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2016年网络上红极一时的日剧《东京女子图鉴》吗?
《东京女子图鉴》剧照这部由日本亚马逊制作的网剧靠着独特的价值观一时之间成为许多观众——特别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女性们——热议的对象。这股热潮不仅在日本国内发酵,更是漂洋过海到了中国。2018年的《北京女子图鉴》和《上海女子图鉴》虽然褒贬不一,但多少都实现了该剧的本土化。而冠以“图鉴”之名对城市和城市里的人进行类别化的选题,也席卷了从严肃杂志到公共号在内的各类媒体。今年的圣诞夜,被称为该剧“性转版”的作品《东京男子图鉴》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开始了亚洲首播。
《上海女子图鉴》、《北京女子图鉴》海报《东京男子图鉴》海报和它的前辈一样,《东京男子图鉴》也改编自在杂志《东京日历》上进行连载的同名小说。电视剧所讲述的是主人公佐东翔太从大学毕业到人近中年在东京的一系列情感纠葛和职场变迁。在目前已播的剧情中,我们见证了翔太是如何从位于千叶县浦安的老家进入都内的名牌私立大学,而他并不富足的出身又是如何让他情场失意,并产生了要赚到足够的钱让曾经看轻自己的拜金女们后悔的人生目标。在经历了被看似不起眼的同事抢先、被自己的后辈超越等挫折后,翔太努力在东京继续生活下去并最终出人头地的愿望始终没有改变。
《东京男子图鉴》继承了“女图”快节奏的叙事特点。每一集所讲述的故事基本是主角在数年内的成长经历,也因此20分钟左右的每一话被一种和东京通勤高峰期的列车相似的速度向前推动。更重要的是,作为“图鉴”系列灵魂的三观在本剧中也被完全继承。
翔太和“东京女子”绫一样,都以一种物质至上的态度线性地规划着自己的人生:每一个阶段应该处在公司的什么位置,赚多少钱,住在东京的哪个街区,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这些都成为两位主角共享的人生哲理。而故事对于“社畜”生存现状的刻画也时不时能博取观众的共鸣。无论是明明会打保龄球却要在上司面前装菜鸟,还是有意无意在和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同事背后说起他的坏话。这些“过于真实”的桥段都让观众们找回了当初观看“女图”时那种被戳到膝盖的微小而确定的刺痛。
另一方面,作为主演的竹财辉之助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把翔太那种笑里藏刀的现实感表现得十分到位。如果男主不是由那么有观众缘的演员来演的话,人设本身的“渣度”可能会直接劝退部分人。
但除了上述这些优点之外,通观“男图”全剧不免让人产生一种总比“女图”少了一点什么的感受。在我看来,与其说这种不足感来自于剧集本身质量的差异,还不如说它来自男女在社会中不平等的地位以及在媒介中不对称的表征。
东京男子图鉴改编自在杂志《东京日历》上进行连载的同名小说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女图”基本每集都有一个环节是女主打破电视的“第四面墙”和观众直接对话。她的表达和立场总是被同样面向镜头的其他角色肯定或否定。正如绫说过的,她总认为自己是故事的主角,到后来才发现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配角。而“女图”的成功也来自于它对于这种落差感的呈现。
但在“男图”中,至少是到目前为止,男主从来没有和观众直接对话。而剧中以伪纪录片的形式呈现的“采访”,所谈论的也不是某个共通的社会话题,全是被采访对象在某个阶段和男主交往的经过或感受。
《东京男子图鉴》剧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男图”的主角仍然继承了社会和媒介中男性的中心地位。他立刻能让我们联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来到东京拼搏的男性角色,并产生一种明日黄花式的司空见惯感。作为故事主角的他们,其悲喜都被事先设定为能够被大众理解,从而不需要顾左右而言他。这种叙事上的自信也是“男图”无法像“女图”一样在批判力上更进一步的原因。
另一个值得观察的点则是两位主人公的家庭出生。熟悉日本地理的人可能知道,翔太的老家千叶县浦安市根本就是离东京最近的城市了(东京迪士尼就位于浦安)。虽然千叶县民在现实中确实也会被包括八王子在内的东京都民嫌弃,但硬要在他们身上安上从农村进城的叙述方式多少有些牵强。“女图”主角来自秋田县则无疑更为合理。这不仅因为秋田离东京在物理距离上的远,也因为作为战后日本经济建设的劳动力来源,有许多出生于包括秋田在内的日本“东北人”以所谓“集团就职”的形式来到首都圈工作。而表现东北男性劳动力在城市中奋斗的文艺作品在日本可谓数不胜数。这也更加深了上述所说的“女图”主角在形象上的先锋性。
还有一个与地理有关的设定则是东京。《东京女子图鉴》对东京城市的展现显然更胜一筹。“女图”不仅每一集故事都以一个街区为标题,对该街区特点的刻画也更为明确(虽说基本都是刻板印象):悠闲的三茶,骚动的惠比寿,拜金的银座。“男图”尽管也提到了涩谷所具有的主场和客场的辩证性以及麻布十番和后续应该会出现的清澄白河等地对于角色的意义,但它在总体上对于东京街区的隐喻式运用还是不够明显,至少对于像我这样的东京地理迷来说是有些失望的(虽然在第四集结尾男主和新认识的外资银行女在回家的分叉口前,一个走向了月岛一个走向丰洲的设定,是我近年看过的关于社会分层在空间投射的最好桥段之一了)。
《东京女子图鉴》剧照最后,还想就“图鉴”系列所表达出的价值观说上几句。虽然要说两部剧“三观不正”就过于小学生水平了,但绫和翔太的物质至上主义肯定不是什么多好的取向。其实“女图”在日本播出的时候就多少靠着令人讨厌的“上目线”态度来吸引想要边看边吐槽的观众。而作为故事原著连载的《东京日历》,其毫无歉意的拜金态度早已是“臭名昭著”(不过它推荐的店确实好吃)。
两位在东京生活的主角都认为自己在“寻找自我”,但他们所追求不是关于自己人生的“使用价值”,而是来自于和他人进行比较的“交换价值”。这种追求注定会导向的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以“奋斗”为借口的攀比。虽然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原著丝毫没有反思的企图在,但有意思的是文艺作品的“两义性”却也能在观众身上产生不同的体验。绫和翔太每次主动把幸福推出门外的选择也以间接的方式提醒了我们——不要被卷入比东京湾还深不见底的消费主义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