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经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和上海市等三省市的太浦河,最近因其锑元素含量超标,而顿时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事件缘起于今年7月12日,苏州市吴江区环保局收到浙江方面的通报消息,在太浦河饮用水源地水样中检测出锑含量5.02微克/升,略高于限量标准5微克/升。
为了1条河,江浙两省启动“联防联控”
根据吴江区环保局的介绍,由于当时无法确定水中锑元素的来源,因而短期也尚无有效解决手段。
在上述情况下,7月18日,苏州市吴江区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对全区涉锑企业实施停产的通知》。通知称,由于近期江浙断面水质出现波动,部分指标出现异常,为全力确保下游饮用水安全,按省应急处置小组相关工作要求,决定即日起对全区印染企业实施暂时停产措施。
处于太浦河下游的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环保局也在同日发出《关于责令全县喷水织机企业(户)实施停产的紧急通知》,表示因近期该县交界断面水质部分指标出现异常,调查后确定与喷水织机行业废水有关,按照上级紧急通知要求,责令相关公司立即停止生产。
经过停产降低太浦河水中锑浓度至稳定趋势后,7月24日苏州吴江区再次发布通知,对涉锑企业有条件地恢复生产,恢复全区涉锑企业50%产能。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番太浦河水质紧急治理背后,是江浙沪三地不断成型的联防联控机制在起作用。
由于太浦河是目前上海境内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最好的区域,太浦河也已是上海市重要的潜在水源地之一。
自2001年江浙交界地区发生水污染纠纷和水事矛盾之后,两省的“联合监督、联合办公”的工作机制逐步确立,2012年,双方又共同建立省级边界环境联合交叉执法工作机制。
澎湃新闻记者在上海市环保局的网上政务信息公开上发现,2014年4月,上海市青浦区环保局、浙江省嘉善市环保局、江苏省吴江市环保局举行了联席会议,《青浦、嘉善、吴江三地环境联防联控联动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随后发布,这份方案重点是“保障太浦河水环境安全”,建立三地跨省界区域环境监管、污染防治、应急处置联动工作机制。
近期的太浦河水质应急保护,正是上述协同机制的体现。
四省份23城市齐心协力,共保南京青奥“蓝天”
除了对区域重点水域的协同保护外,澎湃新闻还注意到,在即将于8月16日开幕的南京青奥会赛事期间,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是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的重要保障。
根据江苏省环保厅大气处处长刘晓蕾此前的介绍,利用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安徽、上海、浙江等23个城市都纳入到了青奥会的保障范围,此外还制定了长三角协作机制保障南京青奥会工作方案。
据澎湃新闻了解,2013年入冬后,长三角地区均遭遇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区域的联防联控的协作机制更显得尤为迫切。
而后经国务院同意,由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国家多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在2014年1月7日启动,并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其近期目标是,推动长三角区域2017年PM2.5浓度较2012年下降20%。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个由国家层面参与协调的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此后动作不断。
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上海会议后不久,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率先成立,长三角区域共享联动机制、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则是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前期基础安排。
另外,江苏环保厅的消息显示,长三角今年底前将要建成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
除此之外,7月18日在南京召开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第二次会议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23座重点城市发布了23市共同实施的《“青奥”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方案》,为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提供保障机制,长三角地区的环保协同机制效应正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