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天的故宫
图片来自
故宫博物院微信
故宫下雪啦!
下雪了!故宫的雪景吸引无数人关注,小编没有预约到门票,只能在办公室望宫兴叹。
说起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有人说在这里只有600年明清史。不,故宫里其实有一部5000年中华文明史!
故宫不仅是明清历史的亲历者,集中展示了明清器物和建筑的精华,而且聚拢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文物精粹,它们是中华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是中华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存。
这座紫禁城中有过见证过太多故事,很难计算,有多少人一生都没有走出这座城。今天,我们将通过《藏在故宫里的中国史》一书中一件精美凤冠的故事,为您介绍曾经在这个深宫里生活的女性……
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
——后冠无人佩戴
1956年,清风与亮光再次光临沉睡了300多年的明神宗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
在这唯一一次由政府主动组织的帝王陵墓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在明神宗的墓室中发现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棺柩及陪葬品。
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明代皇后的凤冠实物。凤冠是皇后在接受册命、拜谒宗庙、祭祀祖先、参加朝会时所佩戴的礼帽,是皇后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永乐《明会要》记载皇后凤冠为“九龙四凤冠,漆竹丝为圆框,冒以翡翠,上饰翠龙九金凤四,正中一龙衔大珠一,上有翠盖,下垂结珠,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大珠花十二树,小珠花如大珠花三数”。真实的后冠,亲见者极少,是否如该文所载,就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历史之谜。
定陵内一共出土四顶凤冠:孝端皇后两顶,分别为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孝靖皇后两顶,分别为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二凤冠。四顶凤冠分别收藏在三家机构:三龙二凤冠入藏故宫博物院,回到了它原来的地方;六龙三凤冠和十二龙九凤冠保存在定陵博物馆,留在了它们长眠的地方;九龙九凤冠由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后者的镇馆之宝之一,并列入中国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
三龙二凤冠高 35.5厘米、直径20厘米,重2.95千克。冠上装有三条金龙,冠前饰有对称的一对翠蓝色飞凤。正中的金龙和两只凤凰都口衔珠宝结;左右各三扇博鬓 A,冠上共嵌红、蓝宝石95块,珍珠3 426颗。
凤冠的主体是髹漆细竹丝编制的,装饰由翠鸟羽毛点翠的如意云片,珍珠、宝石制作的18朵梅花环绕其间。这些如意状的云片是鲜亮的蓝色,很自然地就吸引了观者的目光。点翠工艺复杂且残忍。工匠先用金属线勾勒出图案,再在线条间的凹陷处粘贴翠鸟的羽毛。翠鸟飞翔在水边和丛林之间,它额头和肩背的羽毛以苍翠色为主,鲜亮华丽的蓝色羽毛只是背部的中间一绺。翠鸟死后,羽毛的光泽便会黯淡,于是工匠们从尚且活着的翠鸟背部拔下蓝羽。失去羽毛的翠鸟会在不久之后死去,这些精灵用生命奠定了凤冠明亮的底色。
凤冠顶部有三条金龙,左右两条口衔珠宝流苏。冠后部装饰有珍珠、宝石制成的六扇博鬓,呈扇形左右分开。冠沿镶嵌着红宝石组成的花朵。中原地区并不出产红宝石,红宝石在古代是珍稀的宝物,一直用作护身符、辟邪符和装饰品。三龙二凤冠的前部梅花和冠沿不计成本地镶嵌红蓝宝石,凸显了冠冕的尊贵。整具冠冕金龙翠凤交相辉映、云彩花丛光彩夺目,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都非同寻常。
遗憾的是,金碧辉煌的三龙二凤冠是一顶无人佩戴的后冠。
它的主人孝靖皇后王氏,一生悲苦,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
她或许一辈子都在等待这顶后冠,却在死后多年才等到姗姗来迟的冠冕。
孝靖皇后
万历六年(1578年),明神宗大婚,大规模选秀。宣府左卫(今河北宣化)百户之女王氏成功入选,因名次不高,最终分配至慈宁宫服侍万历生母—孝定皇后李氏。一入宫门深似海,成为一名宫女,意味着与家人生离死别,直至宝贵的青春年华耗尽在黄瓦红墙之间。豆蔻之年的王氏踏上了一条看似光鲜实则悲惨的不归路。
三年后,不幸的种子肆意萌发。万历皇帝在探望母亲时,突然临幸了王氏。这是一段丝毫没有感情的孽缘,以至于事后万历皇帝都不愿意赐给王氏信物。王氏怀孕了,这将是万历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忠厚的李太后拿着记载万历日常举止的起居注为证,苦口婆心劝儿子,万历皇帝这才承认了王氏,将她从宫女升为妃嫔。王氏幸运地诞下了万历皇帝的皇长子朱常洛。
万万没想到,朱常洛的诞生并没有改善王氏的境遇,反而成为一系列离奇、悲惨事件的源头,生动地诠释了“可怜生在帝王家”的含义。
万历皇帝并不喜欢皇长子朱常洛,而宠爱郑贵妃所生的第三子朱常洵,有意立朱常洵为皇太子。王氏、朱常洛母子在他这个父亲眼中,不仅如同空气,还是阻止其权力实施的障碍。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12岁的皇长子朱常洛还没有出阁启蒙。在大臣们的一再请求下,万历皇帝才勉强允许朱常洛接受教育,不过皇长子的教育时断时续,教学成果堪忧。相反,郑贵妃势力诬陷朱常洛与宫女淫乱内廷,万历皇帝却轻易就相信了。王氏站出来作证儿子日夜与自己生活在一起,这才免去了一场迫害。
明光宗 朱常洛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20岁了。皇后始终无子,朱常洛作为皇长子理应立为皇太子。李太后、公卿大臣都主张早立太子,巩固国本。万历皇帝依然不为所动。李太后亲自劝说万历立长子为太子,万历皇帝嘟囔了一句:“他是都人之子。”都人是对宫女的称呼,万历皇帝借口朱常洛出身卑微。李太后气愤地以杖杵地:“别忘了,你也是都人之子!”李太后也出身宫女,隆庆皇帝偶然临幸她后,诞下了万历皇帝。万历皇帝羞愧万分,无言以对,十月立朱常洛为皇太子。如此简略的描写,完全无法还原那场持续数年、血雨腥风的政争全貌。朱常洛的拥立过程,史称“争国本”。他将迎来长达 20年战战兢兢的太子生涯,还会遭遇扑朔迷离的“梃击案”等考验。太子废立纷争,深刻塑造了明朝后期的历史走向。
无边的深宫之中,朱常洛常年独自对抗明枪暗箭,心理和精神多多少少产生了扭曲。这和他继位后纵欲暴毙与轻信所谓的“红丸”有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更消极的影响是,没有体会到家庭温暖的朱常洛也无法给予自己的儿子健全的家庭,没有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皇子,严重拉低了明朝最后两代皇帝的素养。朱常洛尚且朝不保夕,他的儿子们更是人见人欺、可有可无的皇孙了。朱常洛长子朱由校长期得不到关爱,也没有正常启蒙,长大后几乎是文盲,更可怕的是他将精力消耗在了胡闹上,情感上依赖身边的宦官魏忠贤;次子朱由检,生母刘氏被喜怒无常的朱常洛无故责罚至死,常年生活在几乎无父无母的孤儿状态,委曲求全,艰难求生,养成了不善交流又刚愎自用的性格。可叹的是,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父子三人先后称帝,最终引领大明王朝的航船驶向了覆灭的深渊。
帝王家事便是国事,帝王家庭的悲剧迟早要国家来买单。
王氏同样独自对抗深宫的刀剑与无常。儿子贵为太子,王氏的处境却没有丝毫改善。
紫禁城东六宫中东北处的景阳宫,距离皇帝居住的乾清宫最远,是明清两代安置不受宠妃嫔的冷宫。万历中期以后,王氏是这座冷宫的囚徒。被皇帝抛弃、被宠妃迫害、被奴才欺凌,甚至整整十年不能见儿子一面,王氏终日以泪洗面,直至双眼失明。
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王氏病危。皇太子朱常洛请旨看望母亲,万历皇帝同意了。朱常洛跑向景阳宫,要见母亲最后一面。赶到时景阳宫却宫门深锁,朱常洛破锁而入,这才看到了弥留之际的母亲。儿子近在眼前,王氏却看不见了,就连抚摸儿子脸庞的力气都没了,只能伸手摸着儿子的衣服。她凄然泪下:“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母子俩抱头痛哭。当日酉时,王氏气绝而亡。她在深宫中苦熬近30年,却始终没有盼到出头之日,连母子相见都成奢望,凄凉地离开了人间,享年46岁。
王氏的后事撩动朝野敏感的神经。万历皇帝刻薄寡恩,计划草草埋葬了事。内阁首辅沈一贯、大学士叶向高等坚持要厚葬,毕竟王氏是皇太子的生母。作为折中之策,万历皇帝想将王氏按照祖父嘉靖皇帝未生育的皇贵妃沈氏的规格安葬。朝廷难以达成一致,葬礼一再拖延。转眼到了第二年的八月,天气炎热,停放长达十个月的王氏棺椁腐烂不堪。朝廷这才不得不匆忙卜地,修建坟园,按照妃礼安葬王氏。
虽说是妃礼,但考古发掘表明,王氏的陪葬品寒酸可怜,不仅比不上一般的妃嫔,连民间富户的陪葬都不如。王氏的棺椁内有一把没有任何装饰的银壶、一件满是破洞和缺口的镀金银盘。这些就是王氏的日常用品,可见她生前生活相当清贫,也表明王氏的葬礼徒有其表,更像是万历皇帝应付舆论的表演。
王氏从一个冷宫搬到了另一个冷宫,从地上跌落地下,延续孤独凄冷的岁月。
最终,无情的丈夫万历皇帝病逝了,儿子朱常洛终于登基,成为明光宗泰昌皇帝。泰昌皇帝继位后,立即追尊生母王氏为皇后,并着手准备隆重的移葬典礼。
可惜泰昌皇帝在位仅一个月就暴亡了,王氏的哀荣来不及铺陈开来。
王氏的孙子朱由校继位,成为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追封王氏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并于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以隆重的仪式,将祖母的棺柩移入祖父明神宗定陵地宫。王氏终究还是和毫无感情的丈夫“同穴而寝”了,不知是可喜还是可悲。
天启皇帝(明熹宗)像
天启皇帝给祖母补充了三大箱陪葬品,一箱放木制谥册和谥宝,一箱放三龙二凤冠以及玉带、玉佩、玉谷圭、金垒丝珍珠霞帔、金香熏等物品,一箱放十二龙九凤冠。故宫所藏三龙二凤冠就是天启皇帝补给祖母的身份象征。王氏的神主也祀祭于奉慈殿。可怜的王氏终于迎来了迟到的哀荣。
紫禁城中的可怜女人千千万万,悲剧是常态,幸福是奢望。孝靖皇后王氏的故事还算有一个美好的收尾,至少她留下了自己的故事。多少无名的女子,将一生奉献给了帝国,将希望寄托在皇帝的青睐上,却只能将泪水挥洒在每一个冰冷的夜晚。
富贵不等于幸福,金碧辉煌的后冠也可能附带悲惨的故事。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三龙二凤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的关键证物。
书名:藏在故宫里的中国史
作者:张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标题:《谁懂!下雪天就特别想要去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