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书单 | 2020年还剩两个月,你成为独立女性了吗?

还有两个月就要结束这个兵荒马乱的2020年了。

你减肥成功了吗?银行卡里的存款还坚挺吗?书架上的书读了多少?

最重要的是,你成为独立女性了吗?

 

下面这份书单,献给所有想要实现独立的女性。

这些作品并不能让你一跃成为电视剧里那些光鲜而虚假的“独立女性”,却可以为你打开一道通往独立的大门。

 

1. 《独立纪念日》

所有想实现独立的女性,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独立纪念日》是日本女作家原田舞叶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包含24则短篇小说,由24位女性的故事串联而成,如同一幅滚滚向前的女性群像画卷。她们年龄、职业、生活状态各异,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和羁绊,却都鼓起勇气跨出了小小的一步,与过往的自己诀别,揭开人生崭新的一页。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带着坎坷过往的独身女人如何向迈向下一次幸福;屡遭家庭暴力的苦恋女子如何逃离现状;被理想深深刺痛的漫画家如何重新捡起画笔;在恋爱关系中屡次受骗的女孩如何重拾勇气,继续期待真爱的到来;相夫教子多年的家庭主妇如何重回职场,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书的故事包含了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面临的各种困境和羁绊,从固化的阶级、受挫的理想、人生价值无处实现,到年龄的危机、情路的挫折、不可避免的离别……她们虽然平凡,却不甘于被生活吞噬,于是勇敢地走出了属于她们的一步,摆脱内心束缚,拥抱理想的人生。想要实现“独立”,就要鼓起勇气向着真正的自由“走出这一步”。

 

2. 《一个知识女性的思考系列》

三段用对话串联的故事,三次与生活的促膝长谈

 

《一个知识女性的思考系列》是英国女性作家蕾切尔·卡斯克历时四年完成的小说三部曲,包括《边界》《过境》《荣誉》三部独立的中篇小说。主人公是一名离异的中年女性作家,她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三段生活中片段化的故事。小说用对话串联起所有故事情节,用极尽冷静克制的语言揭露婚姻、家庭、情感的每一面,传达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正如作者在采访中被问及“是否通过这套三部曲为女性发声”时所说:“我在三部曲中融入对女性经历和她们愤怒的来源的描绘。”作者用极其敏锐的视角和精确而不浮夸的语言,直指人们生活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个人、家庭、欲望、背叛——不被提及的阴暗面,剖析女性在面临诸多道德困境时的应对方式及其背后的心理。

 

3. 《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还是想吃辣炒年糕2》

一位“轻郁症”女孩与心理医师的26场疗愈对话

 

一个90年生的韩国女孩,生活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却总有着难以言喻的痛苦;会因为朋友的玩笑而放声大笑,在嬉笑过后却又涌上一股说不出的空虚;一直被男友喜欢着,却又总是怀疑他为什么会爱上这样平庸的自己……这种心境并非抑郁,却使她丧失了感受幸福的能力。终于有一天,她鼓起勇气走进心理医生的诊室。她把和医师的26周对话录音整理起来,于是就有了《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和《还是想吃辣炒年糕2》。

 

作者用两本书记录了她持续半年的治疗过程,她与医师的对话包括“依赖与自尊心”“自我认知”“减肥强迫”等所有女性都可能经历过的“小确丧”和心理困境,她在医师的引导下一点点说出内心的困惑,找到各种问题的解药,同时也为女性读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疗愈方法。

 

 

4. 《心流:棋盘上的她》

用桌游教会你如何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心流:棋盘上的她》采访了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女性桌游设计师,通过她们独具特色的、励志的职业经历,讲述惊艳的设计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发掘女性才华的同时,探讨女性身边存在的“隐性歧视”,最终给出一种解决方案:通过游戏引导参与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实现真正的相互理解。

 

本书对应一款名为《平平无奇的女子图鉴》的桌游,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不同身份的女性,经历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你可以按照一款精算的策略游戏进行体验,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取舍,生成专属的人生愿望清单。

 

 

5. 《丢掉那少年》

聚焦第一批90后女性的爱情与婚姻

 

《丢掉那少年》是90后新生代作家、韩寒“ONE·一个”高赞作者倪一宁的首部都市爱情长篇小说,把“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作为起点,抽丝剥茧,将这种表面的“圆满”拆开给你看。这本书聚焦当下都市女性在婚姻中一种普遍的状态——不交流,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完满的爱情,但也没有彻头彻底的绝望。

 

作者倪一宁在访谈中说:“这一代女性不可能像上一代女性那么隐忍、甘于奉献,又不能真的毫无包袱地做自己——她们是矛盾体的存在,虽然我们写得很轻松,但我们背后的讨论心态一直是很严肃的。”什么是女性真正的成长?是不回避,敢于直面人生的缺憾。对自己诚实,不抗拒相遇,也不害怕别离。这份勇气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尤其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女性来说,这份品质更加可贵。

 

6. 《致生为女人的我们》

两本记录探求生活意义的女性交换日记

《致生为女人的我们》由林京善与YOZOH两位女性合著,将两人的交换日记编成一本散文随笔。两位作者在每周一次的交换日记中,挖掘自我,剖析自我,将其以文字或声音的形式展现给对方,作为女性,站在她们自身的视角探讨工作、人际、友情、爱情等各种话题,思考活着的意义。

2005年从上班族转换为专职作家的林京善,偶尔出出专辑唱唱歌的艺人兼作家YOZOH,一个即将迈入四十岁,一个已过四十,但她们却像年少时期互相分享心事的少女一样,交换日记近半年。她们对彼此的宽容和认可,让她们能够一次又一次地交心,和彼此和读者,诉说成熟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与心境。

7. 《小懒惰》

一部万千读者高呼“她画的就是我!”的女性生活图卷

她来自懒惰星,可是必须要隐藏起自己本来的面目,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她“伪装”成一名拼命工作的24岁女子,凡事逆来顺受,有求必应,以为这样就有平顺的人生……对孤独和排挤强烈的感知,让她开始不断唤醒自我,慢慢寻找自己心中真正的声音:别把根本不存在的幻觉当作开启幸福的钥匙,只有真正的自己能让自己得到幸福。

 

即便日子过得艰苦,仍然继续面对每一天的我们,其实都是“小懒惰”。