过而已,我不认为这是重要的。

2

一个人欲望横流,常常吃相难看,

周身乌烟瘴气。

不如像一棵树安于脚下,

向上一点是一点。

青年报:你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可以说是精品很多,如果让你自己评出三篇进入文学史,你觉得应该是哪三篇?理由是什么?

林那北:算了,我还是不要做这种无谓的选择了吧。哈,我自己写的自己喜欢就好,文学史能喜欢最好,不喜欢就让它不喜欢吧。那些进入文学史的,其实有些也不见得是因为质量,也常因某种偶然机缘,进了就进了,不进也很正常。写作者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天赋,这是没办法的,但良好的心态似乎可以由各自决定。我一直不喜欢“不想当将军就不是好士兵”这类话,没有才气,太想当了往往就会丑陋地不遗余力和不择手段。

也许真的可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一个人欲望横流,常常就吃相难看,周身乌烟瘴气了。不如像一棵树一样,安于脚下,默默做着扎实的努力,不争不抢,向上一点是一点。写作的过程放下世俗需求,更自我,更骄傲,更忠于内心,才能有更真实自然的流露。我相信每篇文章都各自有命,写得好不好我们左右不了,但老老实实地写,是怎样就怎样,成败在天,没什么可抱怨的。我年轻的时候想,要是能发表一篇小说,这辈子就满足了,所以从第二篇小说发表开始,都是加号,全部算意外的快乐。阿Q一下也挺好的,至少比自怨自艾的好。

青年报:我们读你的小说觉得特别轻松,常常被生动幽默风趣的描写所吸引,这是读者喜欢你的作品的原因之一。有很多小说,尤其是所谓的先锋小说,为了追求某种效果而特别难读。我们想问的是,你觉得可读性和思想性矛盾吗?这二者哪个更重要一些?

林那北:真的轻松吗?但我写得常常并不轻松,我也不以让人读起来轻松为目的。说到底我一直不太在意别人怎么读。世界这么大,谁读谁不读,真操心不过来,我只对自己负责:我想表达。我可以这样表达。舒婷有一句诗:“我表达了自己,我获得了生命。”这应该是最好的写作状态,我一直非常喜欢,正如我喜欢她这个人一样。写作者应该更关注内心,令其保持应有的激情与活力,不断寻觅通向这个世界的幽微路径,在此前提下,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不过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流淌。

“先锋”是个好词,我个人认为它包含着不懒惰、不沉溺庸常、不因循守旧等诸多优点,只要不刻意不矫情不投机取巧,我愿意向一直在先锋上探索跋涉的人致敬。自甘孤独是一种美德,与绝不肯低下头同流合污一样值得赢取一片掌声。

青年报:你的很多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和时代生活非常密切,有不少题材都是当下的热点。比如获得《小说选刊》双年奖的《双十一》,我们印象就非常深。这里有两个问题想问:第一个问题是,你在生活中是不是爱赶潮流的人?第二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双十一”这种人造的节日?

林那北:双十一敲锣打鼓忙乎了几年,已经很普及,几乎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大家都很自然接受了,这种情况下,人际关系必定会因此出现与以往不同的矛盾冲突。

《双十一》这部中篇小说,其实只是借双十一这个背景,写出当下社会和人心的一些变化。这几年我有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在网上买,不一定等到双十一那天。对女人来说,实现网上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逛遍天下,然后还送到家门口,单这一点就让我经常庆幸生在这个时代。古代的女人买点东西多难啊,要是有顺丰,杨贵妃吃荔枝就不必那么劳民伤财地折腾了,她想吃什么快递小弟随时给她送什么。

所以对于这个人造节日我并不反感,其实哪个节日不是人造的呢?很多节日不都是我们自己为了吃、玩或者高兴一下,专门找个借口制造出来的吗?双十一也不过是其中一个。没有强买和强卖,隔着屏幕,手指头也是自由的,上下划动然后点下去,这个过程对很多人而言还是挺愉快的,这没什么不好。只是作为写作者,我们不免会关心在这些表象之下,有没有隐藏新的可能性,心灵会有怎样的颤动,人与人之间又会有怎样的磨擦。

青年报:你刚刚出版了新作《蜻和蜓》,这本书是童话小说,面对低幼小读者。你以前从事的都是严肃文学创作,你是想转型呢,还是偶尔想尝试一下?

林那北:应该是偶尔吧,不过也无法肯定。之前一直有人约写儿童文学,但我对这种方式的写作有误解,不太能接受。这次写《蜻和蜓》是福建少儿出版社约的,他们的社长和副社长一起登门让我写一本书,很受宠若惊,就存了这个心。有天早晨看到十一层高的窗户上停着一只蜻蜓,挺意外的。以前只看到低飞的蜻蜓,也没细究过,突然跟停在窗户上的蜻蜓这么近距离面对,不免心里一动,一个故事的雏形就冒出来了。写得挺顺手的,仿佛进了游乐园一般快乐,出版后反响也不错。出版社希望我每年至少写一本,我不敢说行也没说不行,顺其自然吧。哪天有感觉了,就好好写,写不了也没什么可惋惜的。

青年报:目前严肃文学非常不景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发行量小,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而创作儿童文学收入非常高,你写这部儿童作品有没有这方面的动力?

林那北:上面说过,之前一直有出版部门约我写儿童文学,2014年我还曾担任全国儿童文学奖的评委,那期间也有人让我写。如果仅仅为了钱,早些年就可以动手了。钱当然是好东西,但上年纪后不觉得钱是个可以让自己委屈去俯就的东西了,少吃一口饭也饿不死人是不是?其实就是年轻时,我也很怜惜自己,尽量不做内心所排斥的事情。

我胃口很好,喜欢吃各种美食,但如果让我必须付出不想付出的代价去换取,我干脆就倒掉胃口,宁可一口不沾。这个比喻不太得当,但道理是一样的,能说明问题。另外,潜意识里我一直觉得写给孩子的东西一定要干净、纯真、明亮、灿烂,这几个看似简单的词,在人世间却都闪烁着圣洁的光芒。我想隐隐之中我是担心自己抵达不了那个境地,所以一直闪开,谨慎下手。

青年报:你好像还是鲁迅文学院第一届学员,鲁院刚刚迎来七十周年,鲁院成为很多作家的起飞地,这里曾经给你留下过哪些深刻记忆?你的文学理念是不是那时候塑造出来的?

林那北:2002年秋天我进入鲁迅文学院首届高级研究班,江湖上号称“黄埔一期”。当时全班四十九人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上是每个省来一人,进行为期四个半月的学习。很美好的一段经历,在这之前文学对于我而言,还有点闪烁不定,心里也无法确定单凭一腔热爱,是否可以在这条道上走到底。到鲁院后,和四面八方的同类人聚在一起,听很多有价值的课,再反复进行关于文学的对话,心里渐渐安定了下来。

我恐高肯定开不了飞机,我太迷糊肯定不适合官场,我对数字一脑袋浆糊肯定驾驭不了商界……那么还是留在文学里吧,它的丰富和美好至少能让我内心充实柔暖。说文学理念的塑造可能有点夸大了,但确实人生被校正了一次,为此我深深感恩。

2015年我又参加了鲁院第二十八届高研班,这期比较特别,是从之前二十七期高研班中挑出几十个学员,重新进行学习,俗称“回炉班”。从首届到二十八届,时光过去了十几年,我竟仍然被文学所收留,真好,非常庆幸。

3

努力做个活色生香的人,

即使陷在柴米油盐中也要妖娆生辉,

这至少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青年报:你的另一个身份是编辑家。你是哪一年进入《中篇小说选刊》的?《中篇小说选刊》创刊于1981年,在中国文坛上影响力巨大,许许多多作家从此走上文坛。你们有没有具体的措施来扶持新人?在选择稿件的过程中,是作家优先还是作品优先?作为小说家办一家小说刊物,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林那北:2004年我从省直机关调进《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担任副主编,2009年开始主持工作,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几年前设立过“新锐出发”的栏目,就是专门用来转载一些名不见经传但文学品质相当不错的作者作品。我记得曾转过浙江省一位十五岁中学生的小说,那是迄今为止我们的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2009年《中篇小说选刊》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没有财政拨款,一切交付市场,所有费用自己承担,不说职业道德,单就向读者负责这点,我们也肯定要以作品说话。

名气再大的作家如果写得“烂叽叽”,我们选了必然挨骂,既让自己的审美蒙羞,也是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名气大不等于作品好,或者说不等于每篇作品都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有时候考虑到某些作家的社会影响力,我们也会做某种程度的倾斜。这种完全交给市场的文学刊物,有时候也挺为难的,经济压力大当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不过这些年我们省里对这份刊物的生存挺在意的,给予很多扶持,我们集团还特地网开一面,降低经济要求,这对刊物的当下和未来都意义重大。

我以前觉得平时写小说,工作再看小说,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其实未必。《中篇小说选刊》从创刊起就有清晰定位,就是更倾向生活气息浓郁的现实主义作品。作为一个小说写作者,个人审美趣味和办刊定位一旦产生某种程度的错位,就不得不后退半步放弃个人服从刊物。

审稿的过程,会习惯性介入小说的流向,从技术性角度看到该小说的好或不好。好小说会有一种被推开窗的感觉,眼前豁然一亮;平庸的小说却总是处处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哎呀为什么要这样而不那样,为什么这么简单不能更复杂一点,诸如此类。很遗憾,十几年的工作中,前者偏少了。一般化的小说,如果不是因为职业,完全可以弃之不理,为了饭碗却不得不读,就多少是种折磨了。

青年报: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有一家比较重要的选刊,在明年将被整合掉,我的理解其实就是停刊。在网络化时代,传统媒体将会受到更大冲击,估计未来还有刊物会因为生存问题而停办,你觉得文学纸刊会不会消亡?

林那北:是,这些天圈内人对那家即将消失的刊物议论颇多,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气氛。但从某种角度上说,我认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企业可以关停并转,人也生生死死,文学刊物为什么就不能呢?一切都不是永恒的,什么都有可能。中国文学期刊确实偏多了,连一些县区文联都在办只有自己看的期刊,感觉人力物力都有点浪费。毫无疑问传统媒体正在被全面冲击,走在街头会特别感慨,看到到处洋溢着阅读热情,但人人都不过是手机阅读家,连骑着电动车也盯着手机屏幕。

书香正越来越淡了,每天与书本紧密相伴的只剩下中小学的孩子,而他们却是被动的,高考一结束不是就到处可见他们撕书抛书的新闻?居然成为一种时尚,做得堂而皇之,不知说什么好。希望过一段时间,大家终于对手机腻了,那种以捧起书本为荣的氛围又会重新回来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多美好,到那时所有的文学纸刊又枯木逢春了。

青年报:我们非常佩服你的是,你在这方面有着非常超前的意识,你们办了一个“万众阅读”的网络平台,这是不是一种应对措施?你帮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目前运行情况吧。

林那北:“万众阅读”是我们在2017年推出的,这件事应该说我蓄谋已久。网络时代,传统刊物确实不能再关着门自娱自乐,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就是与时俱进的意思吧。但与网络接轨最大的问题在于一缺钱,二缺人才。杂志社的人员结构长期以文字编辑为主,而网络则需要全新的技术。我们这个项目得到省里的大力支持,主要是经费上的,虽然不多,却让我们得以起步。

据说这个“万众阅读”是全国第一家向新媒体伸出一脚的文学刊物,没有经验可以参考,我们也是边走边探索,走了一些弯路。但杂志社几个年轻人非常争气,在2017年推出一个初级版后,去年又推出“万众阅读”小程序,今年阅读平台和小程序又都进行了迭代升级,读者量不断增加,而且越过国界,有很多国外的小说爱好者登录,这挺让人振奋的。总之是一种尝试吧,希望能给文学同行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并给纯文学带来一个通向读者的便捷路径,我相信它是有意义的。

青年报:无论纸刊还是网刊,看上去是一种媒介的转化,但是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文学本身。你分析一下传统文学会不会越来越艰难?有人夸大地说,真正的文学会消亡,你是怎么认为的?

林那北:这种事我很少去想,或者是不敢想吧。刚才说了,一切都不是永恒的,世界瞬息万变,很多东西是个人力量所无法左右的。以前我们怎么会料到柯达、富士胶卷会消失?它们不在了,地球照样转。所以顺其自然吧,我们只能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踏实做事,竭力向前,不负自己,也对得起工资。

青年报:我们问最后一个问题,你业余还有其他爱好吗?你觉得生活里的其他技能对文学创作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林那北:吃喝玩乐如果可以列为爱好的话,我其实哪一样都很爱很好。更具体点说,我还做点漆画。几年前为了写大漆背景的小说,偶然关注这个行业,忽然就着迷了,被大漆的变幻莫测与纵深幽远所吸引。有人说我是写小说的人中漆画最好的,也是做漆画的人中小说写得最好的,当然这是开玩笑。

另外还玩些运动项目,学生时代我在校田径队、篮球队、体操队都混过,游泳、小口径步枪射击也曾玩得很溜,还长期待在文艺宣传队里跳各族人民的舞,总之就是一个多动症患者,过剩的精力各种乱挥霍。二十多岁迷上文学后,摇身一变,整个人顿时安静下来,但长期坐在桌前、电脑前,肩颈腰也都出了问题。不过虽然很少上运动场,但当年肢体经过大汗淋漓的锤炼毕竟受益匪浅,关于体育和文艺的感觉,除了专门写过一本长篇散文《宣传队运动队》外,还曾陆续写进过小说。对于写小说的人而言,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所有的兴趣爱好也都不会浪费。这个世界万物生长,目光所及皆可入文。

视野越广阔,笔下人物和故事的背景才能越丰饶厚实。写作者干枯贫乏无趣地生活,辐射到小说中,应该也很难使笔下生趣盎然吧?努力做个活色生香的人,即使陷在柴米油盐中也要妖娆生辉,这至少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余生绵长,祈祷国泰民安。

作者:青年报记者 陈仓 李清川

原标题:《上海访谈 | 林那北:好好做自己喜欢的人比什么都重要,像一棵树安于脚下向上一点是一点》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