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江湾镇东南有一个很小的码头,就是在虬江汇入黄浦江的河口,军工路东侧,它现在实在是太小了,以至于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黄浦江边还有这么一个码头。这个码头虽然十分不起眼,但是它却见证了淞沪会战最激烈的一次反登陆战。
为巩固国防而修建的新码头
古时的吴淞江发源于太湖,是古太湖的泄洪道之一,但是随着江南人口增长,吴淞江渐渐淤塞。吴淞江下游也分成了数段,其汇入黄浦江的最后一段,由于弯弯曲曲似盘虬卧龙,故得名虬江。这就是虬江名字的来历。而虬江旁边的小镇就叫江湾,古时就有“虬江十八湾,湾湾到江湾”之称。
近代随着上海开埠,外滩附近的老上海市区大多被各国辟为租界,1929年,国民政府为了振兴上海华界,提出“大上海计划”。这个计划划定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的七千亩土地为上海新市区,在此修建上海新市政府大楼、上海市体育场等,当时就计划在这里修建一个新码头。
为什么要修建新码头?早在1845年,英国就在黄浦江上修建了两座码头,专供英国船舶卸货和海关验货用,之后列强纷纷在上海修建轮船码头,在虹口沿江到租界的外滩到处都是外国修建的码头。截至1920年,上海黄浦江两岸的轮船码头中,英国有20座,日本有12座,美国有3座,而中国人的只有15座。
由于大量码头都被列强把持,所以中国急需一个中国人自己控制的大码头。而且一·二八事变过后,吸取经验的国民政府开始大量从国外购买军火充实国防力量。而中国的金属矿产又大多在长江沿岸,而且水路费用低又运输量大,所以上海就成了国民政府对外贸易和采购军火的最佳选择地。
1934年10月孔祥熙呈请蒋介石要求专门成立秘密机构采买军火,并以上海作为唯一进口港。而远离租界黄浦江下游的江湾就成了不二之选,正好也呼应了大上海计划中的港口建设。于是1935年,国民政府拨款500万元,选择在江面宽阔、水流深缓的虬江和黄浦江交汇处附近修建虬江码头。
建设计划分为三期,第一期新建两个码头泊位,为钢筋混凝土固定码头,两座水泥仓库,双层办公楼一座,仓库后敷设铁轨三条,实现水陆联运;第二期建设一个码头泊位,双层水泥仓库两座;第三期计划接通三座码头,建设四个水泥仓库,五座铁皮仓库。到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虬江码头第一期已经完成,第二期还在建设中,但已经可以实现同时停泊两万吨巨轮两艘和一万吨巨轮一艘。
抗战爆发,虬江码头成为反登陆第一线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从国内动员名古屋第三师团和善通寺第十一师团增援在上海苦战的海军陆战队。日军计划第十一师团在小川沙口登陆,第三师团在吴淞镇附近登陆。而虬江码头作为当时上海中国军队最大的军用码头自然而然成了日军最初就要抢夺的重要目标。
为了拿下虬江码头,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决定将第三师团步兵第十八联队第三大队为基干,配属一个野炮兵中队和其他部队,组成饭田支队,由上海派遣军直接指挥,在虬江码头以南登陆,夺取并确保虬江码头、军工路、沪江大学等地。支队长由步兵第十八联队第三大队长饭田七郎少佐担任。步兵第十八联队第三大队是由日本丰桥的士兵组成,辖四个中队,登陆前一共有1091人,装备十分精良,算上配属的炮兵和工兵,有1500余人。
9月5日夜,黄浦江上的日军驱逐舰“枫”号开始向虬江码头炮击,炮击一小时后,饭田七郎指挥日军乘着夜色在虬江码头附近登陆,第一波登陆部队是由第九中队长中村清吉大尉指挥的200余日军敢死队,暗夜中登陆的日军发现码头上寂静无声,以为中国军队已经全部死于舰炮,随即放松了警惕。
上海登陆前的饭田七郎少佐然而就在日军以为登陆成功的时候,突然码头仓库里数挺捷克式轻机枪扫射过来,数发迫击炮弹也在日军中炸开,慌不择路的日军又引爆了不少地雷,原来防守虬江码头的61师366团并没有全部阵亡,他们在暗夜中同登陆的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一阵激烈的枪炮声后,200名日军敢死队全部死伤,中村清吉大尉头部被两发子弹贯穿,死在了虬江码头一个仓库附近,日军对虬江码头的第一次登陆,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饭田支队刚刚登陆就死伤了五分之一的兵力,而且登陆失败,饭田七郎十分震惊,他一边要求海军继续炮击已经暴露的中国军队火力点,一面继续组织部队开始第二次登陆。366团也损失惨重,虽然击退了日军第一次登陆,但是由于火力点暴露,随即在日军的猛烈炮击中不得不撤出虬江码头,日军第二次登陆终于夺取了虬江码头,61师366团撤到后方整理,改由57师342团接替阵地。
在虬江码头附近登陆的日军士兵,照片中间的士兵已被击毙,可见战况之激烈。日军在虬江码头登陆成功后,决定继续向军工路、翔殷路方向进攻,日军在黄浦江上的军舰也在不停向342团阵地猛击,但是342团并未退缩。9月6日黄昏,342团2营在孙进贤营长的率领下向虬江码头的日军开始夜袭,虽然没有能收复虬江码头,但是使日军不得不放弃了在虬江码头西北的几个前进阵地。
9月7日5时,饭田七郎指挥部队继续向军工路一线推进,妄图一举前进到军工路,342团6连连长朱谊民、9连连长黄政身先士卒,抱定同阵地、共存亡的信念守卫阵地,日军战史《步兵第十八联队史》这样记载这次战斗:敌人的抵抗非常顽强,勇猛的丰桥健儿一次又一次的肉弹突击都无法突破敌军阵地,敌我两军死伤都非常惨重,壕沟里到处都堆满了双方尸体。
然而直到9月7日下午,日军始终未能突破中国军队阵地,从虬江码头到军工路只有不到一千米,就在这不到一千米的路上,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8日上午第11中队长梅田定男中尉在指挥冲锋的时候被342团击毙,11中队第1小队长铃木少尉随即作为代理中队长指挥战斗,可是铃木少尉刚刚代理中队长不足半天,就挨了一颗手榴弹,当场被炸死。就这样第11中队所有军官全部死伤,一个200人的中队,只剩几十人还能作战,而342团也损失惨重,朱谊民连长和黄政连长以下两个连全部壮烈殉国。
果敢夜袭,击毙饭田支队长
9月8日夜,饭田支队已经损失惨重,短短三天,各个中队就只有几十人可以作战,而军工路还是遥遥无期,虽然占领了虬江码头,但是日军还是龟缩在黄浦江岸数百米见方的泥水地中,后续部队也不能上陆展开。虬江码头已经化为了地狱一样的战场,到处都是双方战死士兵的尸体。
就在这天晚上,342团组织100余人的敢死队,坐小船从黄浦江上绕过日军的一线阵地,直接攻击虬江码头。正面的中国军队也开始向日军发起攻击。一线的日军陷入苦战不能脱身,而码头上只有150名正在装卸补给品的辎重兵,几乎没有武器。很快这些辎重兵都被打死,虬江码头附近的日军补给品仓库也被中国军队点燃。在码头不远处的饭田七郎接到求救的报告,但是他手中也没有生命预备队可以用了,于是他把指挥部所有人都凑在一起,又集合了从一线撤下来的一批士兵。这些一共四十多人,为了带更多的人救援码头,饭田七郎只留了一个军曹在指挥部接电话,自己带领这些最后的预备队前往码头救援。
9日清晨,得到消息的日军海军陆战队一部来到虬江码头,他们惊讶地发现守备码头的日军辎重兵几乎全被打死,码头的军需品也被烧毁不少。随后他们在码头附近不远处发现了饭田少佐一行人的尸体,40多具日军尸体和50多具中国军队的尸体混杂在一起。
可以想见,饭田七郎率领的这股日军在救援的途中遭遇了这批342团的敢死队。惨烈的肉搏战中饭田少佐一行全部被击毙,由于中国方面史料缺乏,我们无从得知这批敢死队究竟由谁指挥。
在当天晚上的恶战中,日军第12中队长山本芳雄中尉也被打死。当天饭田七郎就被日军大本营追授中佐军衔。而在这四天的恶战中,步兵第18联队第3大队四个中队长有三人被打死,一人负伤,大队长也被打死,只有不足一百人可以作战。可以说,饭田支队在虬江码头遭到了歼灭性的打击。虽然不久后日军在后续援兵的支援下攻占了军工路。但是步兵第18联队第3大队却一直没有参加后续的战斗,直到三个月后才勉强恢复了元气。可见这几天的恶战日军损失之大。
1937年9月初的淞沪反登陆作战,虽然只持续了几天,而且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终,但是让日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第十一师团参谋下坂正男中佐,第三师团步兵第六十八联队第一大队长矢住政光中佐,第3师团步兵第6联队长仓永辰治少将都在反登陆作战中被中国军队击毙,而虬江码头就见证了这些反登陆战中最惨烈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