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好爸爸未必靠谱,有时候也是渣男
说起雄性海马,大家对它的印象大多是动物界的模范“好爸爸”。
因为海马交配的时候,雌性海马会把卵产到雄性海马的育儿袋中,雄性海马负责精卵结合,之后怀胎,待10-25天后产仔。海马的育儿袋可以理解为哺乳动物子宫类的结构,它会为胚胎提供营养和氧气。
怀孕的海马爸爸顶着一个大肚子,图源:the conversation
其它动物生孩子都是妈妈负责的,而对于海马,则是爸爸来负责。雄性海马的“好爸爸”称号由此而来。
海马爸爸一次会产出几百条小海马
图源:scroll.in
不止生孩子,刚开始求偶那会,海马也和其它主流动物的求偶方式不太一样。海马是女追男,而不是男追女。雌性海马会用华丽的装饰品,或者精心编排舞蹈来与雄性共舞。毕竟生孩子这种累活都交给了爸爸来干,向海马爸爸示好似乎也是应该的。
说起海马的时候,一般都是指海马属这一类,海马属在海马亚科下海龙科里面,而整个海龙科的繁殖特性都一样,都是由雄性来负责生孩子,别无二致。
鬼海龙
图源:Brook Peterson/Stocktrek Images, via Science Source
殊不知,海马这种好男人、好爸爸的形象也有被颠覆的一天。
根据2018年一项发表于《皇家学会报告》的研究,海马好爸爸有时候未必靠谱,它们也有渣的时候。那到底具体怎么渣呢?
好爸爸会选择性地主动堕胎
研究中,科学家饲养了一批海龙,雄雌都有。在5天的时间里,雄性可以和雌性自由交配,交配完之后将雄性和雌性分开。
短吻海龙,图源:Roberto Pillon
海龙准爸爸被分成了3组,一组一个水箱。
第一组水箱里,和准爸爸呆在一起的是同样大小的陌生雌性。
第二组水箱里,和准爸爸呆在一起的是比它体型大得多的陌生雌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海龙的世界里,越大的体型意味着越性感。
第三组水箱里,和准爸爸呆在一起的是原来的配偶,爸爸和妈妈在一起。
实验中饲养在水缸里的短吻海龙
图源:observador
结果发现,第二组水箱里的海龙准爸爸经受不住诱惑,变渣了。那些接触陌生的、更性感雌性的准爸爸,怀孕的时间很短,胚胎摄取的养分不足,发育时间不够,生下来小海龙体型就很弱小,其中有一些还是畸形。这还算好了,有些准爸爸哪怕怀孕到一半,也会选择主动流产。
科学家认为,海龙爸爸选择做渣男,减少怀孕的养分输出,甚至停止怀孕,是为了储备更多的精力和能量,来和更具诱惑的新异性交配,产出更好的后代。
研究者给这种“因性感异性出现,准海龙爸爸堕胎”的现象取了一个文艺的名字:红衣女郎现象(Women in Red effect)。这是一部1984年吉恩·怀尔德拍的电影名字,电影讲了一个已婚男子对一个性感红衣女郎的迷恋,这种迷恋最终让他对家庭四分五裂。
红衣女郎电影海报
图源:Wikipedia
流产的胚胎去哪儿了?
流产的胚胎并没有被遗弃到体外,而是被海龙爸爸转化为自己的养分,重新吸收了,一点都不会浪费。
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发现,有时候在海龙爸爸怀孕的时候,胚胎数量会奇怪地减少,但并不知道这些减少的胚胎营养物质去哪儿了。2009年,科学家针对这个问题,用宽吻海龙做了实验。科学家在雌性海龙交配之前,用碳14的氨基酸在雌性卵子上做了标记,这是为了跟踪卵子的去向。
雄性交配怀孕后,结果发现,这些碳14标记的氨基酸转移到了雄性的育儿袋、肝脏和肌肉组织中。
一部分养分流入了准爸爸的肝脏和肌肉中
图源:文献2
那些在育儿袋的比较好解释,那是正常发育的胚胎,是要生下来的,有标记物是正常的。而那些跑到肝脏、肌肉里的,意味着消失的胚胎变成了海龙爸爸的养分,最终成为了它身体的一部分。
这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对于海龙爸爸来说,并不是每一个胚胎对它来说都很重要。如果有必要的情况下,比如自己养分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回收施予胚胎的养分,重新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又比如,遇到了更性感的异性,也会重新吸收胚胎,以便今后再次怀孕后,重新分配到未来的胚胎身上。
因为某些因素,导致妊娠中断的现象也被称为布鲁斯效应(Bruce Effect)。这曾被认为是雌性对抗雄性杀婴行为的一种进化策略。因为最早是有一个名叫布鲁斯的人发现的H.M.Bruce(1959),他在做小鼠实验的时候发现的,所以取了这名字。
他发现雌性小鼠在交配后不久,与陌生雄鼠直接接触或暴露于含有陌生雄鼠化学气味的环境中,会增加雌鼠流产的可能性,而与配偶雄鼠及其气味的接触则不会产生这种现象。
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都有发现。比如草原田鼠、旅鼠、狮子、马、狒狒等。现在又加入了海底新成员,海龙。
看完这篇文章,你现在还会认为海马(再次强调,海马属于海龙科,它们采用了同样的生殖策略)是好爸爸吗?
参考文献:
1、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full/10.1098/rspb.2018.1335
2、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abs/10.1098/rspb.2009.1767
3、 https://xuewen.cnki.net/R200606080000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