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派|俄非核战略威慑的“算盘”:三军换装新一代巡航导弹

澎湃新闻 05-24 13:15
从在叙利亚大规模使用巡航导弹进行实战,到近期红场阅兵高调展示“匕首”超声速导弹系统,俄罗斯越来越喜欢向外界展示非核战略威慑力量。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军事工作会议上表示,“口径”巡航导弹将在地中海进行长期战斗执勤。普京解释说,之所以采取这一措施,是因为叙利亚受到国际恐怖分子袭击的威胁仍然存在。普京还指出,海上远航、演习和训练的做法应该继续下去。他说,今年计划完成102次舰船和潜艇的远航。

从2015年军事介入叙利亚局势,这个国家俨然已经成为俄罗斯新型巡航导弹的试验场, “口径”巡航导弹多次进行了实战,除了“口径”系列巡航导弹,Kh-101巡航导弹在叙利亚接受了实战的检验。

从在叙利亚大规模使用巡航导弹进行实战,到近期红场阅兵高调展示“匕首”超声速导弹系统,俄罗斯越来越喜欢向外界展示非核战略威慑力量,让外界知道其除了以核武器为主的战略威慑力量,其还有使用灵活性更高的 “另类战略威慑”。

发射中的“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

“弹弓”重生引发美俄激烈争论

从2017年起,美国军方多次公开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认为俄罗斯秘密部署陆基SSC-8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K)违反了该条约,并开始研究重启陆基中程导弹加以应对。在最新的核态势报告中,美国明确将部署海基核巡航导弹和低当量潜射弹道导弹。而俄罗斯官员回应称,SSC-8巡航导弹射程未超过500公里,没有违反条约,反而美国为发展自己的反导体系生产了一系列短程和中程靶弹属于《中导条约》禁止范围。

提起俄罗斯的陆基巡航导弹,想必不少人都会想到冷战时期的RK-55(北约代号SSC-X-4,绰号“弹弓”)巡航导弹,该导弹是由Kh-55空射巡航导弹发展而来,导弹射程约3000千米,每辆发射配备了6个发射管。该导弹与SS-20中程弹道导弹一道成为当时美欧的“眼中钉、肉中刺”,也是《中导条约》谈判中美国“执意”要销毁的武器。苏联解体后,受条约的限制,俄罗斯没有研制类似“弹弓”的陆基巡航导弹。但进入新世纪后,为了提高陆基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开始研制“伊斯坎德尔”-K陆基巡航导弹,让“弹弓”以新的面貌得以重生。该导弹在2014年举行的“东方-2014”战略演习首次亮相。

每辆发射车配备了2个导弹发射筒,火力密度比“弹弓”小不少。

“伊斯坎德尔”-K导弹发射车采用与“伊斯坎德尔”-M相同的底盘,但相比出镜率很高的 “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伊斯坎德尔”-K导弹比较低调。两者都采用8×8轮式马斯-7930越野车底盘,机动性很强。军演中“伊斯坎德尔”-K机动到丛林中,在没有道路和预设场坪的情况下,在普通场地快速展开,迅速发射。据称,该系统战斗中只需3人便可完成发射操作,从展开设备到导弹发射仅需4分钟。每辆发射车配备了2个导弹发射筒,火力密度比“弹弓”小不少。

由于《中导条约》存在,俄罗斯官方称导弹射程降到500千米,但美国情报部门监测到该导弹在试验中曾飞行超过1000千米。该导弹采用了亚声速巡航导弹常用的平面式气动布局。平面式气动布局亦称飞机式布局,这种气动布局的特点是导弹只有一对弹翼,对称地配置在弹身的两侧同一平面内。该布局的优点是展弦比大、诱导阻力小,有利于提高导弹的升阻比,从而使导弹获得较大的射程。导弹采用惯导+地形匹配(或景象匹配制导) +卫星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先进的制导及地面保障系统确保了“伊斯坎德尔”-K导弹的打击精度优于“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命中精度在10米以内。

俄版“战斧”导弹惊艳叙利亚

2015年10月7日,俄军从里海军舰上发射了26枚“口径”-HK巡航导弹,精确打击了叙境内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的据点和弹药库。该导弹的首次实战引发外界极大的关注。俄《独立报》当时刊文认为,这是俄罗斯第一次实战使用最新式巡航导弹这种非核战略武器,具有历史意义。这意味着必要时俄从里海水域可以对中东和中亚大部分地区实施导弹打击。几艘小型导弹舰有能力锁定中东地区的广大目标,迫使对手以另一种方式看待俄海军的战斗力。之后,俄海军还多次集结水面舰艇和潜艇对叙利亚境内目标进行了多次巡航导弹攻击,总发射数量99枚,精确打击不少极端组织的重要目标。

900吨级轻型战舰装备远程巡航导弹比较少见,算是俄罗斯的特色。

“口径”-HK是俄罗斯在3M-14E巡航导弹基础研制的用于装备海军的新型巡航导弹。该导弹外形上与家喻户晓的“战斧”巡航导弹相似,但其射程却超过美国“战斧”式导弹,可以达到2600公里(“战斧”导弹是1500公里。)。与“伊斯坎德尔”-K一样,“口径”也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具有很高命中精度,俄罗斯官员曾称,该导弹命中精度在10米以内。

“口径”系列导弹定位为海基导弹,安装在各种水面舰只和潜艇上。最先装备“口径”巡航导弹是俄罗斯海军里海舰队的11661型和21631型轻型护卫舰。11661型护卫舰(“猎豹”级)排水量仅1800吨,21631型护卫舰(“暴徒”级)的排水量更是仅有900吨,两型护卫舰都了装备了一个8联装的3P-14UKSK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口径”-HK巡航导弹。此外,正在建造的22800型导弹舰也将装备“口径”导弹。在轻型战舰装备远程巡航导弹是比较少见,算是俄罗斯的特色,但也反映了俄罗斯造船工业和海军的衰弱。但这一情况未来会有所改观,正在建造的20350、20381等排水量更大的新型护卫舰也将装备“口径”-HK巡航导弹。

2015年12月8日,俄海军黑海舰队的“顿河畔罗斯托夫”号潜艇向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目标发射了多枚“口径”巡航导弹,这是潜射型号的首次实战。“顿河畔罗斯托夫”号潜艇属于636.3型(“基洛”级),是俄海军近年来装备的最新常规潜艇。636.3型潜艇是在636M型潜艇基础上研制的自用型号。636.3型潜艇在艇体结构、主尺度等方面与636M潜艇基本保持不变,主要是采用了新型发动机、探测设备和武器,综合作战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636.3型首艇B-261“新罗西斯克”号在2010年8月开工建造,总共建造6艘,最后一艘“科尔皮诺”号在2016年底加入黑海舰队。除了“基洛”级潜艇,该导弹还将装备于最新式的攻击型核潜艇“亚森”级,以及经过现代化改装的“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

准备下水的22800型导弹舰,其桅杆后部也安装了3P-14UKSK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口径”-HK导弹。

空天军开始换装隐身巡航导弹

Kh-101隐身巡航导弹在叙利亚战场上一战成名。2015年11月17日,由5架图-160和6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对极端组织IS的目标发射了34枚Kh-555和Kh-101空射巡航导弹,首次公开亮相和进行实战的Kh-101隐身空射巡航导弹更是焦点武器中的焦点。

Kh-101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空射巡航导弹,导弹采用隐身设计和通用化设计,其装备核战斗部的导弹代号为Kh-102,Kh-101导弹采用常规战斗部,主要用于取代Kh-55系列空射巡航导弹。俄罗斯空军动用Kh-101导弹空袭IS让外界对Kh-101/102隐身巡航导弹有了更多的认识。该导弹长约7.45米,弹重2300千克,常规弹头重约400千克,核战斗部重约250千克。导弹配备了一台低油耗小型涡扇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在0.9马赫,巡航速度在0.75马赫左右,常规战斗部的Kh-101导弹射程超过3000千米。

从俄罗斯公开的Kh-101导弹的照片来看,该导弹采用了类似于JASSM导弹的外形设计和气动布局。弹体选用“倒船”形截面弹体,导弹上表面为光滑圆拱流线形,底面和侧面接近平面,各表面之间光滑过渡。这种“倒船”形设计不但有利于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其还具有良好的气动升阻特性和内部装载特性,弹体扁平的下表面和光滑的外形,使弹体成为一个升力体,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隐身/气动一体化设计。值得注意的是,该导弹采用了类似Kh-55巡航导弹的伸缩式发动机设计,由于发动机裸露在弹体之外,可能会对隐身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图-95MS机翼下挂载的Kh-101巡航导弹。

从Kh-101导弹整体设计来看,该导弹借鉴了美国JASSM导弹的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非常重视导弹RCS的控制以提高突防能力。该导弹在弹体外形、弹头、弹翼和进气道等方面的设计都考虑了隐身设计。据悉,在雷达隐身方面,Kh-101除了在外形上进行了隐身设计,还采用了包括雷达吸波涂层和吸波材料,有频率选择性的材料对弹上雷达信号进行屏蔽等隐身措施,而且在电磁辐射较大的发动机涡扇叶片上采用了低辐射材料。据计算,采用上述隐身措施后。Kh-101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比采用圆柱弹体的非隐身巡航导弹降低约1/14,在0.01平方米左右,具有很强的隐身能力,进而提高了导弹的突防能力。

非核遏制战力逐渐增强

2014年12月26日,俄罗斯颁布新版军事学说,其中首次提出“非核遏制体系”这一概念,而非核战略武器是这一体系的基础。2017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向媒体表示,俄罗斯2021年前计划把非核战略力量的战斗力提高3倍以上,将来逐步把遏制因素从核领域转入非核领域,以缓解国际紧张局势。

普京上台之后,非常重视核力量的发展,并将其视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后来发现,威力巨大的核武器灵活性不足,庞大的核武库在局部战争或地区冲突中使用存在很大的限制,必须拥有灵活性更高的非核战略武器。

俄罗斯所定义的非核战略武器包括配备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等武器。目前,俄罗斯空天军、海军和陆军都已装备新一代巡航导弹,以Kh-101、“口径”系列和“伊斯坎德尔”-K为代表新一代巡航导弹将是其非核战略力量的主力武器,而“匕首”高超声速武器系统和改进型图-160M2战略轰炸机的出现,则将进一步增强了“非核遏制体系”的战力。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