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卓越城市|变局之下,我们尝试回答城市向何而生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2020-12-28 09:55
来源:澎湃新闻
2020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各位学者、实践者分享了对城市的真知灼见。(03:55)
2020年即将过去,全球的城市仍未走出新冠疫情的阴影。但这不妨碍我们继续心怀期待向前张望。无论期盼更好的未来,还是至少度过眼前的困局,都离不开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为此,从10月31日的世界城市日起,以“城市新生”为主题的2020 BMW卓越城市讲堂,就从重新连通、数据要素、有机社群、文化交流、武汉重启与复归自然六个维度展开,分享学者的前沿思考,以及实践者的真切感受。

城市中的普通人。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我们相信功不唐捐,平凡人的生活经历,就是城市新生最深远的动力,也鼓励着更多的平凡人。在2020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王效波和王康爵这对武汉父子,就分享了自家封城前后的历程。

因家里两位老人生病,父亲王效波辗转于医院和家中,拍片子,做核酸,买呼吸机,加上方舱医院等措施跟上,老人得到及时救治,最终身体康复。而父子在酒店隔离,又体会到久违的深入交流,进而一道合作研发产品。做企业的王效波,抱着“不能坐以待毙”的心情,不仅成功自救,还在武汉解封之前,就借供应商在东莞的厂房成功开工。而儿子王康爵自此成为创业青年,跟着创业者老爸学习,开拓自己的道路。

“疫情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但我们也有应对它的能力。”王康爵说。他原以为生活道路是确定的。与父亲经历这一切之后,他辞去了原本稳定的工作,把精力放在疫情期间与父亲共同研发的劳保防护产品头套上。

重振经济还需要政策设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就指出,尤其需要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让需要消费的人有钱消费,才能拉动内循环。另外,需要关注新的职业和业态,比如网课或微商;还需要挖掘新的服务类就业岗位,比如照顾老人等。

武汉父子研发的头套如今已出口海外。全球城市之间相互连接。我们不可能独存于世,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长居上海的德国人阿福,以一系列源于生活的短视频,进行着跨文化传播,成为受人欢迎的自媒体达人。在2020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阿福也讲述了自己的上海城市生活。事实上,无论存在何种文化差异,丰富的美食、适宜活动的街道、开放的滨水空间,大家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追求都是一致的。文化之间需要理解,但往往也可以通约。

正如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在本次讲堂上所说:“疫情使我们所有人认识到,我们是多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不仅是同家人,还包括朋友和同事,以及更广的社交圈子。即使有各种数字方式可供选择,仍无法取代面对面的相聚。”他提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不同交通方式的边际和可能性将被重新定义,如何将个人出行的便利度与公共交通的高效性结合,值得深入思考。

人的连接是城市的核心。虽然需要保持社交距离,但科学分析数据可以判断,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仍有利于防疫。在城市中心区,向心集聚的趋势,并不会被疫情打断。

在本次讲堂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用数据分析了人口增加、职住分离、公共服务与居住分离和拥堵的关系,指出不能把城市病的产生简单归为人太多:“我们在城市的发展当中,必须从供给侧去进行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改进,以及城市的空间布局的改进,来使得我们城市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同时又不牺牲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和谐。”

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任研究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李津逵对逆全球化表示担忧。“如果逆全球化加深,受害最深的就是中国。但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革命,恰好在这个时候到来。网上的交流,克服了很多物理空间上的障碍。接下来,中国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能够以更高水平、更开放的姿态全方位融入世界。这是接下来最大的使命。”

那么,如何利用技术,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所坚持的价值观,比如包容、人本和参与?北京城市象限创始人&CEO茅明睿就在本次讲堂分享了创建包容性城市以及社区的实践。他讲了三个小故事:为盲人感知世界和感知盲人的世界,是包容;以市民做传感器到为市民做传感器,是人本;从为市民做社区更新到与市民做社区更新,是参与。

茅明睿说:“如何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包容性社区呢?首先,应该有人本和包容的价值观;其次,在社区的营造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去收集证据、诊断社区的问题、模拟和优化解决方案,以及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以支持后续的持续更新和迭代;第三,我们要有民主的精神,让社区治理和更新都能得到充分的社会参与,只有让市民参与其中,大家才会真正爱惜它和真正有获得感。”

对于社区和人的连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社会设计方向教研室主任周子书认为:“我们要想的是,怎么在某个具体的地方,去建构和培育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指出,也许,外卖小哥有成为社区搅动器的潜能,他们不断地在社区中穿梭,掌握住户特别多的信息,通过一些设计,或许能以某种方式,改变社区中的连接。

要建立富有韧性的、能抗冲击的城市,也需要着手于社区。“我们要从等级制的城市发展,变成分布式的城市发展,就以15分钟生活圈为基础。有这样一种基础,城市的成百上千个社区细胞,就有抵抗力,能有自我自主、便利性的生活。这就是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说

本次讲堂上,诸大建分享了关于韧性城市的三重观点:在空间层面,需要着眼于都市圈;在社会层面,需要关注15分钟生活圈;而在生态层面,还得注重城市的生态缓冲地带。

生态着眼于未来,这恰令人回想起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在本次讲堂上的分享:“出行只有像其他事物一样,在不破坏地球生态的前提下才是正当的。我们将其称之为,不担负责任,品质就无从谈起。因此,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将是我们企业责任的新征程,这与习主席的全周期城市管理指导原则相一致。”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和去中国化恶浪以及自身存在的中长期问题,需要前瞻思考,直面新一轮规划绕不过的重大问题。”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也特为本次讲堂撰文。他指出:“‘十四五’期间,更需加快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发市场配置资源的活力,调动人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开放、改革和创新这条主线,仍是不二选择。”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